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專門研究過電影史,有誌於寫出篇獨特的論文出來。後來發現,那真正活著的曆史,是沒辦法寫出來的。例如我在這裏說的,將來肯定都入不得史書。如果有幸,大概會在市井流傳,但時間也有限。所以趁自己還記得,趕緊說出來,等到老了,怕是沒人聽這些閑話了。
最近國內有部電視劇據說很熱,叫《牽手》,兩位女主演,都畢業於電影學院,一是表88的蔣雯麗,一是表89的俞飛鴻。如果再加上那個大眼睛的“格格”趙薇,電影學院表演係算是終於風光了一把,著實出了口因出了個鞏俐而被中戲壓了十年的惡氣。想90年兩校同時校慶40年,混帳的《大眾電影》居然把中戲的消息排在了電影學院前麵,讓人實在不解:連電影都不要的雜誌,眼裏是否還有大眾?
但老實講,蔣、俞二人的好時光已經過去,現在出名顯得太晚了點。尤其是俞飛鴻,剛從杭州到北京的時候,一臉純情,人見人愛。當時學院裏大家的審美觀點各有不同,例如對於長了一副良家婦女麵孔,因而同樣顯得獨特的蔣雯麗,有人說脫俗,有人說虛假。唯獨對俞飛鴻,難得的統一。少女情懷總是詩,可好時光卻如那驚鴻一瞥,稍縱即逝。更可惜的是,在流金歲月,她並沒留下什麽作品。當初他們班倒是集體參加了《特區打工妹》的拍攝,可惜那片子太差勁。如今誰還記得那個片中的反麵典型,愛慕虛榮而被城裏人拋棄的某農村丫頭呢?
在成功的電視劇《外來妹》中,也有兩個表88的,演被拋棄的阿芳的李婷和演傻姑娘的楊青。若論演技,楊青在班上堪稱第一,形象則要倒數第一了。她能進電影學院,仰仗的肯定不是形象。但形象這東西太有用了。盡管楊青在班上排戲的時候可以當主演,可以在舞台上光彩照人,電視劇裏卻總是供人取樂的醜角,還必須是鄉下來的,不當保姆就當打工妹,還漏洞百出。此楊青總令我想起彼楊青,中國青藝的著名演員。老楊青畢業於中戲,據說因不漂亮,當初男演員不願與她配戲。然而,倒頭來,風吹雨打,佳人總有老的時候,而這時一個個配角磨下來的她,終於在《社會形象》一劇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梅花獎。當然她出名靠得是《渴望》裏的月娟,但她始終不離開話劇舞台,很令人欽佩。相形之下,小楊青要遜色得多了。從形象上看,小楊青同樣該置身舞台,但她的麻煩是個頭不高,和男演員配戲成問題。問題還在追求上,她本來是單眼皮,卻為美割成雙眼皮,並未因此增色,眼睛反不夠靈活了。至於李婷,當初被謝晉看中,在《清涼寺鍾聲》中演個農村姑娘,很讓人羨慕一把。但一到劇組就把男朋友帶去同居,搞得名聲極差,劇組對她不作宣傳重點。而待此影片拍完,大家也都看得出來中國第一大導演該讓位於張藝謀了,李婷不出名也是命中注定。應該說李婷的形象還是不錯的,但五官過於濃重,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這時回頭看蔣雯麗,會發現她的形象比較耐磨,10年來幾乎沒多大改變。她入學時已經二十出頭了,所以在銀幕上也沒留下青春的麵影,叫人感覺遺憾一把。看樣子,她一直那樣,年輕的時候不年輕,老的時候也不顯太老。當初班主任林洪桐對她過於好,引起眾怒,所以她在學院好象也顯得很孤單,但好象男士喜歡這種形象的不少,經常有好角色找到她,可惜她本身難以勝任。《北京人在紐約》說演郭燕,叫演女兒的馬小晴給否定了,馬留個惡名,成全了蔣。真要她演,也是麻煩。《情滿珠江》和她都簽了合同,到頭來她一句進不了戲,隻好換左翎(她當初也是林洪桐發掘出來的,如果沒有《死神與少女》,怕也沒今天。兩人形象上都很正,均屬於清麗型的。),後來人家還得了獎。想她一個蚌埠自來水廠的小徒工,對下鄉、逃港、辦企業一類的事情能有多少體味?還有當初《狂》裏麵的蔡大嫂本來找的也是她,許晴該演劉三金的。可到了攝製組沒幾天就鬧出作風問題,老導演的劇組一般是比較正規的,容不得這些,所以許晴後來被淩子風提拔成主角了。
