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童星今何在 有人歡喜有人愁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昔日童星今何在 有人歡喜有人愁(組圖) 看照片他們都是一些六、七歲的孩子,可他們並不是普普通通的小孩,現如今這些照片裏的小麵孔在好萊塢都是一些響當當的大人物。可當他們的才能剛剛得到開發的時候,他們還隻是一些不喑世事的孩童。   當我們提起“童星”這個詞的時候, 給我們留下印象最多的好像就是,這些童星在長大後比那些非童星演員在事業上更容易碌碌無為。被稱為童星的這些小演員曾經風光一時,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聲音變得不再悅耳了,他們增加了很多缺點等等。因此他們的經紀人就很“偶然地”忽略了關於他們的聯係方式,“不記得”為他們找尋新的機會。他們曾經被張貼在牆壁上的大海報也被從牆上揭了下來丟進了垃圾桶。雖然很多童星都沒能逃脫這種“失敗”的命運,但是其中還是有偶然的“幸存者”存在。這些成功了的童星都非常可愛,他們也有一些人曾經沉浮了一段時間,但通過他們自己的不斷努力,比如堅持保持體型和參加減肥等體育活動使他們體態勻稱,從而依然能夠作為年輕人再次出現在劇場裏,繼續他們自己的演藝生涯,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德魯-巴裏摩爾 (1)保持實力   這類前任童星們現在在好萊塢依然是精英人物。她們比那些普通的演員在演技和實力上都要強一些。最具有代表性的這類演員是德魯-巴裏摩爾(Drew Barrymore)。當1982年他在大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拍攝的電影“ET”(ET)中扮演格蒂(Gertie)的時候,她還隻是一個孩子;之後不管她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選擇,她的演藝生涯還是始終向上發展的。這些年來她參與了將近四十部影片的拍攝,而她現在還不到三十歲。  安娜-帕昆 2)天生是演員   這裏還有一些童星,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有意識地完成從童星到職業演員的轉變。這類演員的代表是安娜-帕昆(Anna Paquin)。由於她在電影“鋼琴”(Piano)中的出色表演,十一歲的安娜-帕昆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其實在這個年齡獲獎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這使她很容易迷失在她所獲得的這些榮譽中,不在努力上進。而十一歲的安娜.帕昆沒有沾沾自喜,她一直不停地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實力。她在電影“X-戰警”(X-Men),“X-戰警2”(X-Men2)、“布法羅士兵”(Buffalo Soldiers)和“25小時”(25th Hour)中都有不俗的演出。  克裏斯汀-鄧斯特 (3)這是誰?   現在她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員。在她還是一個小女孩時,就已經爍爍生輝了。她就是克裏斯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她在學校上學的時候沒有被安全地看管好,以至於在她十二歲的時候就在電影“夜訪吸血鬼”(Vampire)中飾演那個吸食人血永遠長不大的小女孩。而這個角色讓她獲得包括全球獎在內的多項提名。克裏斯汀-鄧斯特從童年時代就開始演出超過30部以上的電視及電影作品。多年的演出經驗使她學會了從一個演員的角度去理解角色的心理世界。2000年[美少女啦啦隊]、[處女之死]的成功印證了鄧斯特的非凡才華,不久前她在一項調查中被評為美國最有前途的新星。最近,她拍攝了電影“蜘蛛人2”(Spider-man 2),這部電影將在今年六月和廣大影迷見麵。  伊利亞-伍德 (4)他很忙   他叫伊利亞-伍德(Elijah Wood)。他不僅僅是一個戰勝艱難萬苦的霍比特人,這個矮個子的小夥子完成了他這個年歲的年青人完成不了的事。他的第一次“觸電”是1989年參加“回到未來2”(Back To The Future II)的演出。這僅僅是一部電視遊戲,而他在其中扮演一個男孩。沒過幾年,在1993年他又在“哈克-費恩的冒險”(The Adventures Of Huck Finn)一片中飾演男主角,那年他才十二歲。 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 5)藝術比娛樂重要   這是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Leonardo DiCaprio)。