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工細火烹調中國滋味——導演李安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慢工細火烹調中國滋味

——導演李安






英雄造時世,時世造英雄,如今奧斯卡都似乎非他莫屬的局麵,實在是李安多年來慢工細火不焦不燥的必然結局。一招太極推手,十年磨練,今日終成正果,李安的“中國功夫”不可謂不深。


祖籍江西的李安,生於台灣屏東潮州,祖上作過國民黨時期的縣長。李安自幼生長在書香門第,父親是一所中學的校長,治家甚有古風、教子極為嚴格,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逢年過節在家裏還要行跪拜禮。李安就是在這樣有濃厚中國氛圍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家庭帶給他的不僅僅是中國文化的浸染,父權家庭的中國典型模式也為他日後的作品提供了生活基礎甚至是原始素材。


盡管李安受到這樣的教育,生活在這種環境裏,他還是無可就藥地愛上了電影和表演。1973年,他作了一個讓父親十分憤怒的決定——考取了台灣國立藝專戲劇電影係,離開了生長的家鄉,到台北進修。在這個傳統家庭裏,從事演藝事業簡直就是大逆不道,李安的父親甚至在許久以後還憤憤不已。在國立藝專裏,李安對演戲越來越有興趣,還曾經獲得台灣話劇比賽大專組最佳男演員獎。






1978年,李安在國防部服役後赴美留學,就讀於依利諾大學戲劇係導演組,當時的李安已經攝製過兩部八毫米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懶散》和《陳勤的一天》。在戲劇係裏,李安接受了西方正規的戲劇教育,由於他在台灣藝專的經驗,隻用了兩年就拿到了藝術學士學位。最初的這些戲劇經驗,對李安日後的電影作品的戲劇傾向有著重要影響。出於對電影的向往,李安又來到以電影學院著名的紐約大學,繼續學習電影製作。


紐約大學電影係和紐約電影學派的現實主義態度和電影觀念深深影響了李安的學習和創作,伍迪·愛倫的猶太知識分子電影或多或少地使李安得到熏陶,對李安日後作品的中國民族風格和幽默感的融入大有裨益。進入紐約大學後,李安拍攝了16毫米電影作品《追打》The Runner 1980、《我愛中國菜》I love Chinese Food 1981、《最棒藝術家》Best The Artist 1981等。李安於1982年拍攝的《蔭涼湖畔》I Wish I was That Dim lake,獲紐約大學獎學金,並於第二年參加了台灣政府主辦的獨立製片電影競賽,獲得金穗獎最佳短故事片獎。1984年完成畢業作品《分界線》Fine Line,獲紐約大學生電影節金獎作品獎及最佳導演獎。並獲電影碩士學位。






畢業以後,李安留在美國試圖開拓自己的電影事業。但一個華人想在美國電影界混出名堂,談何容易,李安開始了自己長達6年的等待。最初有一家經紀人公司看中了這個出色的年輕華人,答應做他的經理人,但李安一直也沒有適合美國人的劇本,經理人也隻是空談。6年的等待,而且是漫無邊際的等待,李安真的熬過來了。6年中,李安隻是在家中寫劇本,偶爾親戚朋友幫襯一點外快,主要的就是靠身為藥物研究員的妻子在外工作,養家糊口。多年的女主外男主內的生活不僅讓李安練就了一手做菜的“絕活”,而且也磨練了李安的性情。看李安的作品,不緊不慢,平淡之中透著張力,恐怕也是這段生活的體驗吧。


進入90年代,李安開始得展拳腳。90年,為了台灣新聞局徵選劇本的高額獎金,李安編寫了《推手》的劇本,結果真的得到台灣1990年的政府優秀劇作獎,獎金四十萬元(另一份李安和馮光遠合寫的《喜宴》劇本也同時得獎)。之後很快由台灣中央電影公司投資、紐約庫德瑪西恩公司製片開拍了這部電影,使得《推手》成為李安導演生涯的第一部長片,而此時他已經三十七歲了。


《推手》的構思和細節處理,幾乎就來自李安閑居美國的生活狀況,恐怕也隻有李安這樣既受過傳統中國文化教育,又在美國有過長期生活的人才能寫得出如此感同身受的作品來。其中諸如那個什麽也寫不出的美國女作家之類的很多細節,都帶著李安自己生活的影子,6年的忍耐和中年男人的細心在這部帶著溫情的電影中顯露出李安特有的溫文爾雅的氣質。郎雄飾演的老拳師成了李安作品中的第一個“父親”形象,影片也成了後來被稱為“父親三部曲”的第一部。影片上映後好評如潮,所有人都在一直讚賞這個突然殺出的中年導演。影片獲得當年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






