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家飯店咖啡店招牌純外文令顧客“一頭霧水”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隻有一張英文店招掛在店門口,讓欲進入的顧客摸不著頭腦。記者昨日調查滬上的多條餐飲、酒吧街後發現,不少店的店招上僅有外文。據上海飲食業行業協會透露,目前協會正與上海師範大學合作,準備出台相關行業標準,屆時對於“外文店招應有中文標注”將有明確規定。

[記者調查]

純外文店招讓人“一頭霧水”

昨日下午,記者走訪了滬上一些餐飲、酒吧街。

在茂名南路上,很多店僅有英文店招,如“PaneeVino”、“Chica-go”等店的店招上,沒有任何中文標注;在巨鹿路上,麵對招牌上僅標有“dan'soldfarmhouse”的店,路人很難判斷這家店究竟是餐廳還是酒吧;進賢路上一家“?BAR”的店招全是日文。

記者還發現,星巴克連鎖店有些有中文店招,但有些則沒有。星巴克大中華區副總經理翁以登表示,星巴克的中文店招的確不是每家星巴克都有的。不過,如果有相關規定出台,星巴克會根據規定作調整。據記者了解,有些僅有外文標識的店,還鬧出不少笑話。一家僅有韓文標識的“泡菜館”,實際上卻賣服裝。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路人,一位許小姐覺得這些店應標注中文店名,不少人的想法都同許小姐一致。有市民認為在跟別人提起全外文的店招時,很難正確發音,也常記不住。但也有個別市民覺得無所謂。

店方此舉為吸引年輕人

從去年3月1日起,上海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按照規定,公共服務行業以規範漢字為基本的服務用字,招牌、告示、標誌牌如需使用外國文字,應用規範漢字作標注。

既然已有相關規定,為何不少餐館仍對純外文店招“癡心不改”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純外文店招不經意已成為高檔的代名詞。一家僅有英文店招的德國西餐廳店經理認為,用純英文的店招感覺更純正,也更能吸引年輕一族。

[行業協會表態]

應有中文標注相關規定即將出台

據上海飲食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段福根昨日向記者介紹,上海飲食業行業協會將對此出台相關的行業規定。從今年3月起,協會已攜手上海師範大學有關專家組成項目組,預計在今年10月出台的行業規定中,對於餐館的“外文店招應有中文標注”將有明確規定。對目前一些使用純外文店牌的西餐廳、酒吧,該協會將依據即將出台的新規,督促他們進行修改。

據了解,澳大利亞悉尼附近的馬裏克維爾市議會曾建議,規定唐人街所有店鋪,必須在中文招牌上加上同等大小字體的英文譯文,以便於本地居民的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