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麗質的利智:嫁給李連傑不枉此生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利智:嫁給李連傑不枉此生

選美時節
雪肌如脂
與劉嘉玲合影
利智的經典美圖
白色大衣領
與黎燕珊合影
共偕連理-與傑結婚合影
美圖

【利智曲折坎坷童年事 】
利智,祖籍廣東,1962年12月的最後一天出生在上海。
利智的父母都從事藝術事業。他們就讀於音樂學院,並都是音樂學院的高材生,共同的愛好和對事業的追求,使他們走到一起,成為令人羨慕的一對。
不幸的是,在利智還是個不懂事的三歲幼兒時,雙親便勞燕分飛,她的監護權判給了父親。
特殊的生長環境,使利智從小就很自立,性格也極為剛強,做事喜歡我行我素,非常有主見。她在七八歲時就闖蕩過半個中國,而且是孤身一人。廣州、西安、青島……她在祖國的許多大城市轉來轉去,沿著鐵路線隨意行走。
很難想象,小小年紀身無分文的利智是如何認路,如何解決吃住問題的?
回憶童年,利智說得極其輕鬆:“其實這很容易。小孩子嘛,嘴甜一點,跟著火車走,吃喝住不就全有啦。”
曆經艱辛轉香港
父親赴港後,即申請讓利智也到香港,但一拖就是多年。
1981年,利智移居香港。同父親及繼母一同生活,過著既新鮮而又陌生的生活。
利智小時候,曾有一個很偉大的理想:要當科學家。可是她到香港的第一份工作卻是售貨員。
很快,她意識到香港是個少溫情、多競爭、快節奏的地方。初到香港,語言不通,沒有朋友,父親又常出差,與繼母又不很熟識。在一聲聲“大陸妹”的輕視稱呼中,利智再一次感受到了孤單中的苦痛。但她不是個自暴自棄的女孩子,決不是守舊一族,她並不滿足在家具店做個上好的售貨員,天生藝術家的遺傳基因和環境的熏陶,使她夢想闖蕩香港名聲鐺鐺響的“藝苑江湖”。
她不相信香港藝術界會沒有她立足之地,便到新藝城電影公司報考試鏡頭。
然而新藝城電影公司並不欣賞她,說她過於土氣而將她拒之門外。
終於,有一天她做出了決定。她找到父親,用堅定的口吻說:“我要到美國去讀書!”她首先選擇用知識武裝自己。
望著女兒一本正經的麵孔,父親說:“讀書是好事,我當然讚成。問題是,你的英語水平行嗎?”
“從現在起,我就開始學英語。”利智決心已定。“好,隻要你能考上大學,爸爸即使節衣縮食,也要供養你。”父親也一臉認真。
於是,移居香港兩年的利智,又在人們頗感意外的眼光中回到了黃浦江邊。
她請了一位英語教師,但不是什麽學富五車的老先生,而是一位大學外語係待分配的大學畢業生。
兩個半月後,利智回香港參加“托福”考試。
1983年,利智孑然一身飛往大洋彼岸,在舊金山大學攻讀商業經濟學,開始了留學生涯。
天生麗質難自棄
一個極偶然的機會,利智請學校的一位曆史老師去唐人街喝茶,隨手翻開桌上的報紙,一則醒目的消息映入眼簾:香港舉行亞洲小姐選美活動。
利智站在伯虜克利寓所的窗前,獨自俯瞰街景,往事一幕幕展現在眼前……記得有一年,在上海,部隊一所藝術院校招生,應屆高中畢業生才有資格報考。利智沒有這個條件,心中未免沮喪,恰巧畢業班的一名女生報名後因故退避,能歌善舞的利智便冒名前往,誰知一試光彩照人,每一舉手投足都令考官十分欣賞。盡管最後沒能“冒名頂替”,卻使利智對自己的藝術潛質陡增信心。
主意已定,倔強的利智義無反顧,心中揣著美麗的青春之夢,搭上了從舊金山飛往香港的國際航班。
一任群芳妒
利智飛回香港,即進入了緊張的準備參選階段。平時她是位穿著十分隨意的姑娘,在美國時也是隨便穿上衣配牛仔褲,但這不符合選美要求。於是,她請專家為自己重新設計形象,以順應時代的美。
經過一番精心準備,利智果然從2000名佳麗中脫穎而出,以“美態小姐”名銜闖進決賽圈。一直是無名之輩又久不在港的利智,一出驚人,她的突然出現讓見多識廣的評判員大吃一驚。
1986年8月31日夜晚,這是利智終身難忘的日子,眾多的感覺圍繞著她,說不出的滋味困惑著她。
