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11)
2011 (248)
2013 (207)
2014 (113)
2016 (71)
2017 (58)
2018 (149)
2019 (194)
2020 (212)
2021 (295)
2022 (175)
2023 (110)
2024 (302)
2025 (19)
安德烈·紀德(法語:André Gide ,1869年11月22日-1951年2月19日),法國著名作家。紀德一生著有小說、劇本、論文、散文、日記、書信多種,主要作品有小說《帕呂德》、《背德者》、《窄門》、《田園交響曲》、《梵蒂岡的地窖》、《偽幣製造者》,散文詩集《人間食糧》等。1947年,因為他“以對真理的無所畏懼的熱愛和敏銳的心理洞察力表現了人性的種種問題和處境”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紀德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新教家庭,在孤獨寂寞中度過童年。11歲時任巴黎大學法學院教授的父親去世。13歲與表姐瑪德萊娜戀愛。紀德早年體弱多病,異常敏感,醉心於文學和音樂。20歲時,開始了自己傾心的文學創作之路。
紀德一生結識不少名作家詩人,如法國詩人瓦雷裏、馬拉美。1893年24歲的紀德去非洲北部旅行,在阿爾及爾與王爾德相識,受到王爾德的誘導和啟蒙,意識到自己的同性戀傾向。1895年母親去世,與表姐瑪德萊娜結婚,但一直都隻是名義上的夫妻,僅僅滿足於柏拉圖式的精神交流。他眼中的愛情是聖潔的,而性則是罪惡的,這樣的思想使他根本無法對妻子產生欲望,他覺得她的聖潔不可侵犯,與她一起享受魚水之歡就是褻瀆她,這致使妻子抑鬱成疾。1897年出版了散文詩集《人間食糧》。
1902年創作了《背德者》,一部帶有強烈自傳色彩的作品。小說記述了一名違背傳統道德習俗、隨心所欲的男子的故事。故事主人公米歇爾和妻子瑪絲琳娜前往北非旅遊,不幸染上肺結核,瑪絲琳娜照顧他時,發現他對她並沒有愛情,且具有同性戀傾向。返回法國後,米歇爾遇見梅納爾克,後者鄙視道德,勸他應盡情享受肉欲。不久瑪絲琳娜也染病,而且有心疾,很快抑鬱而終。完全自由的米歇爾決定放縱自己的欲望。他身上的欲望一旦要爆發,往往來不及分辨,也不願分辨其好壞,先滿足了再說。因此他有些行為,如愛戀男童,就明顯違背倫理道德,他也就成了背德者。
這部小說標誌著他在文體和思想上達到了精純境界,確立了紀德在法國文學界和思想界的地位,和後來創作的《窄門》(1909)和《田園交響樂》(1919)構成了三部曲。
紀德在《窄門》裏講述了一段真摯純潔、卻又辛酸痛苦的愛情故事。主人公傑羅姆與表姐阿莉莎自小青梅竹馬,情投意合。母親同人私奔,在阿莉莎的心靈留下創傷,她對人世的愛情產生懷疑。在阿莉莎看來,基督教所說的極樂至福,勝過塵世的歡樂。她愛得越深,與傑羅姆越疏遠。她恪守清教徒的自我約束,把感情深深埋在心底,相約到上帝那裏重聚。她避開親人,最後不幸積憂成疾,在巴黎的一家療養院裏孤獨地死去。
《田園交響曲》寫的也是為尋求幸福生活而釀成的悲劇。一名鄉村牧師不顧妻子反對收養一個孤兒盲女,對她關心備至,勝過對自己的孩子。他啟發她的心智,使她能領略她目不能見的美妙世界。牧師的慈悲之心,逐步變成戀情,他自己卻沒有意識到,在感情上他是“盲目”的,他妻子卻能看見,這給妻兒造成極大痛苦。盲女錯把感激之情當成愛情。牧師的兒子也愛她,想與她結婚,牧師因嫉妒而反對。她做了手術,恢複了視力,才看清她愛的是兒子雅克而不是父親,而兒子已改信了天主教,成為一名修士。於是,她隻有一 死,假借采花之機失足落水,獲救,不久死於肺炎,臨死前告訴牧師她內心的真實感受。
以上三部曲描述了主人公在追求生活快樂的過程中幸福和苦難的曆程,各個人物都是複雜的活生生的角色。《背德者》放縱,《窄門》和《田園交響曲》收斂,但在放中有收,收中又有放,每部作品都表達了主人公矛盾的心理。它們既宣揚了享樂第一,絕對自由,又擔心隻強調官能享受,會陷入利己主義,既蔑視道德,又反對人性的沉淪。
