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現首宗胎中胎案例 男嬰出生後10日產兒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醫療科技進步令人可窺視母體內的胎兒,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瑪麗醫院以超聲波和磁力共振證實一名孕婦懷有罕見的胎中胎(fetus in fetu),是香港首宗案例。專家指胎中胎與可演變成惡性腫瘤的畸胎瘤十分相似,及早檢查和確診可免卻患者疑慮。

該名三十一歲的孕婦,去年懷孕至二十五周時,被醫生發現胎兒肚內中央位置的器官有異常,於是被轉介到瑪麗醫院婦產科跟進,經磁力共振檢查發現胎兒肝髒對下、膀胱對上,有一個長闊高均約三至四厘米的囊腫,包著一個有身軀和肢體形狀的組織,令胎兒的腸髒輕微移位。孕婦在懷孕三十七周時因劇痛而剖腹誕下一名重三點四公斤的男嬰。

男嬰出生時一切正常,並在十日大時接受手術,取出一個包裹著六十毫升稻草色液體和畸形胎兒的液囊,檢查畸胎長有皮膚、骨和神經等人體組織,有一條肢體末端更有五點類似指甲的結構。男嬰在手術後迅速康複,十日後即可出院,而移位的腸髒亦回複正常。

香港大學婦產科學係助理桝授許佩華指出,“胎中胎”本來是孖胎,其中一胎畸變後附在發育正常的胎兒之肚內,發生率僅為五十萬分之一,以香港每年約有五萬名嬰兒出生計,即每十年才有一個胎中胎,今次個案更是文獻上香港首宗產前發生的胎中胎個案。

瑪麗醫院兒童外科名譽副桝授陳廣亮表示,胎中胎不會對孕婦和胎兒構成生命危險,隻是胎中胎與可變成癌腫的畸胎瘤非常相似,及早發現可減輕對孕婦的心理影響。他稱,不少胎兒可能患有先天問題,出生後需實時做手術,因此產前超聲波等檢查十分重要,既可知道胎兒狀況。

全球醫學文獻記載的胎中胎個案不多於九十宗,陳廣亮以往遇過一宗案例,但小朋友直至十歲才發現肚內有畸胎,取出的畸胎更已長有毛發和四肢。中國內地和印度亦出現過類似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