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理解的大學生犯罪:有的愛偷 有的“坐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俗話說,苦讀十年寒窗,終究磨成一劍。好不容易讀完六年小學、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好不容易熬過黑色七月;好不容易考進理想中的大學……然而,往往有那麽一些大學城裏的學子,因一時貪心或別的心理滿足或一時疏忽,觸犯法律,做下違法犯罪之事,或被勒令退學、開除;或被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調查中發現,他們中包括不少女大學生。   記者通過對杭州高校密集區所在公安機關的采訪調查,記錄下幾個女大學生的違法犯罪案例,事後分析,不禁讓人痛心。   一個中午偷了三隻手機 自己用,爸爸一隻,媽媽一隻   坐在記者麵前的是大學二年級學生小梅。如果沒有看過她寫下的悔過書,根本不可能相信這麽一個個子瘦小、文文靜靜的女生會是小偷,她在一個中午偷了同學3隻手機。   由於家境並不富裕,小梅在同校、同年級的許多同學都擁有自己的手機時,很為自己還要時不時往電話亭跑感到沒麵子,有時家裏沒有人,電話沒人接,還空跑一趟。“自己有一隻手機就好了。”小梅經常這樣想,甚至經常夢見自己已擁有一部漂亮的手機。但想到家裏沒有錢,對小梅來說,這終究隻是一種奢想。   一天中午,小梅去大教室自修功課,鄰近座位上一名女生也在自修功課,女生還將一隻漂亮的手機放在桌子上。不知是預謀已久,還是一時貪心,趁著鄰座的女生稍不注意,小梅忍不住伸出了罪惡的“第三隻手”,將手機偷到後迅速離開座位並走出教室。   走出教室時,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原來擁有一隻手機是這麽簡單。小梅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偷了一隻手機後,又去其他教室轉了轉,用同樣手法偷了兩隻手機。   當事後民警問她為何要偷3隻手機時,小梅的回答讓人啼笑皆非:“我用一隻,爸爸用一隻,媽媽用一隻,這樣多方便啊。”她說,有了3隻手機,以後打電話給父母,哪怕父母不在家,聯係起來也很方便了。   民警介紹,女大學生作案目的有很大一部分像小梅一樣,為了追求生活享受或者減輕父母生活負擔。   偷同學的CD機錄音筆 為了泄憤全扔進垃圾筒   某大學的大四女生小敏,家境相當好,當她因偷同學價值1000多元的CD機、錄音筆等被公安機關調查時,同學和老師們都覺得莫名其妙,不會搞錯吧?   但事實不容抵賴,小敏也作了供認。原來,小敏與一位同宿舍同學一直有矛盾,她為了讓這位女生心裏難過,已經計劃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讓她“破財”。當這位女生離開宿舍時,她就趁機偷了她的CD機、錄音筆等值錢的東西。   偷了同學的東西後,小敏既不想拿來自己用,也不想拿去變賣,而是恨恨地將這些東西全部扔進了垃圾箱。當公安機關查到她頭上時,小敏隻是淡淡地交代,她偷東西隻是為了氣氣那位女生,“讓她也有心裏不好過的時候”。事後,看那女生丟東西著急的樣子,小敏說自己感到由衷的高興。   民警介紹,這起案件雖然不能以盜竊定罪,但也是涉嫌毀壞公私財物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製裁。   不缺錢但就是忍不住要偷錢   小麗是一名大一學生,她家境富有,生活條件相當好,盡管是一名每學年都要向學校繳納數萬元學費的自費生,但父母親將她從小縣城送到杭州讀大學,就是希望她好好讀書將來能留在大城市工作,所以,小麗的日子還是過得很愉快的,父母在她身上花錢從不小氣。   當小麗的父母親得知女兒偷了同宿舍女生5000元錢時,真以為耳朵出了毛病,女兒並不缺錢用,怎麽會去偷別人的錢呢?匆匆從老家趕到學校,又趕到當地公安機關,事實勝於雄辯,女兒確實偷了同學的錢,而且在偷竊同學這筆錢時還花了不少心思。   小麗在向公安機關交代作案動機時說,她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麽要去偷同學的錢。因為看到同宿舍的一名女生,經常拿了一本存折去取錢,不知不覺中,她記下了這位同學的存折密碼,當有一天這位同學將存折放在宿舍抽屜裏時,小麗就偷了存折,輕易就去銀行取出了5000元錢,再把存折偷偷放回原處。她始終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已經觸犯了法律。   她邊“坐台”邊讀書   從外省考到杭州一所大學的小紅,今年讀二年級,當記者在杭城一家卡拉OK廳遇見她時,正無聊地坐在卡拉OK廳過道的沙發上。這家卡拉OK廳的老板說,最近來了幾位附近大學讀書的女大學生,她們可以陪客人喝酒唱歌。記者指了指坐在沙發上的小紅,她是大學生嗎?老板點點頭。說實話,小紅斯文秀氣,真的不像我們理解的那種“三陪女”。