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漢姆接受專訪:我是一個驕傲的倫敦人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s/2008-08-31/U1513P28T3D2151351F326DT200808311449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貝克漢姆登上《外灘畫報》封麵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s/2008-08-31/U1513P28T3D2151351F329DT200808311449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貝克漢姆畫像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s/2008-08-31/U1513P28T3D2151351F328DT200808311449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記者采訪貝克漢姆

  出現在北京奧運閉幕式上的貝克漢姆是不折不扣的倫敦人。在他出生成長的東倫敦地區,甚至有一條貝克漢姆旅遊線路。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他談得最多的還是家鄉倫敦和體育運動。對北京奧運開幕式,他用“不可思議的儀式”來形容;談到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他告訴記者:“我們想要展示給大家看的是一個變化中的倫敦,一個正受著世界潮流影響的多元化的倫敦。”文/莫書瑩

  專訪大衛-貝克漢姆的時間定在8月24日早上9點,地點定在阿迪達斯北京三裏屯品牌中心。清晨7點,這座龐大的後現代風格建築早已保安林立。按要求,所有人員必須提前45分鍾到場等候,手機全部關閉。

  8點45分,安靜而空曠的四樓突然騷動起來,“他來了!”不知是誰先叫了一聲。記者回過頭去,隻見一個灰藍色身影。貝克漢姆並沒有想象中的高大,寬鬆的運動服讓他的身軀甚至顯得有點瘦弱。他走在一群西裝筆挺、神情嚴肅的保鏢群中,一晃而過,進入內室。

  “啊呀,原來這回理了一個光頭啊!”身邊的女孩等小貝走過才反應過來。

  保鏢們迅速將門口圍上,“貝克漢姆需要休息一會”,公關向記者解釋道。於是,所有人又都安靜地守在門外。

  8點55分,灰藍色的身影又重新出現,貝克漢姆走到預定的采訪椅上,坐下。

  8月24日,對倫敦人貝克漢姆來說,是有意義的一天。受倫敦奧組委邀請,貝克漢姆出任當天晚上的奧運會閉幕式“倫敦8分鍾”的表演嘉賓。英國《泰晤士報》在23日發表評論文章說,安排貝克漢姆出場,倫敦想借此贏得許多的愛。

  閉幕式前,貝克漢姆接受了《外灘畫報》獨家專訪。他說話很輕,每個問題都會有節奏地回答幾句,然後停下來,用那雙綠眼睛望著記者,等待下一個問題,間或也朝後看一眼公關,看上去跟倫敦街頭走著的紳士並沒有太多不同。

  這次,貝克漢姆沒有和夫人維多利亞、兒子一起來北京。他向記者講起了小時在東倫敦的生活。盡管從沒有作為運動員參加過奧運會,但倫敦人貝克漢姆對2012年奧運會充滿了狂熱期待。談到自己,他對記者承認即使在洛杉磯,他依然遭遇粉絲的圍追堵截,“是的,他們還是非常瘋狂”,他這樣說道。此時,一絲羞赧的神情在這個已算不上年輕的“萬人迷”臉上劃過。

  一個倫敦人的申奧之路

  “事實上,我們並沒有花多大力氣去說服大衛,當我們邀請他擔任申奧大使,他幾乎立即答應了”,22日,在北京的“倫敦之家”,霍恩比(David Hornby),倫敦旅遊局商務運動總監接受《外灘畫報》記者采訪時這樣透露。

  2003年夏天,倫敦、巴黎、馬德裏同時提出舉辦第30屆夏季奧運會的申請。每個國家的申奧大使人群中都有足球明星,巴黎派出了齊達內,馬德裏找來了勞爾。當皇馬得知正在為該俱樂部效力的貝克漢姆也被邀請作為倫敦申奧大使,西班牙人曾試圖以老板身份說服貝克漢姆拒絕這個邀請。“但是,誰讓大衛是倫敦人呢,他才沒有理會俱樂部的要求”,霍恩比不無得意地告訴記者。

