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男子設局套走6.8億 中國上百紡企遭跨國詐騙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神秘男子設局 上百紡企被套走6.8億

  多家服裝生產企業索賠無門被迫倒閉 係列相似案例操縱者指向同一神秘男子

  本報記者調查“紡企殺手”如何設局

  國外發來高價訂單,可國內廠家發貨後遲遲收不到貨款。

  並不高明的手段卻讓6省市上百紡織企業卷入其中,6年來,約6.8億元貨款牽涉其中,數家紡織工廠追債無果,索賠無門,接連倒閉。近日,出現在紡織業的一件貿易糾紛成為懸疑,引起行業人士的普遍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曆時一周調查發現,係列相似案例紛紛指向一名叫JoeZhang(音)的男子和他在中國的多個代理人,這個連環騙局是他們導演的嗎?JoeZhang是“紡企殺手”嗎?

  紡織業驚現“第一懸疑”

  紡織行業目前最大的懸疑或是揪出誰是“紡企殺手”。數天前,《每日經濟新聞》發現冰山一角。

  多家中國紡企遇惡意欠債

  “以前開奔馳,現在開廣本。”因為一張美國買家的530萬訂單,原先在浙江搞貿易的楊深(化名),現在成了各生產商追債的對象。

  “官司判下來,輸了,以前賺的全賠給了廠家。”身著白西裝、拿著大牌箱包的楊深雖然還在上海有一家服裝公司,但兩年來,他始終未放棄追回美國MayFashionsCorp.公司的那筆欠款。“不僅僅是因為我個人,而是為了前後6年被騙的上百家國內紡織企業。”

  2006年10月,通過中間人介紹,楊深認識了“在美國專門給大型零售商供貨的”買家JoeZhang,審閱了進口資質之後,楊深接下了480萬元的訂單,並下發給四五個工廠進行生產。2007年春節前,陸續完成生產的服裝開始出貨;春節過後,中間商又下了第二筆50萬元的訂單,並支付了5萬美元的預付款。

  然而,大單沒有換來大回報。等了三四個月,兩筆共530萬元的貨款始終未見身影,“討了兩年債,至今毫無進展”。

  楊深並非唯一“倒黴的人”。原先在富陽的服裝生產商王先生,也因為一筆美國訂單的貨款未到位,去年底資金鏈出現問題,工廠倒閉;同一個月,接到訂單的紹興某紡企被欠500多萬元後,付不起800多名工人的工資,也關門大吉;泰州一王姓紡織企業老板,被欠金額高達1500萬元……

  買家控製人指向JoeZhang

  紡織行業圈內人士梳理發現,從10個貨櫃到300個貨櫃,這些紡織企業給不同的貿易公司供貨,而牽著貿易公司的另一頭卻是同一個美國買家??JoeZhang。

  “我感覺MayFashionsCorp.之類涉案的公司會慢慢浮出水麵。”上海信誠律師事務所律師吳永紅稱,最近接到了幾起“蹊蹺”的案子,“不同的供貨商起訴不同的貿易公司,但是這些貿易公司的服務對象都是美國的買家,而這些買家的實際控製人都是JoeZhang”。

  身在美國紐約州的美中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劉海善稱,也接到了相關中國紡織企業被美國采購商惡意欠債的官司,“那些與他們有交易關聯的公司有的已經注銷,當事人要取證的是JoeZhang與貨款的直接關係”。

  記者調查

  JoeZhang就是張福銘 曾在上海被通緝

  據統計,多年來,這個神秘人物以多個公司名義,共獲得中國服裝企業約6.8億餘元人民幣的產品。

  JoeZhang就是“紡企殺手”嗎?這個神秘人物究竟是誰?記者為此展開調查。

  涉案金額高達6.8億餘元

  “當我通過調查公司得知JoeZhang是張福銘時,就知道自己跳下了一個設計好的圈套。”在楊深的印象中,張福銘在紡織界是個“人物”,在1998年就曾作案,被上海經偵總隊通緝過。

  據了解,美國MayFashionsCorp.公司,是張福銘在美國注冊的公司。從2002年開始,張福銘就分 別以17Production、ExploreTradingInc.等公司的名義,跟中國企業進行交易。這些公司是在紐約州和新澤西州注冊的,張再以公司的名義在紐約百老匯第七大道(服裝公司集中街道)租賃辦公室進行活動,其公司壽命長的不超過24個月,短的則一年不到。

