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港產賀歲片回顧:偶像拿過接力棒

港產賀歲片回顧:偶像拿過接力棒

文章來源: 太酷娛樂 於 2004-01-19 21:50:0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港產賀歲片全接觸>>>>>>>>

  賀歲片其實是由美國引進的商業操作概念,當地院商基於同一部片子在不同的時段放映產生不同的效果,帶來不同的利潤的原則,會選擇在特定的檔期推出特定電影,例如在夏天學生假期間推出耗費巨資拍攝的“暑假巨片”。但這概念一直要到20世紀80年代初才被引進東方好萊塢——香港,演變至今日,賀歲片已幾乎成了華人地區的農曆年習俗,也反映了影壇的發展和流行趨勢。

  70年代的香港影壇是功夫片的天下,不過到了70年代中,許冠文離開邵氏機構後創立了許氏兄弟公司,與當時規模僅次於邵氏的嘉禾公司合作拍攝的喜劇片既叫好又叫座,帶動了港產喜劇片熱潮,這時喜劇片開始與功夫片抗衡,擁有一定的票房叫座力。

  許冠文帶動賀歲片熱潮

  1981年許冠文自編自導自演的《摩登保鏢》在農曆新年期間推出,票房開出紅盤;由麥嘉、石天、黃百鳴等人於1980年創辦的新藝城電影公司,與邵氏、嘉禾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於隔年推出《最佳拍檔》,也選擇在農曆新年期間放映,結果票房也奇好,接連在1983、84、86年新春期間推出續集,才逐漸演變成農曆年的特定新春賀歲檔期。

  賀歲片為了迎合市場迎春接福、觀眾想心情放輕鬆的需求,題材皆是講究通俗易懂的喜劇內容、喜慶開心的娛樂效果和大團圓結局。起初還未出現處心積慮的經營,都是些現炒現賣的喜劇片,隻求做到熱鬧有趣,如許冠文再次自編自導自演的《鐵板燒》(1984年)、張同祖執導,成龍、吳耀漢、岑建勳、葉德嫻等人主演的《神勇雙響炮》(1984年)、由成龍與曾誌偉聯手炮製的《龍兄虎弟》(1987年)、高誌森執導的《新合家歡》(1989年),不過是些在新春檔期推出的喜劇片。

  到了後來,便開始出現一些專門為賀新歲而製作的電影,單從喜氣洋洋的片名便可看出“賀歲”的用意--《福星高照》(洪金寶執導/1985年)、《恭喜發財》(新藝城/1985年)、《富貴逼人》(高誌森執導/1987年)、《八星報喜》(杜琪峰執導/1988年)、《金玉滿堂》(徐克執導/1995年)、《富貴人間》(許冠文執導/1995年)、《運財智多星》(王晶執導/1996年),甚至連電影海報都力求做到春意盎然,不但紅彤彤,還出現諸如對聯、爆竹等道具,例子包括《行運一條龍》、《逃學威龍三之龍過雞年》、《大富之家》、《97家有喜事》。  港產賀歲片全接觸>>>>>>>>

  間中也有仿效好萊塢以巨資堆積大場麵、大卡士的大製作,在農曆新春期間推出,作為觀眾在喜劇以外的賀歲片選擇,例如杜琪峰的《東方三俠》(1993年)便是集合當年三名當紅女星張曼玉、楊紫瓊和梅豔芳的動作片。

  從80年代的賀歲片演員陣容也可看出,這時期參與演出的都是些擅長演繹喜劇的藝人,例如高誌森“富貴逼人”係列的董驃、沈殿霞,《福星高照》的吳耀漢、曾誌偉等,賣點是搞笑內容,而非藝人名氣。

  偶像明星從諧星手中接過棒子

  截至80年代末,才開始出現由當紅的偶像擔綱的賀歲片,如80年代中開始成為港產電影中流砥柱的周潤發所主演的《八星報喜》、《吉星拱照》(1990年)、《我愛扭紋柴》(1992年)、《花旗少年》(1994年)等;張曼玉曾參與《富貴吉祥》(1991年)、《家有喜事》(1992年)、《東方三俠》、《東成西就》(1993年)等賀歲片的演出,這幾年也正是她在香港影壇步入佳境的高峰期。周星馳在90年代初以無厘頭喜劇成了票房靈丹,也便自然地當上了賀歲片的演出常客,差不多每年農曆年期間都有作品問世——《家有喜事》、《逃學威龍三之龍過雞年》(1993年)、《西遊記》(1995年)、《大內密探零零發》(1996年)、《97家有喜事》和《行運一條龍》(1998年)。

  從賀歲片的演員陣容可一窺藝人的人氣指數顯然是不爭的事實,這也便是電影圈現實之處,步入千禧年,賀歲片更成了青春偶像的地盤。張柏芝在1999年以《喜劇之王》成功出位,隔年不過在賀歲片《東京攻略》中跑跑龍套而已,過後卻身價隨人氣狂飆,且每年都必是賀歲片的女主角,今年便會看到她和同樣人氣紅不讓的古天樂聯合主演的賀歲片《鬼馬幻想曲》。

