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女”走進無性婚姻 用接吻撫摸表達愛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資料圖

  無性,阻擋不了他們追求真愛

  通過設在南京的全國首個無性征婚點,一對大學老師幸福地結合了

  羅斯文

  “我知道自己是家裏的一個包袱,是壓在父母心上的一塊石頭,是本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的。可人的出生是不能選擇的。醫學上說,像我這樣的情況(俗稱石女),出生的概率是1/5000,可偏偏讓我給趕上了,我又能怪誰?如今連艾滋患者都得到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愛,可我們這種人隻能把痛苦深深地埋在心裏,對誰都不能說……”———摘自一個16歲無性女孩的日記

  在南京“丘比特”無性征婚點,翻開那一份份無性征婚者的自我介紹,記者看到,他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書,那薄薄的簡介中,記載的仿佛不是他們的征婚內容,而是一部部人生血淚史。

  國慶節期間,“丘比特”裏來了兩個特殊的客人———張小珊和楊文斌(應當事人要求,均為化名),他們是來感恩的。由於先天缺乏性功能,他們曾痛不欲生,是“丘比特”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結為夫妻,雖然無性,但他們的婚姻卻無比幸福而快樂……

  ■張小珊:32歲,南京人,原為南京某大學講師,現調往廣州工作,博士在讀。

  ■楊文斌:38歲,廣州人,廣州某大學副教授,博士學位。

  診斷書就像死亡判決書

  張小珊是18歲那年發現自己生理異常的,那年她剛上大學一年級。之前,對自己遲遲不來月經,她總以為是自己發育比較晚,也就沒在意。直到20歲,該來的還是沒有來。

  之後,張小珊在父母的陪同下,先後到5家醫院做檢查,得出的最終結論是:先天性無陰道、無子宮、無卵巢,是徹底的“三無女”,俗稱“石女”。

  看到醫院的最終結論,張家人頓時就像塌了天。張小珊是個獨生女,做父母的根本無法接受這個從小被視為掌上明珠的女兒是個“石女”的現實。張小珊的痛苦程度更是無法形容。

  在張小珊的無性征婚資料裏,記者看到這樣的記載:“診斷結果就像死亡判決書……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裏,除了哭以外,什麽也不記得了,母親一夜之間白了頭……我恨蒼天為何對我這麽不公平?也恨父母為何要把我帶到這個世界!”

  自此,張小珊心裏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不停地讀書,直到死去……

  為拒癡情男,流淚說真相

  大學畢業後,隻想不停讀書的張小珊如願考上了研究生。由於天生靚麗,大學畢業後,上門求愛者絡繹不絕,張小珊都以“還要讀書”婉拒。

  但總有躲不過去的時候。碩士畢業後,張小珊被分配到一所大學當教師。上班不久,一位和她同時入校任教的男同事便頻頻向她發動攻勢,每到情人節,芬芳的玫瑰便送上門,可張小珊一次也沒接。看著心愛的“男友”沮喪地離去,張小珊隻能一次次地關上房門,雙手揪扯自己的頭發,放聲痛哭。

  直到有一天,“男友”把她約到湖邊。“男友”說:“你是信不過我嗎?我可為你去死。”說著就要動真格。張小珊再也控製不住了,抱著“男友”失聲痛哭。在“男友”一再發誓保守秘密後,張小珊終於說出了自己是“石女”的真相。“男友”打死也不信,萬般無奈的張小珊隻好和他一起去醫院查看病曆。

  無性相親會上遇知音

  2004年年底,張小珊通過網絡得知南京丘比特婚介所辦了一個無性征婚點。對於“無性征婚”,張小珊還是頭一次聽說。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張小珊忐忑不安地給“丘比特”發了一個電子郵件,探探路子。在得到可靠答複後,便用特快專遞寄出了自己的無性征婚資料。

  2005年4月8日,“丘比特”舉行了為期5天的無性相親見麵會,張小珊便是此次見麵會成員之一。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名無性男女聚集一堂,這讓一直以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女人的張小珊,頓時就像找到了組織。當得知來自山東的蘭蘭和自己經曆幾乎相似時,兩人不由抱頭痛哭。

  第二天,在主辦方的介紹下,張小珊終於遇上了自己的“真命天子”———楊文斌。

  和張小珊一樣,38歲的楊文斌也是一名大學教師,所不同的是,楊文斌家有兄妹三人,弟弟妹妹早已結婚生子了。

  讀書是活著的惟一勇氣

  楊文斌的無性特征是:生殖器短小,無法勃起,無精子,醫學上叫先天性克氏綜合征。由於身上長的器官與眾不同,楊文斌從小就不願和別人交往。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內心的痛楚也越來越深:無法和別人一樣進公共浴室;無法參加賽跑、遊泳等公共活動;更無法和別人一樣花前月下,談情說愛。大學時期,他曾一度想自殺。

  楊文斌在他的征婚資料裏這樣寫道:“人生最大的不幸莫過於此,孤獨是可怕的,寂寞是無奈的,惟有讀書,才是我活下去的惟一勇氣。”

  在相親會上,看著眾多和自己同病相憐的人,楊文斌激動得一夜沒睡,趕緊給家裏打電話,打著打著便嚎啕大哭,這可嚇壞了賓館的服務員,服務員以為他失戀,勸他想開點,楊文斌說,我不是失戀,我是找到親人了。