  據各供貨商自發的統計資料顯示,從2002年至今,號稱JoeZhang的張福銘在江蘇、浙江、福建、安徽、上海、湖北等6省(市),以不同方式下服裝訂單,幾年下來,國內眾多服裝企業近500餘個集裝箱的牛仔褲、休閑褲、針織女套裝等服裝產品陸續運往美國。

  以美國NinefashionInc.公司為例,每次落單以每套(件)7~8美元單價成交,每款12000套,每單8款8色,計96000套,每 24000套(件)為一個集裝箱,就要用4個集裝箱。按以上價格計算,多年來,張福銘以多個公司名義,共獲得中國服裝企業約6.8億餘元人民幣的產品。

  張福銘美國倉庫人去樓空

  值得一提的是,在號稱中國第一外貿論壇的福布外貿論壇上,注冊會員“fenghuabaidu”去年底曾發帖《關於張福銘詐騙犯罪集團的一些線索和證據》,稱張福銘是上海人,54歲,1998年因詐騙被上海市經偵總隊通緝,同年偷渡美國,現住美國新澤西州某地,慣用英文名字是JoeZhang。

  fenghuabaidu撰文指出,張以兩個公司實施詐騙,一為“ExploreTradingInc.”, 另 一 為 “MayFashionsInc.”,針對新老受害單位交替使用。

  據與張福銘有財務糾結的多家紡企透露,由於眾多供應商前往美國追債,張福銘現在紐約的辦公室和倉庫已是人去樓空,工作人員已被遣散。根據知情人士提供的手機號碼,最近數日,記者多次撥打張福銘的手機,但都無法接通。

  取證難度大 企業追債無門

  某大型紡織國企出身、有著20年外貿經驗的楊深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長歎:6年來那麽多的企業前仆後繼地被騙,真是“觸目驚心”。據數位被套的紡企代表不完全統計,已有上百家紡企接連被套。

  曾在去年7月代理過上海田村秀製衣有限公司與上海富月貿易有限公司合同糾紛的吳永紅表示,在追不到貨款的情況下,生產商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起訴貿易商,這些貿易商往往成為真正的“冤大頭”。“雖然田村秀在案子中勝訴,但代理張福銘的富月已經資不抵債,其資產已經轉移到另外的公司。”

  “兩年來,找調查公司,親赴美國,我已經花了200萬元。”楊深說。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欲去美國取證的其他中國出口商也因為簽證問題無法動身。

  “由於張的整個操作環節都是通過其代理人完成的,取證難度很大,而且收貨都是用英文簽名,況且美國法律和中國法律存在較大差異。”相關人士指出,“國內有的單位和個人認為,經過我駐外使領館認證的美國企業和個人,其資信情況一定很好,這就大錯特錯了。在美國注冊一個公司,隻花幾十美元注冊登記費,不需要任何資本金。”

  “民間力量已經顯得很微薄,我們最近在商量是否可以通過政府機構的力量進行幹預。”目前,上百家的中國供應商正試圖集合起來,收集證據,期望有一天他們的貨款能夠真正“水落石出”。

  陷阱揭秘

  先引誘後逼宮 “紡企殺手”5招得逞

  目前在紡織行業,一談及張福銘(JoeZhang),數家企業代表都認為他是 “紡企殺手”。頗為神秘的JoeZhang已經“隱形”,找到他非常困難。但是,張福銘的“套錢”方式卻是有蹤可循。通過與數位紡織行業人士接觸,《每日經濟新聞》初步勾畫出紡企被套的路徑,其中頗有“三十六計”的味道。

  第一步:拋磚引玉

  高額進價做誘餌

  張福銘首先給供貨商拋出蛋糕,實則是拋磚引玉。“大多供貨商就是因為他開出的高額進價而減弱了防範意識。”曾在去年7月代理過上海田村秀製衣有限公司與上海富月貿易有限公司合同糾紛的吳永紅透露,張福銘開出的價格一般比普通采購價高了一倍左右。

  第二步:暗渡陳倉

  通過中間商介入

  張福銘的美國公司通過中間商或辦事處為其聯係中國的服裝生產企業。由中間人員與這些服裝生產企業進行前期洽談、打樣,敲定價格、交貨期等工作。之後,再由美國公司出麵簽訂合同。同一貨單,往往同時向兩個甚至多個企業下單。此舉也為日後金蟬脫殼埋下伏筆。

