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蕩黑白之間 近年來港片臥底一覽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點擊訂購 熱門香港影片



邊緣這種電影題材在大多數地區都是非常敏感的,畢竟這無異於在間接地指責政府的無能或者錯誤,中國內地就極少見此類題材的影片,而正正經經的臥底電影甚至幾乎不存在。電影業內氛圍較寬鬆的香港影片裏此類題材的影片就不在少數,也是1997年一鳴驚人的名導陳果的拿手絕活。臥底題材目前主要以依附黑幫電影存在。令人惋惜的是,雖然曾出現過非常經典的臥底題材影片,可是此類題材卻始終以依附其他類型片而存在,極多數時候隻能起到輔助作用,終究不能作為一門獨立的類型片生存下來。

  扭曲的人性

  ‘邊緣人’在粵語中的一層意思是指臥底,記得十年前看到的影片《狼之一族》裏黃沾就是在被自稱是‘邊緣人’的劉德華嚇唬得屁滾尿流了,才肯放女兒出去結交男朋友一段直讓人笑得打顫。‘邊緣人’這個詞語的定義是非常廣泛的,既可以指徘徊在城市邊緣的群體,也可以是形容飄零無定的一個弱勢群體,也是最後還可以是指‘臥底’或者說‘內鬼’。當然略帶些許貶義的形容詞‘內鬼’在意思表達上顯然更明了形象。或許是出於對臥底行為的鄙視,香港人總是很不客氣的把臥底叫做‘內鬼’。

  很多時候一直以為香港最早的邊緣人影片是《龍虎風雲》,最近方才了解到原來早在1982年就已經存在了一部由章國明執導的《邊緣人》,該片裏警方的臥底阿潮被憤怒的人們給活活打死,而阿潮抓著阻攔去路的鐵門狂呼‘我是警察快救救我’的慘叫卻沒有理會。這一切都表達出了臥底的悲劇命運和種種誤解與不公平,達到了十足的煽情目的,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得到該年度的金像獎多項提名,並在第十九屆金馬獎上斬獲三項大獎。《邊緣人》成為香港臥底電影的開山之作。影片《邊緣人》雖然受到了當時社會的普遍關注,但是就影片自身來說實際上給人以理性思考的餘地不多,忽視了臥底警察人性的一麵。未免美中不足。

  1988年,林嶺東以三部影片狂掃香港金像獎,並憑著一部《龍虎風雲》輕鬆地獲得兩個大獎,也因此奠定了林嶺東日後的成功基石。而《龍虎風雲》也可謂是日後層出不窮的臥底電影的風向標。1987年,香港電影新浪潮進行得風雲色變時回到香港做了七年無名導演的林嶺東看著同學周潤發功成名就而自己卻毫無建樹的事實,感到十分沮喪傷感。但此時,電影公司老板麥嘉卻給了林嶺東極大的創作空間,於是林嶺東邀請了老同學周潤發加入陣營拍攝了《龍虎風雲》。

  影片《龍虎風雲》描寫的是臥底警察高秋的麵對警察與匪徒之間的兩難故事,林嶺東把置身於匪徒中的高秋的職責與虎哥的朋友義氣間的矛盾突出,進一步深刻的展現了高秋的思想和心理上的痛苦與不斷折磨。當高秋臨死前對虎哥吐出“我是警察”幾個字時,影片也發展到了最高潮階段,最終林嶺東還是為高秋安排了一個折中的兩不負的方法--死。高秋在虎哥不敢置信的眼神中痛苦而又負疚的死去,同樣也負疚的高秋的上司最後那一記令所有觀眾解恨的磚頭與其說是在砸在了張耀揚扮演的警官頭上,倒不如說是狠狠地砸了導致高秋飽受痛苦折磨的根源--社會體製。《龍虎風雲》剖開了臥底警察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和被分割裂開的人性,讓世人都清晰的體會到臥底來自黑白兩道的雙重精神壓力和心理折磨。該片裏第一次提出臥底警察也會對臥底對象發生感情和友誼的事實或者可能,第一次把鏡頭放在了挖掘展示人性上,這對臥底電影來說無異於一次飛躍性的拓展。

  風起雲湧

  《龍虎風雲》在香港金像獎上的大獲全勝,和挑動的社會轟動令得香港電影業內人士看到了一片新開發的天地。於是,臥底電影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的火熱起來,瞬間無數平庸的跟風之作走馬換燈。直到1992年,當紅正旺的吳宇森執導了《辣手神探》,是吳宇森在電影第二次嚐試臥底題材。第一次是1987年的《英雄本色2》,在該片裏吳宇森頂多隻是把臥底情節當做一座浮橋來連接劇情的發展。

  《辣手神探》是吳宇森闖入好萊塢之前的實驗之作,影片並不以臥底為主線,但是縱觀全片最出彩的反而是些許偶然間插入的少許臥底情節。影片裏警方臥底江浪為了潛入汪領導的犯罪組織隻能悔恨地把心一橫殺死欣賞自己照顧自己猶如長輩的海叔,當海叔吼著讓江浪動手時後者的陷入情義之間進退維穀的痛苦。臥底江浪麵對熱血同事雲追捕時更是陷入了完全的兩難,當兩人相識後江浪在家折千紙鶴時表現出的落寞和孤寂更讓人真正的感受到了臥底警察的悲慘處境。雲警官對上司的責問:“為什麽非要同事自相殘殺!”其中更包含了臥底對社會的譴責和呼救聲。江浪渴望到北半球定居的理想則把臥底對自由的向往和對磊落做人的奢望表露無疑。《辣手神探》把臥底警察被人為壓抑的人性展現得淋漓盡致,更進一步的挖掘到臥底在執行職責時遇到雙重難關,結合了《邊緣人》把社會或同事對臥底的誤解徹底闡述,使該片達到了另一個高度,成為了臥底電影史裏又一部值得大書特書的影片。《辣手神探》上映後取得了極高的評價,這在很大程度上催化了後來香港繁如牛毛的臥底電影。