  位於後海的“倫敦之家”這兩天賓客絡繹不絕,倫敦市長鮑裏斯-約翰遜、奧組委官員以及像凱麗-霍爾姆斯(Kelly Holmes)這樣的英國體育界名人輪番出場亮相,唯獨缺少貝克漢姆的身影。當有記者向霍恩比確認貝克漢姆是否會參加奧運會閉幕式表演,“我不知道”,他一臉無辜,然後匆匆走開。


 前幾日,奧委會方麵對閉幕式“倫敦8分鍾”內容泄露大為惱火,現在倫敦人誓要將此秘密守衛到最後一刻。倒是貝克漢姆本人則大方許多,早已迫不及待地在個人官網博客上昭告天下。

  “親愛的朋友們,我將不會參加本周四銀河隊對芝加哥火焰隊的比賽,因為我要去一次北京,參加周日閉幕式的表演。作為倫敦奧運會的狂熱分子,我真自豪可以得到這樣的機會!”21日,他在博客裏這樣寫道。

  24日,當貝克漢姆乘坐著代表倫敦的紅巴士第一次進入北京奧運會主會場,不知道他是否會想起兩年前那個夏季發生的一些往事。

  那是2005年7月的新加坡,當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慢慢騰騰地拆開信封,並念出“London”時,貝克漢姆與同伴興奮地抱在了一起。那天,他梳著三七分的發型,穿著藍襯衫、紅領帶、米色西裝,看上去比任何時候都土,卻笑得滿臉放光。據悉,為了獲得奧運會的主辦權,倫敦邀請了不少名人助陣,貝克漢姆是其中名氣最響、也最具爭議的大使。2003年,貝克漢姆力抗東家阻撓,為家鄉兩肋插刀的行為並沒有為他贏得羅格的讚賞。

  那位生性嚴肅的前矯形外科醫生在獲知貝克漢姆出任倫敦申奧大使之後,曾在英國BBC電台中直言不諱地指出,“一些看似大有來頭的名字並不能為你們(倫敦)贏得哪怕多一張的選票”。他當時甚至還挺不留情麵地表示,讓一個絕不可能出現在奧運賽場上的人在電視裏對全世界運動員說“歡迎你們來倫敦比賽 ”,這種事簡直有點滑稽得說不過去。

  “我在東倫敦長大,在這裏開始學習踢球,我希望倫敦奧運的到來能激發這裏的孩子更多地接觸各種體育活動”,貝克漢姆這樣表示。顯而易見,不是所有在倫敦踢球的孩子長大後都能成為申奧大使。按霍恩比的說法,倫敦奧組委當初選擇貝克漢姆,是期望他作為全球明星可引發的效應。

  2001年對希臘的那場比賽將貝克漢姆的名聲推向職業生涯的最高峰。從此,貝克漢姆已不僅是球星,更是英國媒體眼中“繼戴安娜王妃後又一個世界偶像”。為此,倫敦學者特地為他創造了一個新的單詞“Metro sexual”,這個目前被廣泛翻譯為“都市美型男”的單詞指的就是以貝克漢姆為典型代表的一群男人:他們超級注重裝扮,性取向卻正常。

  “不僅是在歐洲,甚至是在有亞洲、非洲以及美洲到處遍布貝克漢姆的粉絲”,凱麗-霍爾姆斯補充道。這位傳奇田徑女將曾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得長跑兩麵金牌。

  不過,倫敦人也不是完全沒有考慮羅格的意見。在倫敦申奧的宣傳短片中,貝克漢姆被塑造成端坐在咖啡座前玩猜字遊戲的倫敦人,而不是在綠茵場上大腳開球的明星。

  東倫敦主場的貝克漢姆線路

  瘦孩子貝克漢姆在倫敦東區的雷頓斯通(Leytonstone)度過了整個孩提時代。早在同意出任倫敦的申奧大使時,貝克漢姆就表露了自己願意接受這項任務的私心,“如果奧運會在倫敦舉行,我就可以看到我從小成長的地方將得到徹底的翻新,這對我來說具有特殊意義”。

