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台灣名媛現象:少女美婦甘做“搶錢”工具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dimg/2007/0904/img-193207224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孫芸芸號稱台灣“第一名媛”,為先生廖鎮漢的百貨事業帶來莫大的效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dimg/2007/0904/img-193207224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蔡依倫代言活動都需透過先生林靖倫的公關公司安排。

麵對珠寶金飾及家電等眾多廣告合約,頂著台灣“第一名媛”光環的孫芸芸頻頻走秀,參加各種派對活動,幾乎蓋過名模林誌玲的聲勢。與此同時,她也為代言的商家帶來驚人營業額,彷佛拉開了“台灣名媛經濟學”的新頁。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孫芸芸在派對現場的鏡頭前細數身上的行頭值多少錢,說自己是如何喜愛雲雲,其實正是一場精品業者和名媛合演的“名媛營銷術”戲碼,因為她身上穿的服裝、配件,多數是業者免費出借或饋贈的謝禮。業界傳言孫芸芸出席時尚活動的行情價碼是二十萬台幣起跳,但實際金額會依品牌、代言形式而異,有時就算業者出得起錢,也不一定請得動她。

從島內“時尚名人化”的演化過程來看,早期是藝人明星與精品結合帶動流行;隨後“名模風”起,由名模擔綱代言時尚。如今“名媛”以清新形象和神秘色彩,為時尚增添不少新氣象。

明星名模參加時尚活動收取代言費、車馬費理所當然,但名媛收取代言費則成為不可明講的桌下交易,就連付錢的業者也不會公開承認,隻為了讓這場“時尚名媛營銷術”的戲碼更加寫實,以便營造“XX精品是名媛最愛”的形象,吸引心向往之的消費者仿效,掏錢買名媛最愛的名牌。

除孫芸芸外,最近崛起的還有紅豆食府千金蔡依倫,其先生林靖倫的倫華集團旗下擁有公關、影視創投等企業。家世背景強、外貌甜美的蔡依倫,成為倫華公關最具賣點的紅星。

一名不願具名的精品業者指出,要想請到蔡依倫出席活動,必須向倫華集團買足“公關套餐”,除了委托公關活動外,還得付錢邀請倫華旗下藝人香月明美等一同參加。表麵上蔡依倫是免費出席,不過大把鈔票最後還是會流進蔡依倫與夫婿林靖倫的口袋裏。

此外也有名媛直接任職時尚產業,例如華南金控董事長林明成千金林宛嫻,曾任香奈兒珠寶部總經理;演藝大老王羽千金王美怡,目前任職浪凡品牌經理;現任Just Gold 公關經理的朱曉蓓,也曾是出入時尚派對的富家名媛。

四類話題 女派對催化劑

台灣名媛好比“雙棲動物”,伴隨著不同身分背景可分成四類,都是派對上不可或缺的催化劑,各有各勝出的條件和生存之道,但也有其受限之處。

一、家世背景佳。含著銀湯匙出生的好命、好運是天生。這類“沾祖上有德的光”的名媛,見識廣、但經驗少、主動性低,不能期待扮演炒熱場子的要角。在時尚派對裏屬於“好看、不中用型”。

二、新富階級第二代。因為財富躋身名媛的企業第二代,雖然放過洋,出入派對的禮儀和穿著都比較上道。但卻有時受限家族企業接班人,偶爾也有放不開的顧忌,且少不更事,閱曆有限,厚度不夠,對品牌加分有限。

三、嫁作豪門幫。有好老公作靠山的名媛,出來露臉,多少有點幫夫站台的意味,但相對已是為人婦的身份,出場難免有所顧忌,多半身邊不是老公護駕,就是助理或好姐妹隨行;但問題出在一夜致富,表裏不一,最常見的是穿著品味和舉止流露“暴發戶”心態。

四、飛上枝頭當鳳凰。這類希望借著出席派對露臉,爭取曝光攀上名人的“假名媛”,常以傳緋聞或穿著走光搏版麵。但有時因手法不夠細膩,或過度曝光,常曇花一現、上不了枝頭。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dimg/2007/0904/img-193207224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lub.'>
派瑞絲希爾頓是全球最知名的話題與生財名媛。

假名媛被踢爆更難堪

名媛人人稱羨,許多懷春少女滿心期盼有一天也能躍上枝頭,成為鎂光燈下的名媛。但如果沒有點分量,或易從天堂落入凡間,或淪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議論對象。

被八卦媒體捧紅的“第一極品” 派對女王江承澐,自被封為“名媛”,不但攻占雜誌的封麵,更是黃金檔綜藝節目爭相邀請對象。最紅時,參加時尚派對的出席費高達二十萬元。但被媒體踢爆“隻是牙醫太太”後,似乎已從時尚圈消聲匿跡。

過去愛炫耀全身都是名牌的許純美,被揭露行頭並非真正名牌貨後,已被逐出時尚圈。

台灣炫耀、膚淺、盲從追逐流行的消費文化,雖造就一票“名媛”,但也有不少的“假名媛”隱匿其中。在媒體放大鏡的檢視下,一些被抓包的“假名媛”,下場更加難堪。

多金貴族女 與名牌互耀

也不過五六年光景,孫芸芸從怯生生的少婦變成台灣第一名媛,快速成名的曆程,比起其它“名媛”,她家世好、婚姻美滿又保養有道的形象,讓她贏在符合社會期待;但伴隨而來的利益,也使人不禁要問,“名媛”是不是台灣三百六十行之外,另一項新興的賺錢行業?