我們聊了起來。   記者問她真的是還在讀書的大學生嗎?小紅點點頭。記者就此問了幾個與她專業相關的問題,小紅都一一作答,看來是名副其實的在校大學生。   問:為什麽要到卡拉OK廳來“上班”?   答:掙錢。   問:為什麽不去其他地方掙錢,譬如去做家教?   答:太累,而且錢也太少。   問:你現在每天能掙多少錢?   答:不一定,有生意(指三陪)的話,幾百元。   問:你為什麽要做這一行?   答:家裏沒有錢。   問:像你這樣的同學多嗎?   答:怎麽會多?但也有幾個。   問:家裏經濟條件好的同學有做這一行的嗎?   答:也有的。   問:那她們是為了什麽?   答:也是為了錢,但她們也有為了尋開心的,反正什麽都有。   問:幹了這種工作後,你以後畢業了打算幹什麽樣的工作?   答:過一天算一天,到時再說吧。   據記者了解,還有自稱“在校大學女生”公然在互聯網上“掛牌”的。當記者就此詢問這家卡拉OK廳的老板時,他說,互聯網上的事他並不知道,但在有些卡拉OK廳是有“坐台”大學生願意“出台”的。記者問“出台”是什麽意思?這位老板大笑起來,“出台”就是出去賣淫的意思,是“過夜的”。   警方呼籲:   大學生法製、自防意識教育亟待加強   對於校園裏的大學生違法犯罪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記者昨日采訪了大專院校比較集中的杭州市有關公安機關,據警方有關人士介紹,現在校園裏的違法犯罪現象,主要是以偷盜錢財居多,在偷盜錢財中又以偷盜手機居多,占了總數的60%以上;其次是偷盜電腦及電腦主要配件;再次是現金;還有走出校園去社會上進行違法犯罪的。   至於大學生的違法犯罪原因,一是一些學生的法製意識淡薄,他們以為偷盜同學的錢財算不上是什麽犯罪行為,即使被發現,大不了將錢財退還就沒事了。因此公安機關在查處這類案件並確定嫌疑人後,涉嫌違法犯罪的學生往往會向學校保衛部門和公安廳機關投案自首,並寫下像論文一樣長的悔過書。二是校園裏大學生自防意識差也是造成校園內時有發案的原因。學生在考入大學前,他們的錢財直至生活用品都由家人代為保管,而當他們進了大學後獨自生活,加上大多數學生家庭條件都較好,手中的錢財和貴重學習、生活用品也多了起來。如果學生們還像在家裏一樣,將錢財和貴重用品隨便亂放,很容易給一些有可能進行違法犯罪的人無形中提供便利條件,使他們在進行違法犯罪時處於無障礙狀態。   因此,一些學生的違法犯罪現象往往是即時性的,即大多數是“順手牽羊”型的。另外,在許多學校中存在的學生貧富差距現象,使一些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不平衡,也會導致一些學生鋌而走險。   針對校園裏的違法犯罪現象,杭州市有關公安機關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在開學之初,向每個學生發一封信,介紹如何預防錢財被偷及介紹一些以往校園中的違法犯罪現象;另外,當地公安機關的民警還不定期給學生們上法製課,到學生中間去召開座談會,使學生們在如何預防犯罪上提高認識,並在實際中付諸行動。   大學生違法犯罪:   大多數是一種無視法律的行為   對於上述女大學生的違法犯罪行為,記者昨日還采訪了浙江公安高等專科學校應用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倪曉峰副教授。   倪曉峰說,大學生違法犯罪現象尤其是女大學生違法犯罪,有其自身的特點,但也與社會上的違法犯罪現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像一個中午就偷了3隻手機的女大學生,由於家庭條件較差,在心理上有一種自卑感,大多數同學都有的東西,她卻沒有,因此就產生去偷別人手機的心理。同樣,也可能為了生活上的便利,懷著一種僥幸心理,去偷別的同學的手機。像偷同學的CD機錄音筆等泄憤的小敏,因報複、嫉妒的心理而無視法律,這種違法犯罪的原因比較複雜,有的可能是因為學習上的競爭,有的還可能因為是在相貌、談戀愛上的原因,也有的可能是因為在生活上的衝突和摩擦等。當這些原因導致她在明的地方處於一種劣勢時,就會產生一種在暗地裏去鋌而走險報複的心理。至於家庭條件較好的小麗,不缺錢用卻還是去偷同宿舍女生的錢財,這是一種因虛榮心作怪而引起的違法犯罪行為。她們可能花錢如流水,在物質享受上互相攀比,又不好意思再向父母親要錢時,就伸出了“黑手”。   倪曉峰說,大專院校並非社會的真空地帶,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大學生們,大學生中的違法犯罪現象,有法製意識淡薄的原因,但大多數都是一種無視法律的行為,他們都已經在大學裏讀書了,自然知道法律,卻還去偷別人的東西或者做一些其他類型的違法犯罪行為,既害人又害己,辜負父母家人的期望,也辜負社會的期望,令人惋惜。(文中女生均係化名)通訊員 郭強 本報記者 祝水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