  倫敦申奧成功後,決定將2012年奧運會主會場設置在東倫敦地區。

  “我小時候對那個地方沒什麽印象,好像就是一片工業區,沒有什麽特別的事,沒人會跑到那裏去”,38歲的南倫敦人凱麗-霍爾姆斯這樣告訴記者。更早的時候,在柯南-道爾爵士的福爾摩斯係列小說中,倫敦東區常以謀殺案發生地出現。

在倫敦申奧成功之前,東區僅靠一條名為“大衛-貝克漢姆遊覽區”(Beckham Trail)的觀光線路吸引遊客。

  這條遊覽線路號稱能帶著遊客體會一遍萬人迷球星大衛-貝克漢姆的成長史:在一個叫做彼得-梅體育中心(Peter May Sports Centre)的地方,小貝克漢姆開始展露在足球上的天賦,他參加10歲以下兒童組比賽,三個賽季進了100個球;繼續前往,遊客走進沃爾瑟姆斯托運動場(Walthamstow Stadium),有比賽的日子裏,少年貝克漢姆曾在這裏的酒吧做收杯員,一晚上掙10英鎊零花錢;此外,遊客還可以遊覽貝克漢姆念的蔡斯巷小學 (Chase Lane Junior School);漸漸長大後,他在家附近的曼斯菲爾德公園練習踢球;11歲時,在清福德(Chingford School)念中學的貝克漢姆在電視裏看到博比-查爾頓足球巡回賽的廣告,他帶領校對贏得巡回賽冠軍,並進入博比-查爾頓足球學校,從此開始了成為職業球員的生涯。

  “如果你來這裏,除了能體會貝克漢姆旅遊區,也會愛上這裏的寧靜美麗”,旅遊公司在網上這樣說,但他們應該很快就會徹底改寫這些文案。隨著倫敦申奧成功,東倫敦地區的確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的場館被建立起來,到處都是大銀幕,社區欣欣向榮,越來越多人搬到這裏來住”,凱麗-霍爾姆斯表示,這裏正在發生的一切足以使她這個南倫敦人豔羨不已。

  大衛-貝克漢姆:“為家鄉做事,每個人都覺得義不容辭”

  B=《外灘畫報》DB=大衛-貝克漢姆

  B:今晚你將出現在鳥巢,作“倫敦8分鍾”的表演嘉賓,現在心情如何?

  DB:作為個人來說,有機會為倫敦奧運會做一些事情,我感到非常的光榮和激動,尤其是今天晚上,我將參與這麽盛大的活動,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特別的時刻。作為一名足球運動員來說,能代表國家,無論是做什麽都會有一種榮譽感。說實在的,我現在隻想說,我真是太榮幸了。

  B:你現在緊張嗎?

  DB:嗯,本來還好,但現在開始有點緊張了。我覺得還是緊張點好,畢竟這將是一個盛大的活動,而全世界的人都在看著你。

  B:據說你準備搭一輛倫敦巴士進場,然後大腳開一個球,這主意是誰出的?

  DB:哦,天哪,你還是饒了我吧。他們告訴我不得對外透露有關閉幕式的任何細節,所以,我現在必須保守這個秘密,這也算是一個特別的經曆。

  B:你之前已經做過許多彩排了嗎?

  DB:沒有。不過,他們找了個人代我彩排了幾小時,我已經看過幾遍那個錄像了,應該一切都沒有問題。

  B:你太太晚上會來看你的表演嗎?

  DB:不,不會,這次她沒來中國。她在家裏帶孩子,另外她也有她要做的事,你知道,她是一個非常忙碌的女人,總是有許多事情要做。

  B:2005年7月,你也在新加坡舉辦城市最後一輪投票現場,羅格宣布“倫敦”時,當時的情況是怎麽樣的?