  如果說《龍虎風雲》誕生後兩三年內的臥底電影還略具誠意,認真老實的想拍出好電影。那麽《辣手神探〉之後臥底題材就完全的蛻變了,沒有人或者公司願意投資這種吃力不討好的邊緣人題材影片,而之前無數眼高手低的導演的沉沙折戟更是讓後繼人灰心喪氣無以為繼。此後,香港影片裏的臥底情節多則多也,可惜卻全是隻起到加強情節可看性的輔助作用,再也難以找到純粹如《龍虎風雲》,成功如《辣手神探》的臥底電影。但是臥底電影的強烈魅力即使如當時的‘香港影壇四大天王’的頂尖演員之流也無法抗拒,前後主演了以臥底題材為故事主線的影片,這幾乎是四人唯一都主演過的類型片。


點擊訂購 熱門香港影片



  臥底新境界

  但是成龍、周星馳、李連傑三人主演的臥底影片其實根本就是把臥底做為背景來演繹自己的風格作品,毫無探討臥底的內心世界的情節或心思。周星馳對此類影片大概比較鍾愛,竟然接連演了四五部,搞笑主打的《逃學威龍》係列和模仿氣息濃重的《風雨同路》,在前幾年的《喜劇之王》裏周星馳甚至狠狠地玩了觀眾一手,把片尾弄成一個不知所謂的臥底結局,令人大跌眼鏡。到是李連傑主演的《給爸爸的一封信》還拍得有了幾分味道,但是該片也是以個人風格為主體,未能觸及臥底題材的核心。諸如此類的多如過江魚鯽的‘偽臥底’影片根本不能算做臥底電影。

  直到2002年《無間道》猶如彗星般的出世,在當年好象死水一潭的香港電影市場激起了千層浪,創意新奇的劇情和影片的高水準讓該片擔當了2002年香港電影‘救世主’的角色。早在1996年的《古惑仔之猛龍過江》裏就有黑社會臥底黑社會的較為新穎的情節。實際上在這之前也曾有過素質上乘的臥底電影。1997年,查傳誼導演的《豪情蓋天》就正是這樣一部較好的拍出臥底的艱辛與責任、委屈的影片,一次抓捕行動的失敗致使臥底警察阿豪被上司懷疑,阿豪為了職責去臥底,但是卻受到了誤解和委屈,最終阿豪隻能選擇一條冒險之路來證明自己的清白。警察臥底隨時有生命危險,可是即使成功了能夠得到的也僅僅隻是一聲誇讚,得到的和付出的是如此的不向襯。該片裏為臥底警察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向社會發出呼喚。2001年,香港同樣也有一部值得一提的優秀臥底影片《知法犯法》,該片以一個警察臥底後的畸變為基本講述了一個全新的臥底故事,與以往的臥底影片單從理解關心臥底不同,從另一個視角詮釋了臥底會變質的事物兩麵性。

  2002年香港最矚目的《無間道》在劇情上較以前的臥底題材影片進步極大,警察可以臥底黑社會,黑社會同樣也臥底警察,現實裏有沒有這樣的事我們不得而知。可是《無間道》拍攝時香港警方高層曾插手此事,最終以《無間道》的劇本被修改少許為結果。該片命名以寓意深刻的‘無間道’,講述兩個身份混亂的臥底,每天都生活在一個原本不屬於自己的世界裏,甚至做夢也害怕說漏嘴暴露身份,這種近乎不停不休的日子令他們感到無盡痛苦。

  該片以富創造力的劇情和巧妙的構思把兩個身份不同的臥底放在了對立麵上,可是兩者卻又有著極大的類似處,試圖從兩人間來表達臥底在心理上的分裂和破碎。陳永仁長期的臥底生涯甚至使得他需要長期看心理醫生來康複暴戾氣息,同樣也是長期的臥底生涯令劉健明心生反抗,開始思索做好好人還是做壞人。兩人的雙重身份把他們的心理世界分裂成血淋淋的兩半,真實的自我被迷失在假裝的身份裏,人性被淹沒。影片把臥底的悲慘處境描寫得相當生動,盡管在發掘深層精神世界和心態矛盾以及展示臥底心理等主題思想上略嫌不足,可是極佳的劇本使該片仍然是一部出色的臥底影片。更重要的是《無間道》匠心獨運的劇情打開了以前整個限製性頗大的臥底題材的視野,達到了一種全新的境界。更使人看到了臥底影片的光明前景。


  後記

  套用一句《無間道》的宣傳詞:萬惡之地,在無間行走的人必具非常潛能。臥底就是這個必須身具非常潛能的人。《無間道》不僅僅在獲得了五千多萬的高票房,而且更以高素質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囊括七個獎項。而《無間道》的大獲成功也使得其續集上映在即,可以想象,為臥底題材打開局麵達到更高境界的臥底影片必然會繼續燃燒,光芒四射。

點擊訂購 熱門香港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