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壞的和皇後”樂隊 不必再問我是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上星期的英國流行音樂榜叫人眼前一亮,除了新樂隊“看法”(TheView)之外,更讓人關注的恐怕是亞軍,名字長長的“好的,壞的和皇後”(TheGood,TheBadandTheQueen,簡稱為TGTBTQ)。歌曲一點都不青澀,風格多變但是功夫非凡,當然是有高人在背後。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英國的百變歌星達蒙·阿爾伯恩(DamonAlbarn)。

熟悉英國吉他流行樂的朋友,都知道BritP


op鼎盛時期兩支可以媲美披頭士(Beatles)和滾石(RollingStones)的樂隊汙點(Blur)和綠洲(Oasis)。達蒙是汙點的主唱,也曾在唱片銷量的比拚中小勝綠洲,並出言罵過對手。可是贏得比賽之後,他一騎絕塵棄自己經營的成果不顧,愛好由英國音樂轉為對美國Grunge,表露出他不安分的一麵。在汙點做完自己愛做的事之後,他一個人跳將出來,和漫畫家一起又弄出一支世界聞名的虛擬樂隊大猩猩(Gorillaz),躲在幕後看四個小人到處瘋玩,又可以在音樂中嚐試自己喜歡的新玩意HipHop。沒想到這還不夠,他還參與過非洲馬裏音樂作品,在電影配樂中出現。他的身份就是沒有固定身份。當你把他認為是經典樂隊的代表時,他就虛擬了自己。當你覺得虛擬已經成為現實,他又跑去配樂。如今他在演唱會中的放言也成為了事實———他又一次以新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麵前。

“好的,壞的和皇後”這個複雜的樂隊名字是達蒙又一次孩子般的惡作劇心態。因為從中你找不到任何有關的信息———正好是他樂意的。不過查看樂隊的名單就會發現事情並不那麽簡單:七十年代朋克老祖“衝撞”(The Clash)的貝斯手保羅·西蒙諾(PaulSimonon)、新英國迷幻代表“神韻”(TheVerve)的吉他手西蒙·唐(SimonTong),以及66歲被尊為非洲鼓神的鼓手唐·阿倫(TongAllen)。如果不夠,還可以加上在大猩猩時期合作過的DJDangerMouse。之前的全明星陣容我們隻在六十年代的“奶油”(Cream)和碎瓜主唱比利·科根組建的“天鵝”(Zwan)看到過。達蒙實在很有趣,能把老少一大堆天才弄在一起,為他一個人服務。

雖然這應該也是一支“一夜情”的樂隊,可是並不是達蒙有意的惡搞。其中表現出來的經典情結和英國氣息,明顯超過之前的幾次合作。在一早流出的單曲《巨大的》(Herculean)盡管有一些電子飄忽的效果,可是當達蒙熟悉的聲音一出來的時候,我們還是發現了BritPop曾經給我們的感動。西蒙·唐壓抑著自己吉他的魅力,甘心在幕後編織一道迷離的網時,整體的感覺就表現出來。誰都不應該是絕對的主宰。如果說這支樂隊和之前的Blur有什麽區別,那就是歌詞方麵增強了不少政治性的東西。像這首歌就在抨擊所謂的現代文明與戰爭帶來的災難,他唱到“簡單的幸福遠比激烈而直接的方式更長久”時,你會發現達蒙不是一名詩人,而像一個憂心忡忡的政治家。《北方鯨》(NorthernWhale)關注起生態問題,在零五年的海嘯慈善音樂會上露過臉。鋼琴曲加微模電子的拆分,慢慢激起心底的悲憫之情。《自然之泉》(NatureSprings)通過簡單的吉他和和聲表現出被破壞的場麵,就像電影的結尾一樣,淒美的小提琴不激烈不衝動但是給人以震撼。很多民謠作品不正是如此嗎?

另一方麵,達蒙表現出和以往的四麵嚐試的態度不一樣,很多歌曲當中他回歸了英國感覺。《80生活》(80'sLife)故意用有點傻傻的吉他和鋼琴三拍子歌唱著回憶的感覺,點綴似的電吉他像燈塔一樣照亮前路。回顧和抨擊兼顧,既反對了時事又表達了向往。《三次變化》(ThreeChanges)有著幻想般的場景,更讓人興奮的是整首歌曲的編配,任何一件樂器都發揮自己的精彩,特別是西蒙·唐的哇音吉他營造出幻彩般的氣氛。最出色的是在最後一分鍾的即興片段當中,讓聽眾重溫了七十年代根源搖滾自由的一麵。《綠色田野》(GreenFields)是致敬歌曲,輕柔得可愛。最後的同名歌曲具備強烈的現場即興感,帶領著聽眾做最後的高潮衝刺。看來達蒙愛玩的一麵依然存在,把有趣的放到最後,也不忘記給這幫天才的夥伴好好的表現機會。

即便是在TGTBTQ自己的專輯當中,達蒙也沒有完全露出自己的麵目。是社會活動家還是個懷舊分子?是激動的即興演奏者還是有規矩的流行樂製造者?是遠去的虛擬玩樂還是繼續下去的臨時組合?是英倫音樂的複興者還是對自己的顛覆?他扮演過的所有角色混雜在我們麵前的時候,除了深層的思考,更多的還是樂趣,這個時候你還會記得他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