春晚節目被指歧視廣東人 總策劃:東北話更易懂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有專家認為,春晚小品《北京歡迎你》有損廣東人形象。春晚總策劃秦新民昨日表示,“今年春晚《北京歡迎你》中出現的那對‘廣東小夫妻’,隻是為了製造語言‘笑果’,完全沒有歧視廣東人的意思。”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2009/2/13/20090213093405de38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廣東小夫妻”被指有歧視廣東人嫌疑。(資料圖)

廣州日報2月13日報道 有專家認為,春晚小品《北京歡迎你》中,有幾處有損廣東人形象。一是,新娘對郭達、蔡明飾演的北京大爺、大媽說:“不係(是)啦!我和老公係(是)從廣東來的,今天剛拍完‘分薩’(婚紗)照!”一口蹩腳的普通話引發了場下陣陣笑聲,劉委員質疑:“如今的廣東,小學生都不會說粵語了,‘老廣’咋還是那個形象?”此外,這對廣東小夫妻的言行,不僅比不上北方人的流利、爽脆、幽默,還顯得異常簡單而幼稚。“比如新郎基仔在大庭廣眾下高喊‘寶貝’,正常點的人該不會有此舉動吧!”

記者昨日連線采訪了今年央視春晚總策劃秦新民,他表示,今年春晚《北京歡迎你》中出現的那對“廣東小夫妻”,隻是為了製造語言“笑果”,完全沒有歧視廣東人的意思。

“就算那對小夫妻是上海人,情節也是一樣的。把小夫妻定為廣東人,是想通過特色方言製造出笑料。廣東現在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是大省,造成這樣的誤解,並不是我們的本意。”

《北京歡迎你》小夫妻設定廣東人

總策劃:通過特色方言製造出笑料

秦新民表示,小品《北京歡迎你》的那對小夫妻隻是為了製造喜劇效果,並不是針對廣東人,“就算那對小夫妻是上海人,情節也是一樣的。把小夫妻定為廣東人,是想通過特色方言製造出笑料。廣東現在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是大省,造成這樣的誤解,並不是我們的本意。”

央視春晚被指不重視廣東

總策劃:隻因東北話更容易懂

有不少網友指出,之所以春晚如此“不重視”廣東,是因為廣東的春晚收視低所致。秦新民否認了這種說法:“其實每年我們都努力過,希望各個地方能有優秀的作品選送過來,除了廣東,上海、湖北等這幾年也一直在努力,但最後所有節目一比較,還是沒辦法,喜劇效果總是差那麽一點。我覺得可能還是南北語言的差距,趙本山和小沈陽(看他的博客)為什麽那麽火,因為東北話與普通話很接近,容易懂,他們的幽默也更容易被全國觀眾所接受。”

當被問及廣東包裝“南方版趙本山”是否可行時,秦新民說:“一個好節目或者好演員不是靠包裝出來的,必須要有過硬的才華。比如趙本山,他是東北人,但在全國都受歡迎,不能為了概念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