皇後決賽廣場上,人潮如湧,萬名觀眾如醉如癡如狂,身著各款服裝的利智儀態萬千,成為當晚最搶鏡的小姐。泳裝、民族服、晚禮服充分顯示了她的端莊、典雅、嫻淑、性感,透著迷人的野性的靚態,征服了觀眾。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這正是她當時真實的寫照。
電子計分牌上,選手的分數變幻著上升。最後的時刻終於來臨,司儀鄭重宣布:35號奪冠。
利智身披“1986年度亞洲小姐”的大紅披肩,頭戴流光四射的皇後貴冠,神態自若地登上了獎台。她慢慢環繞舞台走了一圈,美麗的眼睛流露出非喜非怨的神色,似一顆閃爍的新星。但她萬萬沒料到,歡呼聲未絕,一陣倒彩噓聲卻卷地而起,令她萬箭穿心。這是香港選美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她的天生麗質,她的大陸背景,使她成為香港選美曆上最多爭議的人物。
不論世態有多麽不公,利智成功了。她還獲得了“美態小姐”的單項獎,所得的獎品價值超過了120萬港元。
嗣後,利智作為香港地區的正式候選人,出席了同年9月有33個國家和地區參賽的“太平洋小姐”選美賽,榮膺“和平小姐”、“上鏡小姐”和“最佳服裝”的三個單項獎。
在獲選的第二天,香港各報的娛樂副刊,盡是利智那副冷靜得謎一般神秘的照片。這種奇特的表情反應,再度引起公眾的廣泛議論,利智把自己推向了公眾議論的焦點。
解釋這一切是十分簡單的:“亞姐”評選耗盡了利智的心血精力,對她而言,勝利也罷,失敗也罷,都無所謂,關鍵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她接受了一次挑戰。
下海經商別藝壇
借著“亞洲小姐”的旋風,利智“星運高照”。香港的製片商頻繁地約見利智,談拍片、簽合約,門庭若市。
短短的幾年,利智拍了三十多部片子,在影視、歌壇中風芒盡露,成為紅極一時的人物。
在收獲藝術成就的同時,利智悄悄邁向了經濟界。最早的時候是跟父親一起做紡織品生意。她從內地買進了一批棉花,恰逢國際棉花市場大漲價,轉手賣給一家意大利公司,首戰告捷,賺了不少錢。
到90年代初,她的名下已有6家公司,專營房地產業。
在利智下海前期,幾乎是不聲不響地幹,全部以低調處理,連香港人都不知道這位前任“亞姐”早已被商海沾濕了雙腳。利智把這段時間稱作“資本和經驗的原始積累時期”。
直至1992年,利智才正式“淡出”娛樂圈。她宣布:“除非有非常好的本子,非常好的導演,我才有可能接片。不過,這種可能性非常校”有人問利智:為什麽要退出電影圈而到商界經營?
她充滿自信地回答:“我想,人生有多種選擇,不能一味耽於過去,必須不斷奮鬥。”
闖內地東西南北
做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利智首先看好內地的地產業。她認為內地人多,購買力強,而且都覺得買樓、買地是最佳的保值方法。
利智先到故鄉上海,再到海南、吉林,哪兒有熱點上哪兒。
後來她到了山東煙台。
在煙台,利智發現有個海韻半島,離市區才5分鍾的車程,空氣清新,前臨大海,背靠青山。對大海情有獨鍾的利智興奮極了,她立即住了下來,進行詳細實地考察。經過一段時期的考察,利智終下決心,決定在煙台設立基地,進行大規模投資運作。
在上海,她與美國、中國公司合作,購下上海浦東25公頃地皮,計劃興建300多幢高級別墅,總投資7000多萬美元。
利智還與上海金屬總公司組建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主要業務是在國內外承包有關工程。目前中方公司手頭上已有30億元人民幣的工程承包。
一直以自謙為人的利智,麵對成功說:她在祖國內地的投資是微不足道的,何況個人是很渺小的,隻是滄海中的一滴水,但在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時代潮流中,每個人應在變幻莫測的人生星空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今天利智同樣美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