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午夜走進“同誌”吧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作為一個“非主流”的人群,同性戀者的愛戀常常處於地下狀態 作為一個“非主流”的人群,同性戀者的愛戀常常處於地下狀態 一些澡堂浴室成了同性戀者性亂的場所   據統計資料顯示, 我市人口中有3%左右屬於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出於社會和家庭的壓力,同性戀者的交往往往很隱秘,一些酒吧、澡堂常常是他們聚集的地方,部分同性戀者往往還會通過結婚來掩護自己,正因為如此,一些可怕疾病從他們傳播到正常人群……   2月14日午夜。初春的山城白天天氣晴朗,但情人節的這個夜晚依然寒氣逼人。   街上的行人已經稀少,此時瘋狂了一天的情侶們已漸漸進入夢鄉了,但在渝中區的一間別致的酒吧裏,所有的激情卻似乎才開始。   這是一間向同性戀者提供聚會地點的酒吧。小江早早地就進入了酒吧,他來這裏,是因為當晚有一場“同誌派對”。但小江私下對記者透露,他來這裏並不主要是衝著“派對”來的,而有醫學專家來向他們講解健康知識。   同性戀情人之間也不可避免會涉及到“性”,但如何才能有健康的保障,則是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當晚11∶30左右,一對對的“情侶”相繼步入了酒吧的大門,其時酒吧外的長街已經變得越發的寂靜。和外界的寂靜比起來,酒吧則似乎像世外的桃源一般,再也和外界沒有任何的關聯。   從小被當女孩   酒吧不大,但小江卻是這裏的常客。對於他來說,像弦一樣緊繃了一天的戒心這時才開始放鬆,而隻有在這裏,小江才不會顧忌別人的看法,這種愜意的感覺甚至連在自己的家裏也無法感受。每當他來到這裏坐下後,就會長長地舒一口氣。   然而當記者提到到底是什麽原因影響了他的性別取向這個話題的時候,小江那張看似充滿自信的臉卻突然有了一絲困惑。盡管如此,以前的種種經曆還是一點點的浮現出來,在他的腦海裏形成了一張介於模糊與清晰之間的拚圖。   小江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但由於他是父母所生的最後一個子女,因而自小得到的是超出同齡人更多的疼愛。小江的母親似乎更喜歡女孩,所以在他幼小的時候,母親常常把他當女孩那樣來打扮。在這樣“背景”下,小江就常在女孩裏麵打堆了,那時也沒有人覺得這樣做有什麽問題。   進入青春期後,小江並不覺得自己是男人而和女生有所隔絕,自稱有女人緣的他由於自幼就得到了女性的追捧,反而和女生在一起時才有那種如魚得水的感覺。   小江後來進入了大學,在大學的時候也和女同學談過戀愛,但恰恰在這個時候,他發覺自己和女友在一起並沒有“兩情相悅”的感覺,反而覺得所謂“溫柔”和“小鳥依人”的女生給他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負擔,這種想法竟像“跗骨之疽”一般讓他揮之不去。   這時小江突然發現,自己總是對那些“好勇鬥狠”的男人充滿著某種程度的好奇心,盡管自己也有男人的身體,但他總覺得那些所謂“好勇鬥狠”的男人和他們的思想是自己並不具備的,就從這個時候開始,小江不得不承認那種男人對自己有著超乎尋常的吸引力。   沒有人能解釋這到底是什麽樣的一種微妙感覺,小江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他就突然地感到了困惑甚至恐懼。   為了能夠給自己一個圓滿的解釋,小江開始翻閱關於心理學方麵的書籍,他由此開始了解弗洛伊德的關於心理學的著作,也從此知道了關於“同性戀”這樣的術語和這個術語本身所包含的內容。   “有這種心理的人有可能來自遺傳,但也可能拜後天因素所賜……”現在的小江解釋起自己為何有這種心理的原因時,說得有板有眼。他說,一個人在三四歲的時候非常關鍵,因為那是認知自我性別的重要時刻。一旦這個時期過去,以後對性別的認知就變得極為的模糊了。小江這時終於明白,小時候母親把自己像女孩那樣對待,竟成了自己長大後對性別取向的原因。   小江長大後沒有去改變、糾正自己的心理現狀。進入社會後,自己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正如所有人都需要“愛情”來緩解壓力、滋潤生活一樣,小江也開始找尋自己的目標了,盡管他喜歡的是男人。   