當十歲的萊昂納多企圖實現他的演員夢想時, 他並不象上麵的幾位童星那麽一番風順,在連續幾年隻能上上電視廣告和當當電視劇配角之後,直到1990年十六歲的他才在電影《外星通緝者3》裏扮演了一個角色,正式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1996年他主演的史詩巨作《泰坦尼克號》為他的演藝事業帶來新的高峰,同時使他獲得金球獎最佳戲劇男演員獎提名。現在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新星並不想樹立偶像級的明星形象,而是偏愛獨立製作的低預算影片,喜歡那些特立獨行,有爭議的角色。在他看來,好萊塢應該是“藝術的好萊塢”,電影的藝術性遠比娛樂性來得重要。 本-艾弗萊克   (6)從毛頭小子到性感帥哥   好萊塢一線男星本-艾弗萊克(Ben Affleck)也是童星出身,他7歲那年,就在影片《The Dark End of The Street》中扮演了一個可愛的小角色,8歲開始演出冒險連續劇《咪咪見聞錄》("Voyage of the Mimi")。1992年,本-艾弗萊克進入了影視圈,參加的首部電影是《校園風雲》("School Ties"),隨後又出演了多部影片。1997年他與童年好友馬特-戴蒙合寫的劇本並同時擔任主演的《心靈捕手》獲得了奧斯卡九項提名,並為他們分別贏得金球獎及奧斯卡的最佳原著劇本兩項殊榮,從此兩人一舉成名,少年得誌風光無限。雖然03年小本過的並不痛快,主演的影片獲得金酸梅的青睞,和女友珍妮弗-洛佩茲最終分道揚鑣,但是小本好萊塢一線男星的地位卻無可動搖。 麥考利 (7)今不如昔   四歲就登上舞台的麥考利,先後演出過百老匯歌舞劇,芭蕾舞“胡桃夾子”,以及在電影《巴克大叔》中展露頭角。麥考利7歲時就被評選為全美最受歡迎的童星。尤其是當他出演了《小鬼當家》之後,人氣更是一時無倆。他在劇中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小鬼當家》成為有史以來最為賣座的影片之一。但不幸的是,因為他雙親在好萊塢日益敗壞的名聲,以及他自己的任性妄為,比如過早的婚姻,他的號召力逐漸下降,隨著幾部片子的失利,製片商對他失去了興趣。而身心倨疲的麥考利也選擇了息影。在經過9年的的銷聲匿跡之後,麥考利又重出江湖,不僅先後出演了舞台劇,還拍攝了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影片《怪獸派對》。現在的麥考利雖然名氣大不如前,但是他不用再受雙親的拖累,而且有了相愛的女友,正踏踏實實的在娛樂圈中打拚。   以上都是一些現在依然活躍在舞台上的童星,他們不光將自己孩童時的一份童趣留在了我們的腦海中,現在長大了的他們依然活躍在電影界,不斷地為我們帶來更加精彩的演出。祝他們好運! 看照片他們都是一些六、七歲的孩子,可他們並不是普普通通的小孩,現如今這些照片裏的小麵孔在好萊塢都是一些響當當的大人物。可當他們的才能剛剛得到開發的時候,他們還隻是一些不喑世事的孩童。   當我們提起“童星”這個詞的時候, 給我們留下印象最多的好像就是,這些童星在長大後比那些非童星演員在事業上更容易碌碌無為。被稱為童星的這些小演員曾經風光一時,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聲音變得不再悅耳了,他們增加了很多缺點等等。因此他們的經紀人就很“偶然地”忽略了關於他們的聯係方式,“不記得”為他們找尋新的機會。他們曾經被張貼在牆壁上的大海報也被從牆上揭了下來丟進了垃圾桶。雖然很多童星都沒能逃脫這種“失敗”的命運,但是其中還是有偶然的“幸存者”存在。這些成功了的童星都非常可愛,他們也有一些人曾經沉浮了一段時間,但通過他們自己的不斷努力,比如堅持保持體型和參加減肥等體育活動使他們體態勻稱,從而依然能夠作為年輕人再次出現在劇場裏,繼續他們自己的演藝生涯,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德魯-巴裏摩爾 (1)保持實力   這類前任童星們現在在好萊塢依然是精英人物。她們比那些普通的演員在演技和實力上都要強一些。最具有代表性的這類演員是德魯-巴裏摩爾(Drew Barrymore)。當1982年他在大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拍攝的電影“ET”(ET)中扮演格蒂(Gertie)的時候,她還隻是一個孩子;之後不管她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選擇,她的演藝生涯還是始終向上發展的。這些年來她參與了將近四十部影片的拍攝,而她現在還不到三十歲。  安娜-帕昆 2)天生是演員   這裏還有一些童星,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有意識地完成從童星到職業演員的轉變。這類演員的代表是安娜-帕昆(Anna Paquin)。由於她在電影“鋼琴”(Piano)中的出色表演,十一歲的安娜-帕昆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其實在這個年齡獲獎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這使她很容易迷失在她所獲得的這些榮譽中,不在努力上進。