  婚禮上抱在一起大哭

  楊文斌和張小珊接觸後,兩人很快找到感覺,相親會結束後,兩人便頻繁地通過電話和QQ聯係,傾訴衷腸,相見恨晚。今年春節,兩人在廣州舉行了婚禮。

  “丘比特”負責人羅俊告訴記者,為了保密,婚禮隻辦了兩桌酒席,除雙方父母和幾個嫡親外,媒人羅俊是惟一的客人。

  羅俊說,那是他參加的最難忘的一次婚禮,雖然隻有兩桌酒席,但婚禮上的情景卻兩度使他落淚。第一次是雙方父母見麵的那一刻,四位老人從握手到擁抱,一直一言不發,惟有流淚和相互拍打對方的背;第二次是新郎新娘穿上結婚禮服後,還沒來得及交換結婚戒指,兩人就哇的一聲抱在一起哭起來,哭得全身發抖。至於為什麽哭,為什麽流淚,羅俊說,除了雙方父母和新郎新娘外,他是惟一知道內情的人。

  【視頻對話】

  “我們幸福無比”

  在羅俊的不斷努力下,昨天下午,記者終於有機會和張小珊進行了10分鍾的網絡視頻,以下是記者與張小珊的對話內容:

  記者:你好,我是南京的一位記者,首先要謝謝你同意和我對話。

  張小珊:不客氣,我也是南京人,隻要你能保密,做好隱私方麵的處理,我願意和你進行10分鍾的簡單對話。

  記者:就10分鍾嗎?

  張小珊:是的,隻能10分鍾。

  記者:那好,我長話短說。聽說你們的婚姻生活過得很幸福,是嗎?

  張小珊:是的,我們幸福無比。我愛我的丈夫,他也愛我。

  記者:能說得具體點嗎?

  張小珊:具體點就是我們都愛對方,我們渴望愛和被愛,渴望家庭。我們雖然不能像別的夫妻那樣生兒育女,但我們在生活上相互扶持,工作上相互支持,這就夠了。

  記者:問你一個隱私方麵的問題,希望你不要介意,你們之間有性的要求嗎?如果有,怎麽解決?

  張小珊:我們會通過擁抱、接吻、撫摸等方式來愛對方,我隻能這樣對你說。

  記者:你能讓你丈夫和我說兩句嗎?

  張小珊:不能,他去上班了。對不起,10分鍾已經到了,我要下線了。

  記者:好的,再次謝謝你,祝你幸福。

  【南京現狀】

  已知性功能障礙者有10萬

  據統計,南京“丘比特”無性征婚點自2004年10月掛牌以來,目前已經接聽、接待無性人員谘詢40000多人次,進行會員登記的有500多人,正式結婚的有20對。

  記者從南京市衛生局了解到,在南京這個700萬人口的城市,有病例記錄的性功能障礙患者高達10萬人,而這個數字還不包括那些因為經濟或其它原因,不曾到醫院進行治療的性功能疾病患者。

  【婚介感言】

  客源越多心情變得越沉重

  “丘比特”負責人羅俊告訴記者,使他萌發開通“無性征婚”的念頭,源於一對來自安徽的雙胞胎“石女”。2004年11月的一天,一位母親帶著她的雙胞胎女兒從安徽來到南京,敲開了“丘比特”的門,要求給雙胞胎女兒征婚,並明確表示這對雙胞胎姐妹,患有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症(俗稱“石女”)。盡管如此,還是希望能幫她們找到一個“如意郎君”。

  這對雙胞胎“石女”的大膽舉動,深深地觸動了羅俊的神經。“我從事婚介工作已3年之久,給‘石女’征婚還是頭一回。”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全國首家“無性征婚點”便在羅俊的操持下掛了牌。

  “誰知這一掛就一發不可收。”羅俊說,要求無性征婚的人真是太多了,不光國內有,外國人也找上門來。去年3月,“丘比特“突然來了一個藍眼睛,黃頭發的外國女子,一打聽才知道她也是一個先天性無性患者,名字叫安娜,來自遙遠的德國。安娜從互聯網上得知這一信息後,便隻身一人來到中國,她先是去了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給她找了一個翻譯後,就直奔南京。

  “安娜坐下後,沒說幾句話就大哭起來,隻可惜一直沒有給她物色到一個合適的,我覺得蠻對不起她的。”羅俊說,作為婚介所,他當然希望客源越多越好,可每當他看到那些無性患者字裏行間的痛苦陳述時,心情就變得特別沉重,“我真希望自己當初沒有開通‘無性征婚’這個項目。”

  【專家看法】

  美滿婚姻需要心靈的和諧

  對於“無性婚姻”,心理專家楊憲生向記者談了他的看法:

  “無性婚姻”這種婚姻現象,在有著傳統婚姻觀念的中國還是一件新鮮事,但是,這種讓人難以啟齒的個人隱私問題,如今已經變成了可以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這是社會的一種進步。

  “無性征婚“對於征婚者而言,莫過於三種結果:兩個無性征婚者結合,結婚後依然無性,卻幸福地生活;兩個無性征婚者結合,結婚後由於彼此心靈上的和諧默契,使彼此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和諧,並獲得情和性的需要,婚姻也就變得美滿;而人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是,兩個無性征婚者,在以無性方式結合後,由於婚前接觸不多,對彼此的人品、習性等了解不夠,沒有共同語言,加之沒有性和孩子做紐帶,結果造成家庭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