  第三步:瞞天過海

  利用信用證時差

  在付款方式上,第一單總是以L/C即信用證為付款方式,但開具的L/C是由該公司事先就與開證行約定的??僅為訂貨而不需兌付。信用證開出不久,又寧可付少量違約金而取消信用證。服裝生產企業一旦簽訂了銷售合同,訂下了材輔料,就等於進入了生產程序,產品上了流水線,就無法將其停下。

  此後的第二單,往往以所謂T/T作為付款方式,即先付20%作為合同預付款,收到貨後付清餘額。但是,往往並不會付整張訂單的20%,而隻是一個追加款或很少幾個款的20%。收到這筆款後,供貨商會將貨物運進海關倉庫,並按合同電放提單。但是,買方拒付款的理由,通常是服裝質量和尺寸問題,交貨期延遲也是常用的借口。

  第四步:借刀殺人

  從海關倉庫“逼宮”

  據悉,張福銘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出口方先發貨後收錢。

  “也有人發現上當受騙後,將已生產出運的產品扣在中國海關倉庫,或是貨到美國後款不到手就不放提單。”楊深介紹,部分供貨商雖然在發貨後發現問題,並采取了行動,但高昂的碼頭倉儲費、一周後不清關貨物將會被運進美國政府倉庫作為無主貨處理等現實問題,又迫使他們不得不將貨物放給張福銘的公司。“隻要產品上了流水線、貨櫃進入倉庫,就等於白白地給張福銘送鈔票了。”

  第五步:金蟬脫殼

  套取價差獲利

  “高進低出”始終是張福銘的重要策略。所謂“高進”,其實也僅是合同的數字而已,根本無需實際付款。而“低出”卻是貨真價實的。張福銘把中國企業以 7~8美元成本生產的大批服裝詐騙進入美國後,以每套3~5美元不等的價格,整集裝箱批發給一些中間商。而他每套服裝的成本大約為2~2.5美元,具體包括開信用證費用、信用證違約金、少量預付款、海運費、關稅、倉儲費和辦事費用等。

  曾赴美國考察的楊深表示,張福銘下單的服裝多為彈力毛圈布和天鵝絨麵料的女式跑步套裝,沒有任何牌子,即便有也是雜牌,“這種款式在美國一年四季都好銷,不怕庫存,不用大牌子,則是為了隨時銷售不受品牌保護政策影響。”

  涉及企業不完全名錄(供應商提供)

  浙江桐鄉億能服裝有限公司

  江蘇九鼎集團浙江桐鄉駿豐服裝有限公司

  浙江桐鄉豐源泰服裝有限公司

  浙江諸暨新興服裝有限公司

  宜興源鑫進出口公司

  江蘇泰州叢光服飾有限公司

  蘇州旌德服裝有限公司

  江蘇江堰進出口公司

  寧波豐雅服飾有限公司

  寧波錦藝服裝有限公司

  寧波露依絲安娜進出口有限公司

  江蘇常州火焯進出口公司

  江陰藍寶石集團江陰美棉紡織有限公司

  蘇州大邦服裝有限公司

  出口美國 提防4大風險

  目前,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深化,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經濟停滯的可能性增大。美國各企業均麵臨著一個相對困難的環境,破產企業數量有增無減。這對中國出口企業,尤其是采用放賬和遠期收款的企業來說,無疑增大了商業風險。所以,在與對方打交道時,中國企業應提防以下4大風險,做好應對工作。

  風險1 盲目相信對方商業信用

  中國企業經常盲目迷信美國公司的商業信用。其實,美國政府從不負責企業資信,完全依靠企業自律和法院的裁決。

  我駐外使領館出具的認證文件不能作為企業資信的依據。根據國內要求,美商在華投資時,須要提供我駐美使領館對美國公司的注冊文件或自然人的美國護照的認證文件。但有了該認證,並不代表其資信情況好。在美國注冊一個公司,隻要花幾十美元注冊登記費,不需要任何資本金。我國駐外使領館出具認證文件,隻對文件合法程序負責,對內容的真實性並不承擔責任,更不能對公司的資信負責。

  應對:對新客戶要做好充

  分的資信調查,不要輕易聽信他人的介紹。美國有一家鄧百氏公司,專門負責公司資信調查,在上海有辦事處,國內企業可多加利用。另外,可以找律師查詢。律師在接案子以前,一定要了解對方的資信情況。如果對方沒錢,或是一個皮包公司,有信用的律師會告知。

