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36)
2025 (7)
中文老師
李公尚
大約十二年前,島津幸之助作為技術指導,從日本本田公司派到美國歐格公司,和美國同行合作生產麵向美國市場的“精準(Acura)”牌轎車。
島津先生的英語發音很難懂,和人們談話時,人們要仔細聽,有些句子要多問兩遍,才能清楚他要表達的意思。那天,剛搬進公寓的島津去公寓的遊泳池遊泳,遊泳池管理員被他講的英語弄糊塗了。焦急之下,想起正在遊泳池裏的我,以為我和島津同文同種,能幫他的忙。我被帶到島津麵前,島津向我鞠了一躬,講了幾句話,我也聽不懂。我向管理員要來紙和筆,借助漢字,弄懂了他的意思:他問如何辦理遊泳手續。
第二天晚上,島津敲開我的房門,告訴我他和我住同一層樓,打聽到我是一個人住,就希望今後能經常一起聊天。島津告訴我,他今年五十歲,要在美國住兩年,太太和兩個孩子每年隻能探親來住一個月,因此他有很多業餘時間。他想利用業餘時間多學一門外語。
“‘多’學一門外語?你是說除了英語之外?”我問他。
“是啊,我知道我的英語不好,不過正在努力。除此之外,我還想學習漢語,務祈多多關照。”
島津說得非常誠懇。但我仍然懷疑,五十歲的人同時學習兩門外語,能不能成功?於是猶豫著問;“五十歲開始學習新語言,難度很大,你是否想過會不會太遲呢?”
島津笑笑說:“我對學習很感興趣。隻要想學,什麽時候開始都不遲。特別是想到可能會有機會在美國學習漢語,興奮得昨天晚上一夜都沒睡好呢。”
島津專程跑到幾十英裏外的中文書店,買回新華字典和漢語成語辭典,很精心地包好外皮,開始從漢語拚音學起。每隔一天晚上,他準時地敲開我的房門,向我深深鞠一躬,然後正襟危坐,等待著我開始。他習慣日語發音,發不出漢語中的卷舌音和兒音,常常苦練不休。每次我糾正他的錯誤,他都沉重地低下頭,默默思索,然後口中念念有詞,直到自覺發對了,才抬起頭帶著期盼的笑,發給我聽。他的額頭上,掛滿豆大的汗珠。
有幾次,我實在不忍心看著他這樣折磨自己,就停下來,和他談別的事情。他殷勤地接著我引起的話題。但當談話有了空檔,他趕緊向我深刻地道歉,讓我原諒他的愚笨,繼續開始練習。
一天晚上,我拜訪朋友回來很晚。剛進公寓,管理員就告訴我島津先生一直在我的房門外等我,等了很久,可能現在還在等。我隨口說,住得這樣近,為什麽不回他的房間等呢?管理員聳聳肩。我一看表,差五分鍾十二點,心裏非常內疚。晚飯前我離開時,忘記給他留紙條或讓管理員轉告他:今晚我有約會。
我三步並作兩步跨出電梯,一眼看到島津站在我的門外,頗似程門立雪。他聚精會神地讀著字典,低聲練習漢字發音,身上的西裝革履一如既往地紋絲不亂。我趕緊上前向他道歉,他卻深深給我鞠了一躬,滿臉愧疚地說:“真對不住得很,給您添麻煩。我知道我很笨拙,常自責不已。我一定驚醒警進,加倍努力,務請不要因為我的愚鈍嫌棄我。”他以為我不辭爽約,是對他學習漢語失去了信心。
我請他原諒我的失誤。他如釋重負地說:“那麽我們現在可以開始吧?今天的事情,務必請今天做完。”
一天,島津在我家,我隨意問了一句近來他學英語的情況。島津拿起一張報紙,給我朗讀了一段,發音和過去判若兩人,尤其是美語的兒化音,清晰可辨。他告訴說:來美國半年多,晚上睡覺,他從不關收音機。夜裏醒來,他可以繼續跟著廣播練習發音,聽著聽著睡過去,早晨一睜開眼,又能跟著廣播學習。
島津先生離開美國時,已能背誦幾十首唐詩了。他告訴我,人的成功有很多種,慎始敬終地完成自己的心願,就是一種成功。他離開美國的前一晚,攜妻子和孩子來向我告別,贈送我一件包裝精良的禮物。我打開一看:一張精美的磁盤。他讓我聽一聽,竟然是從他第一次來我家求學漢語,到幾天前在我家上最後一課的全部錄音剪輯。他匍匐下身子五體投地,不勝唏噓地說:“裏麵浸透先生的一片心血,務請留做永久紀念。”他身後的妻子和孩子,也隨之向我深深鞠躬。
