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說起毛主席的詩詞,針對總有人拿“不須放屁” 說事,憤憤道:
“魯迅的話,鷹有時飛得比雞還低,但雞永遠飛不到鷹那麽高”!
我卻不覺得主席的這首詩詞是偶爾比雞飛得低的作品
我的理由是:
口語入詩,信手拈來,此風格在全篇是一致的,流暢和諧!
上闋寫蓬間雀被嚇得 “怎麽得了,哎呀。。。”
下闋問被炮火嚇倒了的雀兒想去哪裏,雀兒安心於那個三家條約,向往著赫氏定義的共產主義。
這樣的國際環境下:中國的共產黨人(鯤鵬)的態度是:不須放屁!瞧你那小膽小略小樣!天地翻覆不足懼,甚至是需要的!
那是1962年,積貧積弱的中國在艱難中求生存,國際上帝國主義封鎖我們,蘇聯搞修正主義了,還跟英美訂了“三家條約”。那時候形勢之嚴峻,可比北朝鮮這些年了吧?
主席寫下: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表達了嚴峻困難時候的革命樂觀主義
態度和決心。
鳥兒之間的對話,寫得生動形象,畫麵感強,活靈活現,極具性格!
極具性格!
不是主席這麽通脫徹底的人,是寫不出來的 :)
這些年來,識字賣文的,有文化的,裝13的,知識分子們總是盯著這四個字說事,說粗俗!
這並非是鷹偶爾飛得比雞還低,而是高得多了一點,雞們看不見
鳥兒之間的問答,是不是有點兒萌?
萌在自然生動有趣
倆鳥兒在大自然裏,肯定不能像人間的知識分子一樣端著架子說話
莊子當初寫這倆鳥兒,比較嚴肅。木有辦法,莊子本也是通脫徹底的人啊!可他是古人,說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