原本對台灣生澀的社交環境來說,名流隻是聊備一格的娛樂新聞,但挾著國際精品進駐台灣的速度,配合上近年來傳媒八卦化,爭相追捧與包裝後,哪家品牌請得動哪幾位名媛,已經比品牌活動的本質,更能決定第二天媒體版麵大小。

資深音樂人姚嫌觀察,台灣社會上突然熱中“名媛”,其實也反映了這兩年島內貧富不均的“M”型社會現象。當金錢變成一種階級,身家好、多金又美麗的名媛彷佛和成功畫上等號。說得露骨一點,吃香喝辣的“名媛現象”某種程度正是一般民眾“逃避貧窮的一種心理投射”。

也有人直指傳媒八卦化正是一大助力。“有人愛看,就有人會演。”一名資深時尚人指出,“沒有那麽多版麵,也不會成就那麽多名媛。”

名媛效應所帶動的人氣也讓精品業食髓知味。一名精品公關表示,找名媛站台,看中的是其代表的“貴族血統”和名牌之間的幫襯作用,因此不少企業第二代小公主們,眼看孫芸芸的成功案例也有心加入,希望為自己的時尚事業加分。但是“公主幫”要如何拿捏分寸,還有一連串的營銷課要上。

趨勢專家也表示,“名女人”在古今中外都是眾人矚目的焦點,女性“無害、溫柔”的特質,也能讓消費者容易對被連結的商品產生好感;名媛因身為大家閨秀,舉止自有反應社會階級的行為與品味,再結合美麗、富有、有地位、無害等特質,更容易喚起消費者的認同及購買意願。

名媛現象見仁見智,但若幹名不副實的名媛卻造成了“笑貧不笑娼”的負麵示範。值得深思的是,當台灣社會一路“消費”名媛的同時,也讓人憂心這種隻重表象、不管內涵的流行風潮,會誤導年輕人。

全球名媛風 賣臉蛋商機

全球近幾年刮起名媛風,穿戴華服、貴鑽、名表、經典包的名媛成為時下年輕人競相模仿、崇拜的偶像,形成病態的名媛“瘋”。

在傳統父權時代,名媛閨秀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自主意識和人身自由受到限製與壓迫。如今,時下的千金名媛都是受過高等教育、見過世麵的新女性,雖脫離了父權的束縛,卻甘於淪為精品操控的美麗傀儡。

這些國內外名媛光靠著漂亮臉蛋、時尚品味和家世背景,就能輕鬆賺進大把鈔票。連品性不佳、吃過牢飯的派瑞絲希爾頓,也因頂著“希爾頓家族”的顯赫家世,就能年收入逾千萬美元、身上行頭都由精品名牌免費供應,如此錯亂的價值觀,讓衛道人士莫不憂心忡忡。

紐約時報也曾報導,這些名媛晚上去派對就像去建立商機的平台,借著自身知名度來建立品牌與衍生事業,像一些高級珠寶、休閑服飾、家具等。名媛們希望在遺產花完或豪門婚姻泡湯之後,還能有些現金可用,或者滿足個人成就感;所以她們更積極地跳上紅地毯、為攝影記者精心打扮。

“名媛風”從西方吹進台灣後,這幾年如雨後春筍冒起,攻占了電視、報紙及雜誌版麵,但島內的時尚品味及正確的價值觀,並未因名媛風而向上提升。日前,八卦媒體爆料名媛出席時尚盛會,並非出自真心喜愛該品牌,或是欣賞服裝設計師的才華,而是純為賺取豐厚的“出席費”。

關鍵詞 名媛的源起

根據美國社會學家T.Veblen的研究,“名媛”的產生背景,源自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工業革命。當時出現一群不具貴族血統的新富階級,因投資金融事業一夜致富,這些暴發戶的妻子女兒為了向世人炫耀財富,身著華服出入社交場合,躋身上流社會,由於不具有伯爵夫人、公主等貴族稱謂,被統稱為“名媛”。

名媛,是膚淺名人時尚文化下的產物!揭開名媛背後的商業操作機製,名媛就像是擁有美麗軀殼的傀儡娃娃,見不到深度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