島津回國不久,我搬離那幢公寓,住到了森林覆蓋的遠郊。一晃十年過去,再也沒聽到過島津先生的消息。
前幾天我去一位朋友家,他正和他女兒做漢語成語接龍遊戲。他說一個成語,他女兒以該成語的最後一個字為首字,說出另外一個成語。他女兒出生在美國,從她五歲開始,他就教她做這種遊戲。現在他女兒讀十年級,已記住了兩千多個漢語成語,正在準備參加業餘中文學校舉辦的漢語成語接龍比賽。
我和朋友聊了幾句,他那從小也學中文的兒子,拿著一首唐代李益的詩“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過來問,這首詩讀起來為什麽不押韻?我的朋友看了半天,含糊其辭地說,古人寫的詩,有很多是現代人無法理解的。出於很多原因,並不見得都押韻。
朋友的女兒聽了,立即糾正說:爸爸不懂裝懂。這首詩是很押韻的。我們的中文老師說,那句“嫁與弄潮兒”的“兒”字,不讀“兒”,應讀“尼”音。
我的朋友不以為然,反駁說:教你們中文的老師是個日本人,怎麽能比中國人還懂中文?三十年前我在中國讀大學時,就這樣讀,從沒聽人讀過“尼”。
朋友的女兒反駁說;請爸爸不要不求甚解。我們老師說,中國清代以前,中原與江南地區的人說話都是湖廣韻,沒有兒化音和卷舌音。直到現在,江浙一帶人講方言,仍然把“兒子”,讀成“尼子”。杭州曾經做過南宋的國都,當地人講話被稱為“官話”,也就是朝廷從中原帶過去的話,讀“兒”也是發“尼”音,這是最有力的例證。現代中文普通話中的卷舌音和兒化讀音,是受入關後的滿族人發音的影響。
我的朋友大謂繆然。他女兒不屈不撓地反擊:我們老師說,古代日本的漢字發音,大多是從中原傳入的。中國從明代開始鎖國,直到清末,日本沒有機會再從中國文化中吸取精髓,所以日語現在也沒有兒化音和卷舌音。
我的朋友依然不予采信,強詞奪理說,你那老師誤人子弟。一個日本人在中文學校教中文,本身就是個國際大笑話。
朋友的女兒不滿父親的武斷,舉出了日本老師求證過的另外兩個例子。說五代十國後蜀的花蕊夫人被宋代皇帝趙匡胤俘虜後,被迫作《述亡國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這其中的“兒”字,就是讀“尼”音,這樣讀起來才合仄押韻。另外,第二句最後一個字“知”,也不讀“知”,而是讀“積”,因為當時中原人不發卷舌音。直到現在,中國廣東一帶,仍然發“知”為“積”的音。
我的朋友被駁得啞口無言。他女兒宜將剩勇追窮寇,說:我們老師還舉了一個例子,是花蕊夫人做後蜀皇帝孟昶的貴妃時寫的一首詩:“三月櫻桃乍熟時,內人相引看紅枝,回頭索取黃金彈,繞樹藏身打雀兒。”這其中的“兒”,也不讀“兒”,而讀“尼”,另外第一句中的“時”,應讀“習”,第二句中的“枝”應讀“機”,不像今天的卷舌音讀法。
我的朋友徹底無言以對。他很高興女兒對中文有了如此透徹的了解。他女兒懷著崇敬的心情說:“我們這位日本老師,曾自己一人對全校師生,比賽漢語成語接龍,他一連接出四千多個成語,沒有一個重複—— 爸爸,你能行嗎?別覺得你是華人,中文就一定比其他的國家的人強。”
我忍不住問:教你中文的這位日本老師,叫什麽名字?
朋友的女兒說叫島津,前年在日本退了休,來美國應聘到中文學校做誌願者,義務教中文。他說他來之前,曾希望到中國邊疆地區去義務教書,但中國有關當局拒絕了他,說中國邊疆地區不開設日語課,如果他教英語或中文,沒有教師文憑,不具備教書資格。對此他非常遺憾。
我問,日本老師的全名是叫島津幸之助嗎?朋友的女兒說,對呀,這個地區送孩子去學中文的家長,都知道他,非常有名。他常對學生和家長說,他最初學中文也是在美國。是跟一位中國人學的。
2012年2月21日
於美國佛吉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