終於說到許晴了,也是表88的。許晴大概屬於那種很會來事的女孩,和淩子風關係處得很好。當初,陳凱歌拍《邊走邊唱》,女主角本來是馬羚,可許晴更有手腕,迷住了大導演,把劇本改來改去,她的戲多了,觀眾也更糊塗了。當然外國人投資就是糊塗,後來還邀請參加電影展。主角是老頭,那就邀請老演員出國吧!陳凱歌不讓,所以許晴到美加轉了一圈。後來陳凱歌籌備《霸王別姬》,女主角也定的她,當時輿論預測她是鞏俐的接班人,到頭來那角色卻叫鞏俐給接班了。陳凱歌到美國靠的是章含之女兒洪晃,盡管他喜歡許晴,但當時也不可能離婚。後來離婚也是洪晃堅持的結果,據說是她說若不離就給你戴綠帽子,便找人生了個混血的孩子。中國男人能屈能伸,卻戴不得綠帽子,這才有後來的陳紅。若許晴當初堅持住,不去移情尤勇,也就沒陳紅什麽事了。
陳紅90年畢業於上戲,因《風月》的換角風波而出名。當時報紙上登出她和鞏俐的定妝照,換哪個導演都會馬上去找陳紅的。可其實陳紅最漂亮的時候是在《紅樓夢》後兩集中演紫娟。不知是故事講不下去了還是怎麽的,這最後兩集沒黛玉什麽事兒,就顯得紫娟忙活。那時的陳紅才20,確實叫人有驚豔之感。可惜那勞民傷財的《紅樓夢》沒多少人看過,影響遠不及電視劇。到後來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貂蟬,身上多了不少風塵氣,雖依然美麗,但純情不再。這麽多年,除了緋聞,她倒也沒閑著,一直有戲拍,現在終身有靠,確實幸運。但比劃來比劃去,大家記得她演過滕文驥的電影,演過瓊瑤的連續劇,和陳凱歌結婚生子,怕就是記不得她到底演過什麽角色了。
尤勇是個不錯的演員,但好象近來戲運一直不大順。他的前妻劉小春和他是上戲表84的同班同學,後來在上影一片子裏和郭凱敏配戲,片子拍完,女的別夫,男的拋妻棄子,雙雙出走海南。郭當初和張瑜合作《廬山戀》可謂紅極一時,在海南改作導演也拍影視,但好象出息不大。倒是他的前妻張芝華,由此博得大家的同情,經常演個可憐兮兮的弱女子,叫人看了不忍心。直到她再結良緣,才開始變換類型。不知是天生的,還是因為被女人甩了的結果,尤勇的脾氣不是很好,所以後來有因惹事而被封殺的說法。尤勇和表88的蕭雪好過,後來和許晴因《狂》生愛,雙雙風風光光地上了報紙,再回學院弄得蕭雪沒處藏沒處躲的。後來情侶雙雙拍《皇城根》,捧紅了王誌文,而看過許晴的人或許因期待值過高,反而失望得很。後來許晴到新加坡一年,據說因為受不了尤勇的猜疑而與之分手。
王誌文是表84的,那個班裏男生不錯,女生則不如中戲表85鞏俐那班人了。女生後來出國的占多數,就剩個高寶寶堅持戰鬥。王誌文能到中戲教台詞,顯然成績不錯。不過當時留係裏的是陳大明,形象也是瘦弱型的,但比王誌文要帥。後來陳也出國了,好象很運氣,一直在演戲。一個老師有一個老師的選材標準,大家如今說趙薇,難免要說崔新琴,看過崔老師大家就該明白了:兩人是一種類型的,眼睛都不小。表84的男生似乎以瘦弱型居多,演過《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羅剛,演過《鴛鴦樓》的田少軍都沒什麽塊。
表88的女生不錯,大概和林洪桐是男老師有關。但林的形象太差,那班上的男生也不招人待見。記得有個雜誌登過張那班上三個男生作陽剛秀的大照,一個賽一個的醜,簡直可以說是張三醜圖。麻煩在有的人外在形象和內在形象一樣差,最醜的那個家夥在公眾場合沒有一次說話不帶髒字的,大概還自以為很有漢子氣吧?這樣的人出息不大確實怨不得運氣,可他有沒有檢討自己的智力呢?
