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1分鍾最關鍵 高秀敏古月馬季侯耀文可以不死
今日時事
2007-06-27 09:35:40
上周六,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因心源性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猝死家中。很多讀者為之感到惋惜之餘,也開始關注心肌梗塞的問題。
對於心肌梗塞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如果你有什麽故事要告訴大家,或者還有什麽問題還不明白的,都可以來詳細說一說。
福州林依伯的心梗還好搶救及時
比起侯耀文的突然離去,福州的林依伯要幸運的多。
林依伯這次也是因為心梗而入院急救。但與侯老師一樣,平時並沒發現有心髒病史和有血管硬化的症狀。
在上周一個晚上的9點多,林依伯感覺有些胸悶,氣有點喘不過來,以為休息一下就沒事了,到半夜12點多,林依伯感覺自己渾身冒汗,家人趕緊將他送往附近醫院急救。
但經過連續5個小時的輸液並沒讓林依伯覺得好過些,反而症狀更加嚴重,呼吸更加困難,胸口悶得慌,於是到了第二天中午,馬上轉入省立醫院。
經檢查,林依伯的心電圖並不是很明確,不過綜合另一項檢查顯示他有冠狀動脈綜合征,加上林依伯此前的症狀,大夫認為有心梗可能。
省立醫院心血管科的專家馬上對林依伯進行急救,用了擴張血管藥物後,林依伯的胸悶馬上就解除了。接下來,他的麵色蒼白和發熱,也通過掛瓶得到緩解。
林依伯的兒子林先生告訴記者:“大夫說,病情穩定一下,再做個檢查,有可能給心髒裏放個支架,以後就會減少危險了。”現在通過治療,林依伯已經能坐起來說話了。
在家發生心梗死亡率很高
省立醫院心內科主任陳林認為,當時林依伯這種情況還好及時送醫,現在能控製到這樣的結果還算不錯,“如果在家發生心梗,搶救過來的幾率非常低”。
陳大夫說,媒體上說的候耀文的心源性猝死,就是指由於各種心髒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發病非常突然。而心梗正是心源性猝死的一大表現,簡單說來,像本身血管硬化的病人,血管裏有些脂質斑塊,一旦斑塊的外衣破裂,血液裏的血小板就遊過來幫忙止血,當血小板越聚越多,形成血塊,給心肌供血的主動脈就發生塞車,造成心肌梗死。
有學者曾做過統計,這種情況能及時搶救過的病人隻在3%左右。
發病頭1分鍾最關鍵
陳大夫說,這種心梗病人發病前一般都有些前兆。比如以前發生過心絞痛,或者有過度疲勞感。發病時胸悶、盜汗、血壓低、心律失常、四肢冰冷等感覺,這些都是一些危險的前兆,一定要及時送醫院。
不少讀者在候耀文病逝的新聞裏,都聽醫生談到發病後的4分鍾很寶貴。陳主任說,不要說4分鍾,甚至頭1分鍾都是最寶貴的。因為心源性猝死的直接過程是嚴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室顫,早一分除顫就多一份希望。
陳主任告訴大家,如果病人已經倒下,不要隨意挪動。最好馬上打急救電話,另外要同時現場急救。
他說,這時發現猝死的病人,千萬不要猶豫,給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外,應立即對病人的心前區捶擊,捶擊的部位是病人左胸前乳頭部位。
捶擊的次數一般為2-3次,要有力,而後立即進行心髒按摩。按摩時用力要均勻,以一手掌平放病人胸骨下段胸壁上,另一手掌壓在該手背上,上下起伏垂直按壓。
在對猝死者進行急救時,人工呼吸應和心髒按摩同時進行。先解開患者領口和褲帶,使其平臥,抽出枕頭墊在肩下,用一手將患者頸部托直,使頭最仰,打通氣道,然後一手捏緊患者雙側鼻孔,急救者口唇與患者口唇密合後進行吹氣。
隨身要帶硝酸甘油片劑
現在正值悶熱天氣,更是心梗的高發時期。陳大夫說,由於天氣悶熱,人體大量出汗、脫水,導致人體的血管收縮、血壓增高、內分泌紊亂,本身有疾病基礎的患者應提高警惕。
因此,對於沒有心髒病史,但是處在危險區內的人群,除了針對這些誘因和本身疾病積極預防,還要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片劑急救,放在錢包裏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