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uimg/2007/7/1/lijian01/1183256952001_1111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郭文景的交響曲《英雄》昨天作為中國愛樂樂團音樂季的閉幕音樂會,在保利劇院上演,加上理查·施特勞斯的交響詩《英雄生涯》,中國愛樂樂團在藝術總監餘隆的帶領下張揚著強大的主題為音樂季畫上句號,這也是該團2000年成立以來的第7個音樂季。餘隆昨天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這是一個長期工程,古典音樂真正受到普遍歡迎至少要等50年。”
與某些樂團的日常音樂會運作相比,中國愛樂樂團剛剛完成的音樂季演出了大量的經典作品和中國作品,其中瓦格納的歌劇《特裏斯丹與伊索爾德》的排練演出使得樂隊的演奏水準提高一大截。在昨晚的音樂會上,這樣的進步表現在了兩部“英雄”的演奏中,其中《英雄生涯》的演奏整體上大氣磅礴,在細微處又有準確的表現,弦樂與管樂的融合更加顯現整體的力量。
針對某些樂團依靠個別作品不斷進行商演的現象,餘隆堅持說:“藝術的發展必須尊重藝術規律,這是古典音樂幾百年發展中總結的經驗。樂團不斷推出大量作品是正常的,而隻靠少數作品維持演出是不正常的。就像學生要有基本的準則,該上課要上課,該考試要考試,你的學業才會進步。如果該上課你逃學,該交的作業你不交,學習上怎麽能進步呢。有些樂團認為不斷重複演出幾個作品,投入小收入大,在經濟上可以很好地運轉,但樂隊的水平就會退化。因此,嚴格的音樂季演出絕對是一個樂團發展的必由之路。”
對於未來的音樂季,餘隆有了更新的規劃:“從明年開始,中國愛樂樂團將推出大量的中國作品,葉小綱的《巍巍昆侖》、郭文景的《江山多嬌》和《蜀道難》、唐建平的《精衛組曲》,以及金湘的歌劇《原野》等,而外國作品中也將安排更多的經典,馬勒、舒曼、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將是新音樂季的重點。我認為一個職業樂團的發展,不斷地說大話是沒有用的,隻有腳踏實地去將大量有分量的作品奉獻給觀眾。至於觀眾,我認為現在觀眾的欣賞能力比起樂團成立時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給樂團的掌聲是發自內心的。”
對於中國古典音樂的現狀,餘隆為記者分析道:“我認為現在中國的古典音樂還在啟蒙階段,還需要一代兩代人的努力,有人說現在中國古典音樂的真正普及率為5%,我覺得還沒有,西方人說古典音樂的未來在中國,這是指現在有上億的青少年學琴,學音樂,而這些學琴的孩子中將來有3000萬人能夠聽音樂會就足夠了,因此,古典音樂現在還在期待支持者。”據悉,中國愛樂樂團今天將啟程前往香港,帶著英雄主題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