 DB:這真是我一生當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了。當他宣布倫敦勝出時,全場都開始尖叫起來,我也開始尖叫,一把抱起了身邊的人,也不知道是誰,反正我們大家都開始擁抱。當時我太興奮了,以至於現在已經記不太清當時的細節。之前,大家都特別緊張,因為倫敦能再舉辦一次奧運會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對我來說也意義重大,因為那是我的家鄉,於是我們開始祈禱。然後結果出來了,是倫敦,大家都在喊“我們拿到了,倫敦拿到了”。

  B:你之前猜到倫敦會贏嗎?

  DB:我知道為了申辦奧運會,之前大家做了許多工作,盡其所能;但進入最後一輪,競爭就變得十分激烈了,大家的水平都很高,比如巴黎,也是一個很好的地方,法國人也做了許多工作,所以當時的局麵是撲朔迷離的,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敢掉以輕心。

  B:你是倫敦申奧的大使,這個工作主要都做些什麽?

  DB:就是配合奧組委做盡可能多的宣傳,他們需要我去哪裏我就去哪裏,以倫敦人的身份告訴大家倫敦是什麽樣子的,希望大家都能支持倫敦。

  B:我聽倫敦奧組委的人說,他們當時邀請你,你幾乎是立刻答應的。

  DB:是的,那時候我在度假,奧組委的人打電話給我說,我們現在在申請2012年奧運會的舉辦權,你願意來幫我們嗎,不過這工作挺辛苦的。我一聽就特別激動,於是我馬上說,好吧,我來。我想我運氣挺好的,可以有機會親身經曆倫敦申奧,而且當時我正好在假期中,非常有空。

  B:不過我聽說當時你在皇馬,馬德裏也在申請同一屆奧運會的舉辦權,你的西班牙老板好像不太情願你幫倫敦。

  DB:我可是個驕傲的倫敦人呢,而且為家鄉做事,每個人都會覺得義不容辭。後來我的俱樂部也說,我能做倫敦的申奧大使,他們也很高興,為我驕傲。

  B:你在東倫敦長大,那裏也是2012年奧運會主賽場,據說未來四年那裏將會有很大的變化?

  DB:是呀,肯定會有很大改變的。現在你去看一看,就會發現他們已經在為2012年做準備了,許多地方開始改建或者索性重新開發,大家現在都很激動。

  B:你小時候那裏是什麽樣子?

  DB:那裏是非常好的地方,所有人都特別和善,在我記憶裏那裏人人都喜愛運動,我們小時候在公園裏踢球,也有小孩玩其他各種運動,這些都是我非常美好的回憶。

  B:你之前也來過中國幾次,這次你再來北京,覺得變化大嗎?

  DB:變化巨大。去年夏天我也來過,這次來後嚇了一跳,短短一年,這裏的變化真是驚人,於是,我對2012年在倫敦舉辦的奧運會就格外期待,我想到時候倫敦也會讓每個人大吃一驚的。

  B:你也看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嗎?我們用了中國的元素,上一次在雅典也用了許多希臘元素,你覺得到了倫敦,什麽才是英國的最佳代表?

  DB:我當然看了,我覺得所有看過的人都會覺得那真是一場不可思議的儀式,太美妙了。中國人在開幕式中用了許多傳統的東西來告訴世界中國是怎麽樣的,這令大家印象深刻,但我覺得對於倫敦來說,並不一定要從傳統上來闡述我們是怎麽樣的。我們在申奧的過程中也一直在講我們想要展示給大家看的是一個變化中的倫敦,一個正受著世界潮流影響的多元化的倫敦。

B:對於2012年期待去倫敦看比賽的觀眾,作為倫敦人你會給出什麽建議?

  DB:我想你們都應該去看一看,我們國家是怎麽樣的,倫敦是怎麽樣的,人們對生活的熱情,對運動的狂熱,每個人都應該去親自感受一下。

  B:除了足球,你還關心什麽奧運賽事?

