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中語文課本換血 雪山飛狐替掉阿Q正傳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核心提示:近日,金庸武俠名著《天龍八部》、《雪山飛狐》等的節選片段出現在了課改後的北京語文泛讀備選篇目中。與此同時,魯迅、朱自清等名家的作品數量逐漸減少。這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爭議,甚至發出了“金庸取代魯迅”的擔憂。

    從1951年以來在全國通行的“人教版”語文課本

    圖為8月13日在北京出版社展覽廳拍到的新版高中語文教材,該教材目前尚未上市

    8月13日,北京版語文編委薛川東向記者介紹這次編寫教材的情況

    -網絡語言也成為一堂高中語文課

    -選鐵凝的作品 不是因為她當了作協主席

    -有些篇目以前我們是不敢碰的

    青年周末8月16日報道 北京9區縣的高中語文課本大換血,金庸武俠小說《雪山飛狐》替掉《阿Q正傳》,餘華小說《許三觀賣血記》替掉《陳煥生進城》,海子詩歌《麵朝大海,春暖花開》則替掉《孔雀東南飛》……新的當代作品大量湧現,而不少傳統經典篇目則淡出視野。

    正如該教材編委薛川東所言,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教材;教材的變化,往往折射著時代的變化。記者采訪了第一線的編委,聽他們講述這套教材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麽會出現這些變化。

    我們碰了以前不敢碰的東西

    從今年9月1日起,北京市高中的語文教學將要一分為二,其中東城、西城、朝陽等九個區縣將要使用一套全新的教材。

    “我們比北京此前通用的‘人教版’教材還要新”,北京版語文編寫組成員、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特級教師薛川東說,新就新在它帶有很強的實驗性。

    目前這套正式出版的教材還未上市,新入學的高中學生要到開學後才能看到。記者從北京出版社拿到了這套教材,發現確實有很多新變化。

    網絡語言也成為一堂高中語文課

    讓人注意的是,在這套教材的推薦選修課部分,收入了一篇《新鮮的網絡語言》。

    “這篇是北師大岑運強教授寫的。本來是請岑教授提供別的內容,但他後來提供了這一篇。我們一看,感覺不錯。”薛川東說。

    網絡語言怎麽也會成為中學生的語文課?對於記者的這個疑問,薛老師反問道:“這要看你怎麽正確認識這些網絡語言?有些新的詞匯,可能漢語詞典在第8版第9版就要新加進去了! 比如‘整合’這個詞,在1998年以前的中國任何辭書裏都沒有。”

    在編寫人員看來,網絡語言的確有自己的缺點,不嚴密,缺少高雅。“但這種新鮮事物誰也阻擋不了,它隨時在產生和更新之中,我們選入這篇《新鮮的網絡語言》,也是表一個態——時代在發展,新的語文現象層出不窮,我們必然要麵對。”

    薛川東說,在之前進行的試教中,曾有一個老師批改學生的作文,覺得寫得不錯,就批上了“有品”二字。學生很高興,覺得跟他們使用的是相同的語言。

    再比如“:-)”、“:(”等表示心情的符號,符合孩子們的情感特點,在課文中向學生做介紹,“這也很正常。他們遲早要接觸,誰也改變不了,不如正確的引導。”

    此外,這套教材還提倡學生對小說與詩歌的寫作。

    編寫人員大都是、或者曾當過語文教師,在自己多年的教學中,也都發現學生很愛寫詩,覺得不妨索性提倡學生練一下。

    至於小說,等於就是在記敘文的基礎上加上合理的虛構。在試教中,有的老師就把學生的寫作出了集子,學生們都很喜歡。

    記者看到,在必讀課第三冊的“外國詩歌”第三單元,給學生留的課外作業中有兩道題頗有新意。第一道是要求學生自己選取課文中的一首詩,配上音樂,朗誦並錄音,然後把音頻文件提交到“虛擬教室”(該課程的班級局域網)的“語文論壇”上;第二道題則要求學生模仿課文《愛》,寫作一首小詩,發表到“語文論壇”上。

    選入《雪山飛狐》目的是嚐試

    《雪山飛狐》進入這次北京版的高中語文課本,並非偶然。

    編委中有不少金庸迷,62歲的薛川東說自己就愛讀武俠。

    編委之一的北京大學中文係副教授孔慶東,是個知名的“金迷”,曾多處舉辦關於金庸的講座,出版過《笑書神俠》等金庸研究著作。他做客人民網時,曾提到金庸塑造了不少“相當高明”的中國人形象——既有韋小寶,也有康熙;既有張無忌,也有張三豐。