《推手》的成功,使台灣中影公司對李安更加有信心,決定投拍題材比較敏感的《喜宴》,仍舊由庫德瑪西恩公司再度合作製片。這部關於同性戀的影片的基本素材來自李安身邊的一個真實故事,李安並沒有本著獵奇的態度拍攝這樣一個當時還很敏感的題材,而是強調一個家庭——一個“正常”的家庭麵對這個問題的多向度反應。在這裏,同性戀固然是一個特殊的題材領域,但李安成功地把它拉回到普通生活之中,放到家庭這個社會基本單位中加以考驗,得出最為現實也最有人情味的試驗結果。父親形象又一次出現在這部影片之中,作為家庭最權威的代表,成了李安影片的一個標誌。影片上映後獲得更為盛大的成功,不僅獲得第三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作品、導演、編劇獎以及觀眾投票最優秀作品獎,而且還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第十六屆亞洲人、美洲人國際電影節最佳編輯獎,李安也一躍成為世界知名導演。


1994年,李安執導了《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把中國烹調藝術帶入家庭和情感的戲劇之中,不僅增加了可視性,而且展現了東方文化迷人的魅力。李安表現中國家庭倫理、東西方文化衝突、新舊觀念衝突的一係列影片,在這個特殊的形式中達到頂峰,李安也成功地完成了他的“父親三部曲”或者說“家庭三部曲”。影片獲得了第七屆台北電影獎優秀作品獎,第三十九屆亞太電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輯獎,第七十七屆大衛格裏菲斯獎最佳外語片獎,名列1994年台灣十佳華語片第一名。






在這最初的一係列作品中,李安利用自身經曆上的優勢,在家庭倫理題材的領域裏突出表現了這個變更時代社會基本單位——家庭中的新舊衝突、東西方文化衝突,以及所引起的社會文化和家庭倫理觀念上的變化。李安的作品,總是帶著中國傳統文化溫文爾雅的氣質,雖然中庸卻很現實,其表現手法也同樣質樸自然,繼承了台灣電影生活味道濃厚的傳統。而得益於西方電影和文化的,則是強調(或者說抓住)人物對白在自然中別有風趣的幽默品格。二者的融合,形成既富東方格調,又有強烈電影感的風格。至此,李安電影的“中國文化品格”初步形成。


似乎又是出於中國文化中對“3”的喜愛,李安在接下來的5年中又拍攝了三部純美國題材的影片:《理智與情感》、《冰風暴》和《與魔鬼共騎》。


應該說,第一個把英美電影作品導演權交給一個台灣人的製片人,是個勇士。李安的勇士就是林德塞·道拉。在看過《喜宴》和《飲食男女》之後,道拉把劇本交給了李安的經紀人,不久之後李安開始了他征服英美影壇的新“三部曲”。






根據著名作家奧斯汀的著名小說《理智與情感》改編的同名電影,是李安的又一個開始。這是個愛情+繼承權的典型歐美電影,改編者愛瑪·湯普森也是英國著名才女,對於李安來說,這部影片的成功與否是個關鍵。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人類的家庭也是類似的,李安對中國家庭的描寫經驗使得影片更為細膩,完全符合女作家特有的筆觸,而他對西方文化的熟悉也使影片沒有在任何地方露出破綻。影片再一次大獲成功,不僅獲得柏林電影界金熊獎,而且還在奧斯卡競爭中獲得七項提名。


1997年,李安完成了一部檢視美國70年代家庭倫理崩潰時期的作品《冰風暴》。這是他首次嚐試沈重的主題,以苦樂參半又不失風趣的眼光,檢視七十年代小鎮家庭的衰敗頹落。這部片的結構嚴謹,氣氛凝重,從小小幾個家庭折射出強烈的曆史感,可以說是李安描寫家庭的極致之作。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國,也是世界的美國,李安就是以一個世界人的眼光考察那一個特殊的時代、特殊的社會時期,李安一直致力描繪的家庭就是從那裏走向崩潰的、父權就是從那裏走向衰落的。在那裏,李安尋找著《推手》、《飲食男女》等中國影片的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源。






1999年,李安再一次抱著磨練和嚐試的態度,拍攝了一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影片《與魔鬼共騎》。這種題材在美國導演也是很困難的,作為一個華人導演能夠執導這樣的影片,暫且不論成績如何,至少已經說明李安獲得了美國,乃至世界影壇的認同。


2000年,是李安風光無限的一年,一部《臥虎藏龍》紅遍香港台灣、紅遍大江南北,甚至一路殺入歐洲影壇,並在很難打入的美國市場也贏得一億多美元的票房,是華語電影絕對空前的驕人成績。


這部還未開拍就已轟動的影片,從開始拍攝之後,幾乎所有的中國影迷就都期望著早日看到影片問世,對“文戲”導演出身的李安也充滿了期待。對李氏文藝武俠片的期待,一是希望加強情節、劇本、人物的處理,拍好文戲部分;再就是期待李安開辟出武俠電影的一個新境界,把握好武戲的分寸。最後的結果雖然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但也足夠大部分人欣喜、興奮了。在前幾年武俠電影盛行的時候,大部分影片仍舊是老式的武俠“故事”模式,但經李安之手,這部影片幾乎可以稱之為真正“允文允武”的文藝武俠電影。李安在這個“文學性”的武俠故事裏,體現的是對武俠世界裏“人”的關注。


2006年因電影《斷背山》獲第63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