  DB:嗯,我非常喜歡看田徑比賽,田徑賽每次總是驚心動魄,不到最後難分勝負。此外,我當然也很關心我們英國隊,英國人比較拿手的項目我都會看看,比如遊泳、自行車。這次咱們英國人成績還真不錯,我們已經拿到19塊金牌了。不過我知道中國運動員的表現更好。

  B:對你個人來說,作為英格蘭國家隊的隊長,你卻從來沒有參加過奧運會,你會覺得很遺憾嗎?

  DB:不,我並不感到十分遺憾。你也知道因為一些原因,我們一直沒有參加奧運會的隊伍,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我沒有期待過,所以也不會覺得那麽遺憾了。

  B:我之前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的“運動視界藝術展”看到了你為阿迪達斯畫的畫中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你再次把1998年世界杯的事情拿出來跟全世界分享,這樣一段經曆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麽?

  DB:對我來說,這的確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段時刻,1998年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我特別難過,總是處於沮喪之中,是我的家人在一旁不斷鼓勵我,再加上我也熱愛足球這項運動,我相信自己能再站起來。所以,每當有人問我,你認為什麽叫做“沒有不可能”,我就把我的這段經曆拿出來跟大家講,對我來說,有了“信仰、家人、力量”就沒有什麽不可能。

  B:你之前曾表示自己是個失敗者,每次你的球隊或者是自己遭遇到失敗時你總會歸咎於自己,並且糾結很長時間,98年那次是不是你平生最大的一次失敗?

  DB:不,也不是那樣,當遇到挫折,我經常會與朋友聊聊,我現在覺得不能總為自己不勝利就感到失望。

  B:一些看過你的作品的人說你畫得很有趣,你喜歡畫畫嗎?

  DB:是,我很喜歡畫畫,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總喜歡拿著畫筆到處塗鴉。

  B:皇馬之後,你為什麽要選擇洛杉磯銀河隊?

  DB:我在歐洲踢了15年的球,覺得生活要有一些改變,而且我想要一些新的挑戰,一些新的有趣的事情,所以我去了美國。

  B:你期待在美國找到什麽樣的新挑戰?

  DB:我想是如何讓足球這項事業在美國能受到更多的關注。

  B:我猜憑你的人氣,你應該特別勝任這份工作吧,你在美國還是有那麽多粉絲嗎?

  DB:是呀,美國觀眾比我想象中要熱情許多。

  B:球王貝利也曾經在美國踢過球,當你決定要去美國踢球時,他曾對外表示說,其實在美國踢球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麽容易,是這樣嗎?

  DB:對,完全沒有大家想的那麽容易。貝利是一個偉大的球員,無論對他還是對我來說,在什麽地方踢球都充滿著挑戰。

  B:你感覺在美國踢球與在歐洲踢球有什麽不同?

  DB:我想最大的不同是,在歐洲踢球我們不得不在國家之間轉來轉去打比賽,而我現在美國踢球隻需要在這一個國家轉悠就可以了。

  B:聽說你的孩子們在美國也學習踢球,而且展現出很好的天賦,你期待他們將來成為足球明星嗎?

  DB:他們是很愛踢球,也愛其他運動,但我也不確定他們將來要幹什麽,如果想踢球,這很好,如果不想,那就算了,隻要他們開心,我就開心。

  B:那他們有沒有繼承媽媽的唱歌天賦?

  DB:他們有時候也會哼哼歌什麽的,你知道孩子總是愛音樂的。

  B:你認為如果要成為一個好的足球運動員什麽更重要一點,天賦或者努力?

  DB:我自己一直很努力地練習,不斷練習,我一直覺得你必須很努力很努力。我的意思是,是的,不錯,一名成為好的足球運動員的身上,你能看到天賦,這非常重要,但努力絕對占有更大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