到了表89換了女老師李冉冉,女生除了俞飛鴻以外,有個王倩,因她不是很外露,顯得很羞澀的樣子,原來又在天津上過一年正規大學,很被看好。不料一年級讀完,暑假裏全班一起拍《特區打工妹》,主角是班上顯得罪差勁的劉爽,王倩的角色也不錯,是個好學上進最後當上經理且被香港經理敬重(片子裏有暗示兩人最終要好的意思)的好青年。不料先是劉爽的東西不見了,後是公安部門找上門來說有個女生在商場行竊,主角便是班長王倩。消息傳到學院,好多人說遺憾,學院也隻好把她開除。當然她還在圈子裏折騰,可損失的比她從別人包裏獲得的多多了。
和表88比,表89的男生確令人為之一振,最差勁的是李老師自己的兒子馬也了。當然從形象上看馬也與表88最好的邵鋒比也不遜色。但盡管馬精武、李冉冉夫婦大力扶持,這兒子好象也沒繼承他們的聰明才智,還不如讓他繼續在某個大學一直讀下去。也許他們夫婦沒有誤人子弟,誤了自己的倒是真的。按說兒子被媽媽招來,總讓人別扭,可電影學院其實就是電影界的子弟學校,表演係以外爹媽有頭有臉的占了多數。馬也的存在不過把這一切形象化了,但這對他們夫婦的損害也很大,可謂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表89男生中最突出的是邵兵,現在人氣不錯。可惜好象文化底子不夠,演一般人可以,在《與往事幹杯》裏演的自小長在國外的大學生就過於做作了,心裏沒底才會如此。邵兵運動員出身,形體好,麵部又很秀氣,條件比《與往事幹杯》裏的爸爸濮存昕好多了,但濮存昕的書卷氣不是裝得出來的,邵兵還有得練呢!還有幾個男生也不錯,大概是運氣問題,難得在電視上見到。
卻說馬羚,在《邊走邊唱》風頭被許晴搶去,隻好轉攻攝影師顧長衛。後來又和謝園在《高朋滿座》裏假戲真做了,謝園為此離了婚。再後來在《愛你沒商量》裏二人和英達、宋丹丹夫妻對換,很是熱鬧一把。如今,最合適的評語來自《霸王別姬》的片尾曲:當愛已成往事。顧長衛也是《霸王別姬》的攝影,為此還得到了奧斯卡獎的提名,後來得以移民美國。那裏麵有個隻有幾分鍾戲的妓女小豆子媽,由蔣雯麗扮演。別說,這個角色還挺引人注目的,就是太妓女了,不象媽。等戲拍完了,蔣雯麗也就嫁了顧長衛,把原來那個表87的西安男友甩了。那男友好象也蠻有豔福的,先前的女友是《大紅燈籠高高掛》裏演燕兒的同班同學孔琳,後來孔琳跟了導演係的管虎,兩人你導我演的,很起勁,但沒弄出大名堂。其實孔琳起點很高的,在學院時就主演過《血色清晨》。但折騰這麽多年,跟了一個好象前衛或許隻是因為沒貨才如此的導演,也就失去了很多機會。
表88
還有個袁茵,後來嫁了侯躍文。她演技還是不錯的,可拍影視沒什麽好作品。聽說後來身體不好,侯躍文不讓拍戲了。當初因為韋惟“愛滋病”謠言,很多人都知道了侯韋的那段往事。袁茵年紀輕輕地也插進來。令人比較不屑。當時就有人評論說:這個袁茵的存在,說明演藝和做人是可以分離的。可誰又說得清楚呢?最後她真嫁了侯躍文,倒未見得圖得到什麽。隻是不演戲可惜了,因我親耳聽田壯壯的副導演說過:當初他們為《搖滾青年》的拍攝,去找袁茵,她父親堅決不讓。後來田壯壯一臉遺憾:那可真是個好演員胚子。至少從表88排的大戲《北京人》來看,袁茵的愫方是相當出色的,勝過蔣雯麗。
說到演戲,不能不提到李琳。她現在名氣不差,可沒什麽好作品。一年級讀完,表演係學生要排短劇。記得當時表90有個戲是那班上一男生自己創作的:一個遙遠的小山村,老奶奶年輕時愛上過個外來的青年,而今孫女也被外來的男青年吸引。老奶奶總怕孫女被人家騙了,女孩一麵憧憬一麵恐懼,想愛而有顧慮。那演孫女的女孩,到後來動情處,居然真的淚光盈盈的。不新鮮的故事因這個新鮮的女孩而增色,台下登時騷動起來。我也不禁去打聽:這個女孩叫什麽?那是91年的夏天,至今我還沒忘記,她的名字:李琳。得知她後來出名,我不吃驚,但我不知道她是否能以她現在的作品再給我一份驚喜。
一晃十年過去了,上麵提到的這些人大部分過了而立之年。他們能進入專業藝術院校深造,堪稱演員隊伍中的佼佼者。問題在,他們上學的時候來自業界的誘惑太多,令他們不能專心學習,至今仍缺乏安身立命的修養。而這十年間,中國電影一步步下滑,電視劇畸形繁榮、粗製濫造,使他們大多缺乏目標,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盡管他們的自身條件不錯,但青春已經老去,機會越來越少了。而不管是否主觀努力,他們的結果都不如劉曉慶、潘虹一輩,人家奮鬥十年總還有讓人流連的形象,而這十年除了個聲名顯赫的鞏俐還有誰能讓人記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