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視圈為何陽盛陰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中國影視圈為何陽盛陰衰?

                ·趙維平·

  我國的影視圈陽盛陰衰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多少有些“霸氣”的薑文,滑稽幽默的葛優,“怪裏怪氣”的陳道明,憨厚老實中藏著幾分狡猾的李雪健,有些“怪癖”的實力派演員李保田,都因其具有相對高超和獨到的演技,再加上尤勇、濮存 昕、胡亞捷、申軍誼、孫淳、陳寶國等,男演員軍團可謂陣容強大、各有千秋。

  相比之下,女演員陣容雖也整齊,但出類拔萃的不多,“花瓶”似的人物不少 。劉曉慶、鞏俐領一代風騷,卻如有人指出的那樣,前者靠“製造新聞”壯名,後者近日離開黃金搭檔,獨木難支。而靠一部戲名揚天下的張凱麗、江珊、王姬等都是“底氣”不足,“後勁”跟不上。影視圈中,女“明星”盡管一個接一個地出,
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男演員,卻很難讓人記住她們的名字,看到的是一張張美麗卻嫌
蒼白的麵孔。人們不禁要問,女明星們怎麽了?

  現在很多女演員都標榜受過高等教育,卻經常會出現一些常識性的錯誤,如一
位小有名氣的女演員,竟不知甲午戰爭究竟發生在中國還是外國。這就向我們提出
一個問題,即使是高等藝術院校,也應當注重學生們的文化培訓。而女演員本人更
要加強自身的文化積澱,千萬不能像一位女明星對記者說的那樣,她的業餘生活就
是打麻將,打一通宵後,早上照樣去拍戲。一個缺乏文化修養和文化底蘊的演員,
又是如此一種對待藝術的態度,她怎麽可能拍出驚世之作呢?

  自從鞏俐跟了張藝謀,並以《紅高粱》走向世界後,鞏、張二人便成為很多演
員特別是女演員仰視的最佳組合和仿效的模式。以至鞏、張分道揚鑣,很多女演員
以為有了機會,紛紛爭當“鞏俐第二”,據說,已有一千多位女演員準備由張藝謀
待選。

  張藝謀畢竟隻有一位,導演卻大有人在,德才兼差者也不在少數。某些導演麵
對漂亮的女演員想要上戲,特別是擔當主角,態度很明確:你必須勇於“為藝術獻
身”。這股彌漫在影視圈的醜惡風氣,某種程度上已嚴重影響藝術的走向和發展,
也使得一些女演員,不求藝術上的進步,卻以傍導演為榮。

  女演員在傍導演的同時,也十分看重與記者的關係,因為她們深知,媒體的宣
傳是成名的一條“捷徑”。某女演員在某劇中小獲成功,便開始將自己的拍戲心得
廣泛投向報社;某女演員總隨身攜帶玉照,逢記者便散發,以期發表。凡此種種,
不一而足,這些女演員對記者的態度,與對導演的態度有所不同,她們不會“為藝
術獻身”,一般是送點小禮物,請吃一頓飯,但借以打動記者的更主要手段,還是
她們演戲似的撒嬌。當然也有進行商業運作的,拿出自己的部分片酬,請記者、自
由撰稿人大肆炒作。然而,這樣的出名終不會持久的。
  因此,女明星們要想真有所作為,在熒屏上多留下幾個光彩照人的形象,還需
多在戲裏好好下功夫。

□ 摘自《金陵晚報》,陳互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