小江說,“情”是一個極其微妙的東西,不但別人無法勉強,連自己也往往控製不住,雖然他知道“不該”愛上男人,但自己偏偏會不由自主地這樣去做。   戒備的神經   有著這樣想法的小江開始注意屬於他這種人的圈子,互聯網成了他們交流的窗口。就這樣小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同類,並不時地和他們交流心得體會,甚至在一起參加派對,而隻有和這些人在一起,他才感到特別的放鬆和放心。   盡管在這個城市不乏同性戀者,但在傳統的道德觀念麵前,他們的交往還隻是限於“地下”。沒有人敢明目張膽地公開自己的性別取向,因為他們要生活、工作,他們並不想身敗名裂。   和山城多數同性戀者一樣,小江也有自己的工作。由於受到過高等教育,他的工作還比較“體麵”。但他的工作單位卻是一個“女人堆”,這種失衡的狀態給小江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諸如這樣的問題是小江經常在意的:和女同事打交道時的態度;自己和男朋友“電聊”時的隱秘;同事們關於自己30多歲了為何還不結婚的議論。   小江說,自己雖然對女人不感興趣,但自己起碼還是尊重女人的,特別是成熟自立的女性。但所謂的“尊重”卻又往往不是對等的:自己和男朋友的交往注定是在偷偷摸摸的狀況下進行的,特別是“電聊”的時候,生怕有同事撞見。   但小江的“擔憂”還不盡如此,自己30多歲了沒有結婚,關於這樣的事同事們肯定是疑惑和議論紛紛的。小江當然也不敢把自己的秘密告訴自己的父母,盡管父母心裏對自己有著或多或少的懷疑。   一個人的秘密越多,他所承受的壓力也越重,正因為這樣的原因,小江不得不整天緊繃著自己那張戒備的神經,沒有人讓他感到放心,除非那個人也是自己圈子內的人。   自己和伴侶以後的路到底該怎樣去走,小江說自己沒有考慮,“也許在自己將來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   專家講防病   小江和記者談話的當兒,他的“男友”大強也來到了這裏。大強瘦瘦的個子,舉止倒也成熟穩重,但和那種“好勇鬥狠”的男人似乎還有差距。小江說自己就是因為欣賞他的成熟和思想才和他在一起的。   這時酒吧裏麵已經聚集了不少的人。小江說,這幾乎都是他們這個圈子裏麵的,當他說話的時候,一些人走了過來,和他打起了招呼。   不知什麽時候,酒吧裏麵的音樂已經停頓了下來,剛才還有些喧鬧的場子一下就寂靜了許多。當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走到酒吧大堂中央時,酒吧裏麵已經幾乎沒有任何雜音了。小江小聲地對記者說,這個人是圈子裏的一個“同誌”請來的,此人在泌尿係統疾病方麵有不小的造詣。   當這位專家講解泌尿係統疾病的種類、傳播途徑、危害性等係列問題時,整個酒吧裏的人都聽得很入神,一些人甚至做起了筆記。   盡管小江自稱對專家講解的疾病耳詳能熟,而且自己也曾經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過這方麵的相關知識,但他還是認為專家的說教“很有必要”。麵對麵的講解,本來就極有震撼力,這一點不光在小江身上得到體現,在酒吧其他人的表情上也能夠證明這一點。   時間過得很快,當專家的講解終於告一段落的時候,大家似乎還意猶未盡。這時酒吧裏又響起了輕柔的音樂,人們的思緒慢慢回到現實中來。   借這個當口,記者和這位專家聊了起來。這位自稱姓王的醫務工作者表情很疑重,他說:“在山城重慶,同性戀這個群體在總人口中占的比例達3%左右,這個數字本身就不小。”   “由於來自社會和家庭方麵的壓力,同性戀者往往是通過‘地下’的方式來交往的,一些酒吧、澡堂是他們常常聚集的地方,這些地方雖然隱秘,但也會導致一些可怕疾病的肆虐傳播。”   記者從王醫生那裏還了解到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同性戀者迫於家庭、社會的壓力,往往還會通過結婚來掩護自己,而一旦有通過性行為這種形式傳播的疾病,受到危害的恐怕不止3%那樣的人。   重慶目前是否有外地傳出的那些同性性交易,對於這一點,作為圈內人的小江未置可否,但圈子內有些人逢場作戲、帶有功利目的交往還是有的。針對此社會問題,去年重慶市渝中區計劃生育指導站設立了“同誌關愛項目”,試圖從性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等方麵對同性戀進行深入研究,目前已取得進展,詳細報道請看明日本報《特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