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如果哪天春晚不辦了 大家一定會失落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新華網的報道引述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說,“每年大家都說‘春晚’不好,挑毛病,但如果哪一天‘春晚’不辦了,大家一定會感到失落”,“除夕夜看‘春晚’已成為中國人的新年俗。”

馮驥才認為,成為民俗必須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同,並至少傳承三代。“春晚”符合這個條件。“它可以把全國人民的情感集中在一起,無論農村還是城市,


都在這個時間和它發生聯係。”

集歌舞、戲曲、相聲、小品和雜技等藝術門類於一身的“春晚”充滿了喜慶、團圓的氣氛。節目內容往往包含對過去一年重大社會事件和藝術成就的盤點,還有對新一年的祈盼。

報道說,“春晚”能夠成為中國新的除夕風俗,還得益於電視在中國的普及。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發言人朱虹介紹說,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目前擁有電視機超過4億台,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5.81%。

報道說,伴隨中國人度過20多年的“春晚”,曾經讓許多演員一夜走紅,讓許多歌曲、相聲和小品成為經典。但曾經萬人空巷的“春晚”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報道也引述中國民俗學會會長劉魁立指出,“春晚”在一定程度上奪走了人們的時間和空間,使人們變得封閉,“看電視時別人和你說話甚至都聽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