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主播建議下一代人:從現在開始學中文吧!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15年前,收到香港《南華早報》的 offer後,澳大利亞人施德安(Andrew Stevens)毫不猶豫地離開英國前往香港,“因為我知道1997年香港要回歸,這是一個大事件,我想當見證人。”從那以後,CNN主播施德安一直在見證中國,“如果讓我給下一代人什麽建議的話,那就是:從現在開始學中文吧。”

全球都對中國感興趣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144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東方早報:您參與了CNN的Count Down Beijing節目,為什麽要做這個為期一周的直擊北京奧運準備情況的報道?

施德安:現在距奧運會開幕隻有不到一年時間。我們不想僅僅關注場館建設、運動員,我們要全方位地報道與奧運相關的事情,目的就是要讓觀眾知道中國的準備情況。

東方早報:之前CNN也對其他奧運舉辦城市有這樣規模的報道嗎?

施德安:以前可能有過類似的報道,但絕對沒有這樣全麵的跟蹤報道。我們之所以這樣做,因為中國舉辦奧運會在整個奧運會曆史上都是非常重大的事情,而且現在全球都對中國非常感興趣,觀眾當然也感興趣。

東方早報:您所說的關注是以一個西方媒體的視角看中國。比如Count Down Beijing中的一期節目關注的就是奧運場館拆遷問題,還有就是環境問題。西方有些媒體一直在這個問題上指責中國。

施德安:我認為我對中國的報道並沒有西方的或是負麵的偏見。

我想特別談談環境問題,環境不僅是中國的問題,更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最近戈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也證明了環境問題對全球是多麽重要。8月份的時候我在北京做節目,有幾天空氣質量並不理想。其實中國政府現在也意識到了環境問題的重要性,製定了新的政策,要求環保達到更高標準,這是中國政府對民眾負責的行為。我們所做的就是把現在還存在的問題告訴大家。事實上,受到指責的不止是中國,美國未參加《京都議定書》,大家指責它;我是澳大利亞人,澳大利亞政府也因未參加《京都議定書》被罵。我還想補充一點,我有兩個孩子,一個8歲一個5歲,我們住在香港,香港的空氣汙染一度也很嚴重。汙染不僅影響我,也影響我的孩子。我們都是世界公民,我們會留給後代一個怎樣的環境?這關係到每個人。

東方早報:您在做北京奧運節目的過程中,對什麽印象最深?

施德安:主要是兩方麵。一是如何在奧運會舉辦之前,提高北京空氣質量問題。第二,就是組織工作非常有效,按進度看甚至是提前的----―不管是硬性的還是軟性的,例如大的場館建設很順利,北京市民開始廣泛地學英語,政府提倡要做文明市民等等。這些都很好,比其他國家要好----―比如雅典奧運會。但環境問題還是很重要,空氣不好會影響運動員。中國要是能解決好空氣質量問題將是一件大事情,一件好事情。

讓外界更多了解中國製造

東方早報:今年以來,個別中國出口食品或商品因為質量或安全標準問題引發一場世界範圍的風波。作為一個在香港生活多年的美國媒體人,您對這個事件怎麽看?

施德安:首先這是一個新聞事件。我們一直報道中國的經濟發展,發展得非常快,但同時也付出了一些代價。比如個別人做事不規矩,產品質量出現問題。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全世界都在消費中國生產的東西,如果出了事,需要讓消費者知道。前幾年中國也出現過問題奶粉,但事件被曝光後,政府就加強了對嬰兒奶粉生產質量的管理。事實上,現在中國政府對出口產品的質量把關更嚴了,比如出口證書發得更嚴格,迫使供應商、生產商更關注產品質量。這對兩方麵都有好處:對消費者來說,他們知道以後買的東西是好的,是可以相信的。對生產商來說,也傳遞給他們一個信號:產品質量不好是要承擔後果的,他們就會更謹慎,在質量上加強把關,以後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是消費者可以相信的。經濟全球化一定需要透明度,這是密切相關的。隨著關係的密切,我們更關注我們的鄰國、朋友現在做得怎麽樣,我們需要更多的開放,更多的理解,隻有這樣才能促進全球整體發展。

東方早報:您怎麽評價這一次中國政府應對危機時的表現?

施德安:是不錯的。但最重要的是,中國政府需要在產品安全問題上加強管理,需要讓外界了解到中國政府很重視,產品安全問題是“受控”的,不僅讓中國人知道,也要讓外麵的人知道,有“中國政府產品安全的政策是有效的”這樣一個感覺。比如玩具出口,中國現在要求生產商重新申請許可證----―要求肯定更嚴格了;要重新申請,廠家就要檢查自己的流程有沒有問題。不管在什麽情況下,對生產運作進行審視和監督都是好的。

東方早報:但以美泰玩具事件召回為例,一開始,西方媒體就一邊倒地說召回由中國廠商導致,但最後美泰承認設計方麵有缺陷。

施德安:其實報道時我們並沒有“做手腳”,事情怎麽出來,怎樣發展,我們就怎樣報道。一開始是說玩具有問題被大量召回,玩具是中國來的;接下來美泰再說,他們看了以後,認為是設計問題,我們也一步步做了跟蹤報道。我們就是希望能將事件真實的情況、各個方麵都報道出來。不管怎樣,要基於事實報道。

報紙很有質感,也許我老了

東方早報:您強調CNN一直基於事實報道,但2003年伊戰之初,CNN記者卻被伊拉克政府驅逐出境,理由是“他們已成為散布謊言和謠言的宣傳工具”。CNN的創始人特納先生說CNN要成為“美國的良心”,這個例子是不是意味著CNN隻是要成為“美國的”良心?

施德安:我們會盡量報道事實,報道得正確,但有時也會犯錯誤,這也沒辦法,是人就會犯錯。但問題是,一旦發現錯誤,我們會盡力改正。至於你說的這件事,因為我當時並未參與報道,所以並不清楚原因,但我知道在伊戰開始前,CNN就派出報道組前往伊拉克,戰爭期間也在進行報道,不僅報道聯軍、美國政府的動向,也報道伊拉克的動向。我們在盡量保持中立地、獨立地報道,我們不是任何一個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因為這最終關係到“CNN”這個品牌的可信度。如果觀眾認為你不可信,和利益集團掛鉤,就沒人會看我們的報道了。據我所知,我們沒有受到美國政府的任何關照。

東方早報:您做過報紙和電視,那麽您覺得如今報紙在新媒體的衝擊下還有競爭力嗎?

施德安: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有。下一代人更喜歡互聯網,不太讀報紙了。但就像以前電視剛出現的時候,大家說電台要完了;後來又出現了錄像機,大家又說:哎呀,電影要完了。現在有了互聯網,大家就說報紙要完了。但最終這些媒體都依然存在。所以,我認為報紙仍然有存在的空間,總能為一部分人群服務。我自己就覺得報紙很有質感----―也許這也證明我老了,但我始終覺得沒有比早晨起來邊喝咖啡邊讀報紙更愜意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