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一位老人離家出走,其子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他太荒唐!這是由於老人性越軌導致的家庭不和。記者調查中發現,一些老年活動室,大多隻有麻將和棋牌這類單調的娛樂,而這種休閑方式,恰恰容易結交各色各樣的人。老年活動場所的功能如何定位,如何在理解老人的性心理和性生理,為老人提供與異性正常交流的空間和條件方麵,是值得社會和家庭深思的問題。理解老人性需求
性越軌僅僅是因為單身嗎?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劉貞富等學者曾對207個老年性病病例進行研究,其中,離異、喪偶和未婚者隻有31人。
西南師大教科院心理谘詢專家張新立副教授對此表達了看法:在呼籲社會和家庭理解老人性需求,鼓勵老人大膽追求晚年幸福的同時,老年人也應當自珍自愛,認識到人生值得追求的幸福不僅僅是感官滿足;他還強調,對老年人的興趣引導很值得注意。社會為老人提供的娛樂空間很窄,除了茶館就是麻將室。不可能要求所有層次的老人都去讀老年大學,所以,必須提供足夠豐富的老人活動場所和足夠豐富的娛樂形式,滿足不同層次、愛好的老人的休閑需求。
夜色下躁動的銀發
離開了茶館和麻將桌,曹先生感到無所適從。在靠近解放碑的一個公交車站坐下來,他結識了王和趙這兩位與他年齡相仿的老人。他們的周圍,一些打扮刺眼的中年女性遊來蕩去。7月初的一個傍晚,記者靠近這位老人,發現了他的苦悶。
他慢慢地抽煙,不時看一眼來來往往的女人。他並不像一旁的王和趙那樣,總是跟塗抹胭脂紅的女人套近乎。“天天泡茶館打麻將,沒得意思。”他用這句看得出是遮掩的話來應付記者的聊天,而目光仍不免被近處一個胖胖的女人拽了過去。
一位五十開外的男子坐到記者右邊空位上,像是等車。但他很快就和一位年約四十的女人耳鬢廝磨,低聲地聊上了。他的右手搭在這女人肩上,手指骨節有些變形。
車站的另一頭,一位年約七旬的老人走近背靠電話亭的黑衣女子,下陷的雙顎顯示他牙齒已經不多。一陣低語,黑衣女子開口說:“要去就我和她一起去。”她指了指旁邊的女伴。“兩個一起,要好多噻?”老人開始侃價。回答是“至少要給五十”。老人悻悻地走開,很快又湊近別的女人。
夜色漸深,曹先生將掐熄的半截紙煙收進煙盒,起身悶悶地離開,走時又回頭看了幾眼。而更多的老人和棒棒已陸續來到這裏。
性疾病染指老人
日前,記者從市疾病控製中心性病防治科了解到,他們每年都發布性病疫情,而對於老年段的性病情況,卻沒有更多的注意。
記者在采訪中獲得的唯一資料,是武漢市性病防治監測中心去年11月底公布的情況:該市性病發病率連續三年大幅下降,卻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步入性病患者行列,年齡最大的已突破80歲。
在記者承諾不公開地址的情況下,本市經營性病診所的黃先生提供了一點情況。黃承認,光顧其診所的老年患者一年比一年多,年紀多為五六十歲。據他說,這些老人光顧低級場所,染病後胡亂買藥對付,而不願到正規醫院就診,導致病情延誤。“前兩天才來了一個老頭,淋病都拖成慢性了。”黃說。
讓老人老有所樂
7月3日,市老齡委宣教處和重慶老年學會兩位負責人接受了記者采訪。話題是“老年男性的性困惑”。
“這個問題還沒有涉及過。”兩位負責人說,在老齡委,對老年兩性問題的關注隻限於老年人的再婚,其中並沒有涉及“性越軌”。
他們承認,從生理上看,老年人同樣擁有正常的性需求。
但社會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重慶老年學會理事、重醫附一院教授馮澤永說,國際心理學界認為,五六十歲是男人性越軌的危險時段,但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幾乎是空白。他指出,相對於女性,男性的性生理年齡更長,而男性老人退休後的角色適應又弱於女性老人。在失去異性伴侶後,心理壓力增大,宣泄的欲望也在積累。一旦放鬆警惕,就可能“走火入魔”。
據悉,在老年大學,很多學員感到時間不夠用,豐富的學習內容驅逐了他們的煩惱。所以,老年問題專家認為,解除老年人性困惑的辦法,還是以解決再婚和提供“老有所樂”的條件為主。(屈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