  港產電影近年另一票房靈丹,便是導演杜琪峰的愛將鄭秀文,雖然她在1998年曾與周星馳合演賀歲片《行運一條龍》,不過一直得等到2000年的《孤男寡女》和《夏日麽麽茶》的賣座,才肯定了她的電影天後地位,也保證了她賀歲片的演出片約,接連主演了《鍾無豔》(2001年)、《嫁個有錢人》(2002年)、《百年好合》(2003年),今年她則連同F4成員之一的言承旭合演李誌毅所執導的賀歲浪漫喜劇《魔幻廚房》,故事也是延續《嫁》和2003年楊千樺所主演的賀歲片《行運超人》的灰姑娘傳奇浪漫愛情喜劇模式。

  港產賀歲片全接觸>>>>>>>>

  陽剛味重的成龍功夫喜劇片

  成龍的電影也伴隨了許多人度過無數個新春佳節,他的賀歲作品也隨著他的演藝生涯的發展而注入新元素,80年代的賀歲作品多是陽剛味較濃的功夫喜劇片,步入90年代,有票房叫座率的女星開始出現在成龍的賀歲片中,例如《飛鷹計劃》(1991年)的鄭裕玲以及《醉拳2》(1994年)和《紅番區》(1995年)的梅豔芳。自《紅番區》開始,成龍也開始有計劃地搶攻好萊塢市場,反映在賀歲作品中的洋人角色、劇情和外景地的選擇,吐露出東方占士邦的味道。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宗慶後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動又熱情 看對方眼神…
宗馥莉的媽媽 才是狠人 以柔克剛 有容乃大
員工曝:“影子夫人”和宗慶後美國領證 不滿宗馥莉折騰
知情人士:宗慶後不止四孩 顧慮公眾形象未入家譜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麽多錢幹麽 天堂又不能用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好感度反超,美國全球民調出現“逆轉”
美女議員AOC稱川普是“強奸犯” 白宮官員:可悲可憐
國會推"尊嚴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請永久身份
有損國格!一切西方偽史論 本質都是辱華的高級黑
華裔夫婦瘋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緝
全美炸鍋!華裔夫婦找代孕瘋狂生21娃 被剝奪監護權
別被川普“臨陣軟腳”騙了 他要的就是關稅!越高越好…
印度空難後"東航慘案"被提,"可能危及國安"會被塵封嗎?
川普健康又“出事”?神秘瘀青曝光 白宮急回應!
泰國高僧史詩級性醜聞:8萬張照片 5600段視頻
卡爾森率領憂心忡忡的MAGA鬥士們 質疑特朗普
宗馥莉曾用美國護照在香港買房 淨賺1.6倍收益
美為何解禁AI芯片賣中國?AI沙皇和貝森特揭真正原因
移民這局贏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綠卡"法院2理由推翻"
川普宣布可口可樂"改配方",喊:就是比較好喝!
“南京紅姐”紅到越南!舞台劇一出場 全場觀眾鼓掌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港產賀歲片回顧:偶像拿過接力棒

太酷娛樂 2004-01-19 21:50:00

  港產賀歲片全接觸>>>>>>>>

  賀歲片其實是由美國引進的商業操作概念,當地院商基於同一部片子在不同的時段放映產生不同的效果,帶來不同的利潤的原則,會選擇在特定的檔期推出特定電影,例如在夏天學生假期間推出耗費巨資拍攝的“暑假巨片”。但這概念一直要到20世紀80年代初才被引進東方好萊塢——香港,演變至今日,賀歲片已幾乎成了華人地區的農曆年習俗,也反映了影壇的發展和流行趨勢。

  70年代的香港影壇是功夫片的天下,不過到了70年代中,許冠文離開邵氏機構後創立了許氏兄弟公司,與當時規模僅次於邵氏的嘉禾公司合作拍攝的喜劇片既叫好又叫座,帶動了港產喜劇片熱潮,這時喜劇片開始與功夫片抗衡,擁有一定的票房叫座力。

  許冠文帶動賀歲片熱潮

  1981年許冠文自編自導自演的《摩登保鏢》在農曆新年期間推出,票房開出紅盤;由麥嘉、石天、黃百鳴等人於1980年創辦的新藝城電影公司,與邵氏、嘉禾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於隔年推出《最佳拍檔》,也選擇在農曆新年期間放映,結果票房也奇好,接連在1983、84、86年新春期間推出續集,才逐漸演變成農曆年的特定新春賀歲檔期。

