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蓄起1.2米長秀發不知何時遭強力膠“突襲”凝成硬塊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四川在線消息 “哇,摸上去像水泥!”昨日,四川省產品質量檢測研究院食品化工中心的實驗員捏著曾敏的頭發,不由得驚叫起來。曾敏留了16年秀發長達1.2米,不知何時在何處遭遇黑手,被抹上一種絕非502可比的強力膠粘劑,變得“五毒不侵”,無論如何都無法變軟解開洗淨。昨日,她向本報求助。   目擊:震驚了熏昏了硬慘了   昨日一見曾敏,記者先被她的頭發震驚--垂過膝蓋的長發在脖後編成拳頭粗的大辮子。而當她走近時,記者馬上遭她的頭發熏昏--一股濃烈的醋酸味從她的頭發上直傳過來。曾敏好生心痛地讓記者摸她頸後拴成辮子的頭發“根根”,手感是:梆硬!細看已經凝結成棍狀,擰一下居然“卡卡”作響!   曾小姐欲哭無淚。這頭秀發她從讀初中時蓄到現在,已經16年,其間從未進過理發店理發,甚至沒有用過任何護發產品。誰知,前日下午5時許,辦公室的同事順手摸了一下她的頭發,很奇怪地問:“咦,你今天用了啫哩水嗎?”她很奇怪,邊答沒有,邊用手一捋頭發,才發現頭發硬梆梆的,再用兩隻手一扭,發現硬到兩隻手都彎不動它!   解套:開水煮酸堿浸香蕉水泡   做文秘工作的曾小姐實在想不透這頭發到底咋啦,隻得先在同事的幫助下努力“解套”。同事先是端來一盆冷水讓曾小姐浸泡,一泡10多分鍾,無效。同事又倒了盆開水,讓曾小姐再把頭發泡進去,結果水都晾冷了,硬發還是“無動於衷”。這一折騰,就到了7點過,曾小姐隻得下班,回家再想辦法。   一朋友說:酸堿夾擊,肯定殲敵。曾小姐遂依計而行,用了半盆食用醋加食鹽兌成的“酸堿水”,直浸得她被醋味熏得頭昏,搓鹽巴搓得手痛,頭發依然“繃起”。8時,曾小姐毛了,蹭蹭下樓,找了多家理發店,但絕大部分理發師勸她放棄,隻有一家理發店的老板說用燙發劑或染發劑試試,但坦陳“沒有把握”。想想這麽玄,曾小姐隻好找家修鞋店,要了香蕉水。店家同時向她推薦丙酮,她也病急亂投醫地一並買下。然而,當曾小姐剪下一縷頭發用香蕉水泡了,發現頑固的頭發“紋絲不動”;再用丙酮“逼降”,丙酮水熏得她一陣陣惡心,但頭發依然“堅如磐石”。   昨日一早,曾小姐起床後向單位請假,繼續“解套”。領導深表同情,當即準假。洗不管用,曾小姐再剪一縷秀發,投入鍋中用水煮!當頭發在鍋裏“沸騰”了足有5分鍾後,曾小姐撈起一摸,頭發總算稍稍散開一點,但表麵一層白色膠狀物還是牢牢地附著,用手一刮,頭發“玉碎”而亡。   求助:專家八般“武器”皆不管用   萬不得已,曾小姐撥通了本報熱線求助。記者將她帶往四川省產品質量檢測研究院食品化工中心“解困”。   該中心主任鄭衛東看後,立刻斷定曾小姐的頭發是被一種強力膠粘劑“襲擊”了。而且這種膠粘劑不溶於水或任何中性的洗滌溶劑,就是說任何一種洗發水都沒有辦法幫她洗幹淨這頭“膠粘劑”。而用化學藥劑解決的話,肯定會損傷頭發甚至傷及皮膚。不過,在曾小姐的請求下,該中心的工作人員還是一齊上陣,各自剪下她頭上的一綹頭發。結果,有機溶劑乙醚泡了,沒用;鹽酸泡了再加熱,頭發“穩起”;強堿泡了加熱,一束頭發變成赭紅色,但仍緊抱成團;再用氨水,結果還是兩個字:不行。   目前,該中心工作人員仍在分析這種頭發“殺手”的成分。曾小姐則表示,她會再堅持一天,如果非要剪去頭發,她也希望自己遭遇的這件不幸之事可以提醒別的市民。本報今日開通熱線86969114,希望得到讀者朋友的“偏方”,助曾小姐保得秀發。   華西都市報 記者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