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鬧市去挖出古河堤 唐宋時代羊城是'威尼斯'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ages/2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ages/3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lub.'>

這是發掘出來的殘缺瓷器。


11月8日報道 老廣們對“清水濠街”和“清水濠小學”一定不陌生吧,但你可知“清水濠”是什麽?——它是古代廣州“四大濠”之一,在塵封地底千年之後,這條古河道竟於日前在中山四路“重見天日”!

昨日,記者從廣州市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近期考古人員在大塘街一建築工地清理出一個宋代遺跡:一條古河道及西堤。2002年在大塘街商住樓基建地也曾發掘出一處河堤遺存。兩處遺存正好構成一個驚人的發現——一直隻見於古代文獻記載的“清水濠”,終於被找到了。據考古專家介紹,本次考古確知了古河道的寬度,對於廣州城區曆史地理和古環境複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它有力證明了唐宋時期的廣州城,確是一個“六脈交錯”的水城。

古河道明代起逐漸廢棄

記者了解到,2002年廣州文化考古研究所曾在該工地東部、大塘街東側發掘出一段古河道東岸,與此次清理出的“西堤古跡”年代相近,均屬於宋代中晚期。考古專家斷定:工地所在地原為一條南北向古河道,河底最深距現地表9.2米,河道的淤泥層厚達3米,堤壩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堤邊用石塊工整壘砌而成。從發掘可知,此古河道至少從唐代已經存在,至明代逐漸廢棄,以兩宋時期規模最大,經初步測量,宋代中晚期這一河道寬度超過70米。由古河道所處位置及文獻記載推斷:此河道即為宋時著名的“清水濠”(或稱“文溪”),它是珠江一支流,自北向南匯入珠江。也就是說,現在我們熟悉的倉邊路至文明路一帶,唐宋時是“水道”。

宋代後河道被垃圾填埋

考古學家告訴記者,根據廣州舊方誌和《羊城古鈔》等文獻記載,“清水濠”源自白雲山,穿城而過一直流進珠江。甘溪是其最早的名稱,六朝時改為東溪或越溪,宋以後叫東濠,南宋後至明清時稱為文溪,其南段又叫清水濠。該遺址附近現在還有清水濠街以及清水濠第一小學、清水濠第二小學。到了宋代晚期,堤壩和河道都被廢棄,河道逐漸變窄。清代光緒年間的一張古地圖雖然還標有這條河道,但比現在所發現的河道遺址西移了不少,到今天則完全消失。

考古人員在河道上方清理出了大量生活垃圾,由此推斷,宋代以後這條河道是被人為地逐漸填埋上的。

清水濠曾是鹽運碼頭

據介紹,古時的珠江水遼闊,有“小海”之稱,河寬浪急,停泊在珠江中的船舶常常受到台風威脅,而清水濠就成了廣州的重要內港。考古人員發現,清水濠堤壩寬達十多米,建壩用的都是原始的山岡土,需要耗費不小的人力、物力運進城,從如此大的建壩工程可見宋人對修築這條堤壩相當重視,這條古河道在宋代應是一條重要的水利通道。

那麽,當年古人通過清水濠主要運輸什麽呢?如今的舊倉巷,宋代時遍布鹽倉,也因此而得名。而清水濠一帶,曾是鹽運碼頭,鹽船就是由清水濠溯溪而上,來往運鹽,十分繁忙。

唐宋時羊城是“威尼斯”

據悉,這是廣州第四次發掘出古堤壩:第一次是1996年在中山五路清理出宋代的西湖堤壩;第二次是1997年在吉祥路吉祥大廈施工時發現了宋代堤壩;第三次便是2002年在大塘街同一處工地挖掘出清水濠的“東堤”。

據史書記載,宋代的廣州城已出現了以六脈渠為主的“甘溪·六脈渠·東西澳·四大濠”水道網格局,既可以行船,又可以減輕水患,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水上交通網。而本次“四大濠”之清水濠的發現,則再次驗證史書的記載,有力證明了唐宋時期羊城是“東方威尼斯”。

清水濠將被回填供施工

清水濠遺址有沒有可能被原址保護,開放成文化景區讓市民觀賞?

對此考古學家遺憾地表示,該遺址在取得所需的考古資料,及將其出土文物運會博物館保管後,將不作任何保留,回填繼續供商住樓的施工單位使用。“城市建設和文物保護需要互相協調,如果所有考古遺跡都原地保護,也是不現實的。”一個考古專家說,現在對清水濠采取“回填”的方式,是最好的保護方法了。

現場報道

明清水井出土日本銅錢

在對大塘街建設工地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中,除了發現清水濠外,考古人員還清理出明清時期的文化遺存1360多件套,包括大量青花瓷器、白瓷器、佛像、銅煙槍、銅勺、銅哨、銅釵、銅指環、發釵、銅幣、鐵刀、鐵劍、鐵匕首、銅矛、石權、石硯台、石網墜等。這批遺物多為日常用具,生活氣息濃厚,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和生活麵貌,為相關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富有價值的實物資料。

據悉,在一明清時期的水井中,出土有一枚銅錢“寬永通寶”,經考證屬日本銅錢,為日本後水尾天皇寬永二年(公元1625年)始鑄;此外還有兩口水井各出土一支銅煙槍。這些在廣州考古史上均屬首次。

而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員在11口明清時期水井裏,挖掘出了成千上萬片景德鎮瓷器碎片,這些瓷片是當年的“生活垃圾”,反映出從明代起,景德鎮瓷器已深入尋常老廣家,是廣州地區的日常民用陶瓷。

前世今生

清水濠最早叫甘溪

“清水濠”源自白雲山,穿城而過一直流進珠江。甘溪是其最早名稱,六朝時改為東溪或越溪,宋以後叫東濠,南宋後至明清時稱為文溪,其南段又叫清水濠。到了宋代晚期,堤壩和河道都被廢棄,河道逐漸變窄。清代光緒年間的一張古地圖雖然還標有這條河道,但比現在所發現的河道遺址西移了不少。

宋代在廣州建成中東西三城後,在城內挖南濠、清水濠和內濠,共長六百米,這些內城濠即可水路運輸,又可用來防火和排澇。城市地下六脈渠的興建,出口是與內城的河湧相通的。

清代嘉慶初年,大力浚通濠湧,將城內的小濠湧浚成東濠、西濠、清水濠、南濠四大濠。隨著廣州城市的發展,四大濠有的因建馬路被填掉了,有的還存在,如東濠;有的則成了街名,如清水濠。

愛國詩人張維屏故居在清水濠

張維屏(1780-1859),字子樹,號南山,廣州(番禺)人。在嘉慶、道光年間以詩著稱,與黃培芳、譚敬昭號稱“粵東三子”。他在《鬆心十集》中的《清濠集》裏說:“乾隆庚子出生在清水濠,嘉慶戊午(1798)遷居賢樂裏。”可見他在清水濠度過少年、青年和壯年。他的《清水濠》詩道:“生長清濠十九年,中間賢裏向西邊;今朝又卜清濠宅,重話兒時一惘然。”他還描述:“清濠新居有堂,堂之東有軒,軒後有竹石,又左柏一株,不知始於何時,長日坐對,率賦一詩道:竹柏各有心,石丈默無語;為問百年來,曾經幾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