  風險2 過於迷信提單作用

  近幾年較多的貿易糾紛主要集中在商品質量和付款期這兩個關鍵點。

  有的中國出口方先發貨,後收錢。貨到美國碼頭,美方以貨物質量問題拒付貨款,或打折扣後付款;有的中方先收錢,但貨到後,美國企業以貨物未通過美國 FDA的檢驗為理由,要求賠償,中方拒賠,也引發糾紛;有的采用信用證支付方式,但規定以貨到進口地的檢驗機構出具商檢報告作為議付文件,實際上沒有起到信用證的保護作用,中方損失慘重。

  應對:在貨物離開中國前,

  要把有爭議的問題及時解決。例如貨物質量,在合同中可明確規定,發貨前由美方派人或指定代理驗貨,簽字認可,以避免貨到美國再起爭議。如的確需要美國FDA檢驗的食品、藥品等強製性檢驗產品,應事先明確處理方法。否則貨物在碼頭,進退失據,徒然增加倉儲費用。

  另外,交貨期不能早於也不要晚於合同規定,以免引發糾紛。

  風險3 小利誘在前大欺詐於後

  商業欺詐案件,開始時幾筆金額不大的合同均能順利執行。騙取中方信任後,合同金額變大,支付方式轉為遠期收款或放賬。這時美方以質量不符或種種理由,拒絕付款。

  這是貿易欺詐慣用的伎倆。小利誘在前,大欺詐於後。當然,也有產品品質引發的爭議,雙方各執一詞。商業糾紛和商業欺詐有時很難區分。一般來講,美國進口方退貨不要,就不能認為商業欺詐,因為進口方無利可圖。如進口方收貨後,再以品質有問題拒不付款,就要具體分析。

  應對:在美國做好損失準備。

  中國企業要有足夠的風險意識,預先做好損失準備。對非信用證支付方式,可以采用保理業務,雖然多支付一筆保理開支,但可確保大筆金額的安全回收。發生爭議,貨物應存在自己倉庫,以後可以轉售第三方或削價處理,避免風險。

  風險4 騙子公司在華騙“介紹費”

  中國各地為積極引進外資,有諸多優惠政策。如有的地方對引進外資的介紹人有獎勵政策,引資成功後,介紹人可得到3%~5%投資額的獎勵。外資公司就利用這點行騙。

  這類公司通常在華設有代表處,有完整的合法注冊文件。公司應邀參加引資談判,並指定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酬金由中方支付。項目簽約後,中方支付介紹人獎勵金的50%,另外50%在外資到位後才給介紹人。然而這時,外方開始百般刁難,拒不履約。介紹人將獎勵拿走以後,就會失蹤。隨後,美國公司代表處或關閉,或轉移,再去其他地方行騙。

  應對:這類案例,美國公司代

  表處與介紹人的關係、與律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關係,外人可以想象,但無真憑實據。美國公司簽了投資合同,又改變投資意願,也很難定罪。遇到這種情況,應對騙子公司及時曝光。可以建立一個網站,將對方企業法人代表給予曝光,避免這類企業再去行騙。

  同步播報

  紡織服裝出口 今年日子難過

  在人民幣加速升值和勞工成本提高兩大威脅之外,最近又風傳紡織服裝出口退稅有可能再度降低,今年紡織服裝出口將麵臨多重嚴峻考驗。

  記者從“第一紡織網”獲悉,最近有關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消息源源不斷,據悉,環保總局已向財政部和國稅總局提出了取消39種“兩高一資”產品出口退稅的建議,同時廈門總商會傳出消息,今年服裝紡織品的出口退稅可能還會下調,調整幅度可能高達4%。

  雖然有關傳言尚未被證實,但對於已經飽受人民幣升值和勞工成本上升及美國“次貸”危機等困擾的紡織企業來說,無疑加深了對出口前景的憂慮。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淩方才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紡織服裝出口行業已有不少中小企業停產,一旦出口退稅再大幅下調,行業利潤進一步遭壓縮,不排除有更多小企業“人間蒸發”。

  出口退稅麵臨不明朗因素,不少紡企已聞風先動,提前尋求規避對策。據悉,一些出口企業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正在加緊速度,要把近期出口單子盡快做完,甚至連夜裝船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