而十一歲的安娜.帕昆沒有沾沾自喜,她一直不停地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實力。她在電影“X-戰警”(X-Men),“X-戰警2”(X-Men2)、“布法羅士兵”(Buffalo Soldiers)和“25小時”(25th Hour)中都有不俗的演出。  克裏斯汀-鄧斯特 (3)這是誰?   現在她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員。在她還是一個小女孩時,就已經爍爍生輝了。她就是克裏斯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她在學校上學的時候沒有被安全地看管好,以至於在她十二歲的時候就在電影“夜訪吸血鬼”(Vampire)中飾演那個吸食人血永遠長不大的小女孩。而這個角色讓她獲得包括全球獎在內的多項提名。克裏斯汀-鄧斯特從童年時代就開始演出超過30部以上的電視及電影作品。多年的演出經驗使她學會了從一個演員的角度去理解角色的心理世界。2000年[美少女啦啦隊]、[處女之死]的成功印證了鄧斯特的非凡才華,不久前她在一項調查中被評為美國最有前途的新星。最近,她拍攝了電影“蜘蛛人2”(Spider-man 2),這部電影將在今年六月和廣大影迷見麵。  伊利亞-伍德 (4)他很忙   他叫伊利亞-伍德(Elijah Wood)。他不僅僅是一個戰勝艱難萬苦的霍比特人,這個矮個子的小夥子完成了他這個年歲的年青人完成不了的事。他的第一次“觸電”是1989年參加“回到未來2”(Back To The Future II)的演出。這僅僅是一部電視遊戲,而他在其中扮演一個男孩。沒過幾年,在1993年他又在“哈克-費恩的冒險”(The Adventures Of Huck Finn)一片中飾演男主角,那年他才十二歲。 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 5)藝術比娛樂重要   這是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Leonardo DiCaprio)。當十歲的萊昂納多企圖實現他的演員夢想時, 他並不象上麵的幾位童星那麽一番風順,在連續幾年隻能上上電視廣告和當當電視劇配角之後,直到1990年十六歲的他才在電影《外星通緝者3》裏扮演了一個角色,正式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1996年他主演的史詩巨作《泰坦尼克號》為他的演藝事業帶來新的高峰,同時使他獲得金球獎最佳戲劇男演員獎提名。現在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新星並不想樹立偶像級的明星形象,而是偏愛獨立製作的低預算影片,喜歡那些特立獨行,有爭議的角色。在他看來,好萊塢應該是“藝術的好萊塢”,電影的藝術性遠比娛樂性來得重要。 本-艾弗萊克   (6)從毛頭小子到性感帥哥   好萊塢一線男星本-艾弗萊克(Ben Affleck)也是童星出身,他7歲那年,就在影片《The Dark End of The Street》中扮演了一個可愛的小角色,8歲開始演出冒險連續劇《咪咪見聞錄》("Voyage of the Mimi")。1992年,本-艾弗萊克進入了影視圈,參加的首部電影是《校園風雲》("School Ties"),隨後又出演了多部影片。1997年他與童年好友馬特-戴蒙合寫的劇本並同時擔任主演的《心靈捕手》獲得了奧斯卡九項提名,並為他們分別贏得金球獎及奧斯卡的最佳原著劇本兩項殊榮,從此兩人一舉成名,少年得誌風光無限。雖然03年小本過的並不痛快,主演的影片獲得金酸梅的青睞,和女友珍妮弗-洛佩茲最終分道揚鑣,但是小本好萊塢一線男星的地位卻無可動搖。 麥考利 (7)今不如昔   四歲就登上舞台的麥考利,先後演出過百老匯歌舞劇,芭蕾舞“胡桃夾子”,以及在電影《巴克大叔》中展露頭角。麥考利7歲時就被評選為全美最受歡迎的童星。尤其是當他出演了《小鬼當家》之後,人氣更是一時無倆。他在劇中惟妙惟肖的表演,使《小鬼當家》成為有史以來最為賣座的影片之一。但不幸的是,因為他雙親在好萊塢日益敗壞的名聲,以及他自己的任性妄為,比如過早的婚姻,他的號召力逐漸下降,隨著幾部片子的失利,製片商對他失去了興趣。而身心倨疲的麥考利也選擇了息影。在經過9年的的銷聲匿跡之後,麥考利又重出江湖,不僅先後出演了舞台劇,還拍攝了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影片《怪獸派對》。現在的麥考利雖然名氣大不如前,但是他不用再受雙親的拖累,而且有了相愛的女友,正踏踏實實的在娛樂圈中打拚。   以上都是一些現在依然活躍在舞台上的童星,他們不光將自己孩童時的一份童趣留在了我們的腦海中,現在長大了的他們依然活躍在電影界,不斷地為我們帶來更加精彩的演出。祝他們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