  賀歲片為了迎合市場迎春接福、觀眾想心情放輕鬆的需求,題材皆是講究通俗易懂的喜劇內容、喜慶開心的娛樂效果和大團圓結局。起初還未出現處心積慮的經營,都是些現炒現賣的喜劇片,隻求做到熱鬧有趣,如許冠文再次自編自導自演的《鐵板燒》(1984年)、張同祖執導,成龍、吳耀漢、岑建勳、葉德嫻等人主演的《神勇雙響炮》(1984年)、由成龍與曾誌偉聯手炮製的《龍兄虎弟》(1987年)、高誌森執導的《新合家歡》(1989年),不過是些在新春檔期推出的喜劇片。

  到了後來,便開始出現一些專門為賀新歲而製作的電影,單從喜氣洋洋的片名便可看出“賀歲”的用意--《福星高照》(洪金寶執導/1985年)、《恭喜發財》(新藝城/1985年)、《富貴逼人》(高誌森執導/1987年)、《八星報喜》(杜琪峰執導/1988年)、《金玉滿堂》(徐克執導/1995年)、《富貴人間》(許冠文執導/1995年)、《運財智多星》(王晶執導/1996年),甚至連電影海報都力求做到春意盎然,不但紅彤彤,還出現諸如對聯、爆竹等道具,例子包括《行運一條龍》、《逃學威龍三之龍過雞年》、《大富之家》、《97家有喜事》。  港產賀歲片全接觸>>>>>>>>

  間中也有仿效好萊塢以巨資堆積大場麵、大卡士的大製作,在農曆新春期間推出,作為觀眾在喜劇以外的賀歲片選擇,例如杜琪峰的《東方三俠》(1993年)便是集合當年三名當紅女星張曼玉、楊紫瓊和梅豔芳的動作片。

  從80年代的賀歲片演員陣容也可看出,這時期參與演出的都是些擅長演繹喜劇的藝人,例如高誌森“富貴逼人”係列的董驃、沈殿霞,《福星高照》的吳耀漢、曾誌偉等,賣點是搞笑內容,而非藝人名氣。

  偶像明星從諧星手中接過棒子

  截至80年代末,才開始出現由當紅的偶像擔綱的賀歲片,如80年代中開始成為港產電影中流砥柱的周潤發所主演的《八星報喜》、《吉星拱照》(1990年)、《我愛扭紋柴》(1992年)、《花旗少年》(1994年)等;張曼玉曾參與《富貴吉祥》(1991年)、《家有喜事》(1992年)、《東方三俠》、《東成西就》(1993年)等賀歲片的演出,這幾年也正是她在香港影壇步入佳境的高峰期。周星馳在90年代初以無厘頭喜劇成了票房靈丹,也便自然地當上了賀歲片的演出常客,差不多每年農曆年期間都有作品問世——《家有喜事》、《逃學威龍三之龍過雞年》(1993年)、《西遊記》(1995年)、《大內密探零零發》(1996年)、《97家有喜事》和《行運一條龍》(1998年)。

  從賀歲片的演員陣容可一窺藝人的人氣指數顯然是不爭的事實,這也便是電影圈現實之處,步入千禧年,賀歲片更成了青春偶像的地盤。張柏芝在1999年以《喜劇之王》成功出位,隔年不過在賀歲片《東京攻略》中跑跑龍套而已,過後卻身價隨人氣狂飆,且每年都必是賀歲片的女主角,今年便會看到她和同樣人氣紅不讓的古天樂聯合主演的賀歲片《鬼馬幻想曲》。

  港產電影近年另一票房靈丹,便是導演杜琪峰的愛將鄭秀文,雖然她在1998年曾與周星馳合演賀歲片《行運一條龍》,不過一直得等到2000年的《孤男寡女》和《夏日麽麽茶》的賣座,才肯定了她的電影天後地位,也保證了她賀歲片的演出片約,接連主演了《鍾無豔》(2001年)、《嫁個有錢人》(2002年)、《百年好合》(2003年),今年她則連同F4成員之一的言承旭合演李誌毅所執導的賀歲浪漫喜劇《魔幻廚房》,故事也是延續《嫁》和2003年楊千樺所主演的賀歲片《行運超人》的灰姑娘傳奇浪漫愛情喜劇模式。

  港產賀歲片全接觸>>>>>>>>

  陽剛味重的成龍功夫喜劇片

  成龍的電影也伴隨了許多人度過無數個新春佳節,他的賀歲作品也隨著他的演藝生涯的發展而注入新元素,80年代的賀歲作品多是陽剛味較濃的功夫喜劇片,步入90年代,有票房叫座率的女星開始出現在成龍的賀歲片中,例如《飛鷹計劃》(1991年)的鄭裕玲以及《醉拳2》(1994年)和《紅番區》(1995年)的梅豔芳。自《紅番區》開始,成龍也開始有計劃地搶攻好萊塢市場,反映在賀歲作品中的洋人角色、劇情和外景地的選擇,吐露出東方占士邦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