    但這次把金庸武俠小說推上教材的,不是孔慶東,而是67歲的北京版語文教材主編顧德希。

    “顧老師可是金庸的‘粉絲’。”薛川東笑著這樣介紹。

    作為北京四中的特級語文教師,北京市中學語文學科帶頭人,顧德希親自推薦了《雪山飛狐》中的這一段,最後被確定下來。

    這並不是第一次,此前人教版的高中語文課本中,也曾選入金庸的《天龍八部》。

    “金庸的作品很多都很優秀,可選的不少,但問題在於老師怎麽教?目前隻能是嚐試。”薛川東認為,金庸的武俠小說很有文學性,心理描寫和景物描寫都頗有門道,讀起來也引人入勝,但其實屬於自娛自樂的東西,別人講起來可能就沒味道了。所以才“嚐試性”選一段,看看效果。

    並且,選段短的話,不過癮,但是長的話,又不適合精讀,最後《雪山飛狐》這一篇被放到了選讀模塊中。

    選課文,不光找到合適篇目就完了,方方麵麵都要考慮。為學生讀武俠做些思想準備,編寫小組還特地在高一必修課中選入了《史記》中的《遊俠列傳》,目的是先把“俠”的概念教給學生。

    “《許三觀賣血記》能通過,說明咱們國家一直在進步”

    當代作家餘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是頂替原來的老篇目《陳煥生進城》進入必修課文的。

    兩者皆為農民題材,如果不選這篇《許三觀賣血記》,應該還會沿用過去的《陳煥生進城》。但編委們覺得,《陳煥生進城》的年代實在是太久了,而且其內容也有些過時。“應該讓它休息一下,所以我們把它換掉了。”薛川東說。

    此外,《許三觀賣血記》入選高中教材,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學生了解“講故事”有多種手法,傳統的是一種,《許三觀賣血記》又是另外一種。

    在中學生之中,餘華的讀者群很大。這個原因也讓編委們覺得,應該在課本中給餘華一個位置。

    “《許三觀賣血記》本身帶有很大的實驗性質。主人公把自己的血作為商品,這很值得深思,讓學生得以更深層的認識社會”,薛川東回憶起選這篇時的情形,“當時我們覺得把握不大,因為不知道評審組會怎麽看這篇作品。但最後還是通過了,說明我們國家一直在進步。”

    當代作品被大量收入

    餘華的作品被選入,也體現了這套教材對當代作品的格外重視,特別是增加了不少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作品。這在北京市使用的語文教材中還是第一次。

    薛川東說,在過去,除非是大名家,否則當代作家很難進入教科書,尤其是一些還在繼續探索的中青年作家。除《許三觀賣血記》之外,這套教材還收入了當代作家鐵凝的《哦,香雪》,賈平凹的《秦腔》,阿城的《棋王》等。

    編寫人員對這幾篇的考慮,也可謂細致入微。

    薛川東特地分辯:“選入鐵凝這些有影響的中青年作家,也表明我們這個社會在不斷出人才。絕不是因為鐵凝當了作協主席,我們當時推薦這篇時,她還沒當作協主席呢。”

    “《哦,香雪》描寫農村孩子看到鐵道,這樣的情形現在比較罕見,今天的人們會覺得,農村孩子怎麽看到鐵道就那麽新鮮?它反映了20年來中國的變化,現在看來就具有了曆史感。”

    “賈平凹的影響也很大,而且像《秦腔》這樣的鄉土教育,在中國也少不了啊。”薛川東感歎:“我們編寫語文課本,要承載的東西太多了。”

    《麵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的這首詩,兩年前的“人教版”語文就選過。北京版的編委們認為這是當代詩歌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肯定也要選。“不過學生要真正讀懂它也很困難。這首詩本身陽光一片,但其實是海子在告別這個世界前夕寫的,我們在教參中向老師做了介紹,老師也可以適度向學生介紹這一背景。無需回避什麽。”

    加繆、卡夫卡以前鐵定不敢碰

    這次教材的編寫,反映了時代的變化,至於具體是哪些變化,編委之一的北京大學中文係副教授孔慶東說,“太多了,講一個小時也講不完”。

    但他對記者強調,以前編選課文的標準可能比較單一,現在的標準則很豐富,既可以是審美的,能令人愉悅,也可以是高尚的,能增加學生修養。

    《百年孤獨》是北大的吳曉東教授推薦的。選入這篇,首先是因為它的名氣很大,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而且在拉美文學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編委薛川東同時也認為,這種魔幻現實主義作品,教起來比較難,這篇也是試一試。

    卡夫卡的《變形記》和加繆的《西西弗神話》,都是這次新收入的必修課文。薛川東說:“這幾篇以前我們鐵定不敢碰,但這次也選了。我們覺得這些西方名作,應該讓學生知道。”

    在中外當代作品增加的同時,近現代和古代作品的量則相對減少。《觸龍說趙太後》、《六國論》、《過秦論》、《病梅館記》、《石鍾山記》、《五人墓碑記》、《伶官傳序》、《項脊軒誌》等完整的古文名篇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從一些名篇中選取小段,附在每個單元後麵的單元作業“文言積累”部分,讓學生通過這種辦法熟悉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