紀德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梵蒂岡地窖》(1913),打破了19世紀傳統的小說模式,摒棄單線敘事,創造了新的敘事藝術。它是以梵蒂岡詐欺事件為中心,運用了詼諧、遊戲、冷幽默等各種輕喜劇手法,寫的一部諷刺小說。此書以複調敘述,共有多條敘事主線,分別涉及到多個主要人物。偽裝成神父、哲學家的意大利騙子普羅托斯輕易地使人相信這樣一條編造的信息:羅馬天主教皇被人綁架,關在梵蒂岡地窖裏已達三年之久,而坐在教皇位置上的是一位幾個共濟會會友推舉的、長相貌似教皇的冒牌家夥。蒂昂姆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共濟會會員,反對教會,妻女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卻無法影響他,他在摔壞聖母像後,看見聖母在夜晚向他顯靈,且纏身多年的風濕病也奇跡般地不治而愈,便皈依了天主教;尤裏烏斯是蒂昂姆的襟弟,信奉天主教的貴族,因循守舊,他是小說家,一心想進入法蘭西文學院,在得知父親有個私生子之後,他的人生觀產生動搖,便去看望同父異母的兄弟,他也間接卷進了梵蒂岡事件裏;尤裏烏斯的妹妹被普羅托斯以拯救被囚禁的真教皇為名,騙走了六萬法郎;阿梅代像一個英雄,不但有尊嚴,還有理想和崇高的目標,在得知“教皇有難”後為拯救教皇四處奔走,並決定親自到羅馬考察一番,途中他有許多奇遇,在他眼裏簡直是不平凡的冒險,但他被一個騙局牽著鼻子走,他的行動毫無價值可言,他是一個可憐又荒唐的人;拉夫卡迪奧是一個私生子,尤裏烏斯的同父弟弟,他沒有來曆,是一個遊離於家庭與社會之外的自然人,一個自由的人,四海為家,保持自己的本色,不承認任何權威,超然物外,拋棄了道德、法律及社會上的一切規範束縛,努力把自己的內心所想付諸實踐, 他的所作所為不是出於功利目的,最後在去那不勒斯的火車上將阿梅代莫名其妙地推下火車,使他死於非命。這是他將自由絕對化後的無動機行為,隻是因為他想做而做了。
1916年,紀德與他年僅15歲的侄子發生關係。1917年和1918年,紀德攜侄子分別遊覽了瑞士,英國和阿爾及利亞。妻子瑪德萊娜開始知曉紀德的真實性取向,燒毀了兩人間的所有信件。
1923年,紀德與賴賽爾貝格的私生女卡特琳出生,她是他唯一的後代。
《偽幣製造者》(1926)是紀德唯一的長篇小說,它有一個鬆散的小說框架,日記、書信、散文、隨筆、評論、戲劇對話的片斷……應有盡有,不一而足。這部小說以新穎的技巧開創了法國小說的新局麵,改變了敘事方式。《偽幣製造者》采用多視角敘事,紀德在處理生活真實和藝術虛構的創作技巧上作出了重要貢獻。
紀德在1930年代成為共產主義者,1935年訪問蘇聯,歸國後發表《訪蘇聯歸來》,評擊蘇聯當局,並宣稱懷疑共產主義。後來公開表示與共產主義斷絕關係。他對於共產主義的批評使他失去了許多支持社會主義的朋友。
晚年紀德斥資為女兒女婿買下一座帶花園的房子,和家人享受天倫之樂,那個不喜歡家庭的年輕人,在出走半個世紀之後又回歸了家庭。
紀德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對人來說,快樂不僅是一種天生的需要,而且還是一種道德的義務。”紀德早年的散文詩作《人間食糧》 ,就是追球生活快樂的宣言。對他來講生活的真諦就是快樂 。而縱欲是快樂、幸福、愛的同義詞, 這構成紀德作品的鮮明特色。但在紀德的內心世界裏,充滿了享樂與禁欲、肉體與靈魂、個人幸福與社會規約、蔑視戒律與信守道德、自由與信仰的深刻矛盾。紀德通過宗教和性這兩個主題,表達了他在追求自由和真理的道路上,怎樣麵對各種矛盾和衝突。
紀德的小說沒有中心思想,然而在小說之中,又夾雜著很多獨到的見解和卓越的智慧。難能可貴的是這樣的插入並不生硬,而是與小說保持一種自然的調和。而且作者並不吝惜筆墨,他通過反複描寫具體的事物來烘托他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
紀德早年的作品《帕呂德》,是小說敘述方式的革新,現代派小說的開山之作,被半個世紀之後的“新小說”派認了宗。他的最後一部小說《忒修斯》,則是他一生的總結。一篇文字恣肆張狂,一篇文筆老到洗練,可以看作是紀德的一放一收,一始一終。 變化與否定,貫穿紀德的一生。
紀德是同性戀,有戀童癖,過無性婚姻,隻有一個私生女。他追求自由,但他的靈肉衝突,道德與本性割裂。他一生特立獨行,他的創作實踐發出現代文學的先聲,是一座聯接古典與現代的橋梁,薩特、加繆等眾多思想家、文學家都曾將紀德視為自己的精神導師。
1951年2月19日,紀德平靜離世,享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