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LinMu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三個人的愛情(一)

(2011-08-04 05:18:18) 下一個

聽說電影《林徽因》已經開機,借此再談談林徽因和她的愛情。

由《詩參考》評選出的1917—2010中國十大詩人,林徽因榜上有名。他們是:郭沫若、徐誌摩、汪靜之、李金發、林徽因、艾青、餘光中、食指、顧城和伊沙。

生存於上個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女性作家在今天依然擁有眾多追隨者的,除了張愛玲,恐怕就是林徽因。張愛玲憑文字立身,她傲慢冷漠有思想有才華,以身世個性傳奇。林徽因這個女子隻應天上有,她孤傲、高潔、靈性,和天使一樣,她也有虛榮。對她來說,文字隻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身世氛圍更多折射著那個時代的文化風尚。 林徽因的個性張揚,她的才幹多於張愛玲,但她在每一領域都不十分耀眼,而張愛玲在文學領域卻是一朵奇葩。

福州的三坊七巷在中國近代史上出了許多名人,例如抵禦外辱的民族英雄林則徐, 中國船政之父 沈葆楨, 近代“陸軍之父 曾宗彥, 翻譯家林紓,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嚴複,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林徽因的叔父),曾任溥儀老師的陳寶琛,還有近代著名作家林徽因,冰心,廬隱,鄧拓等等。

林微因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當然她也許隻能算半個福州人,她出生在杭州,應該算半個杭州人。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的林徽因才貌雙全,她才思過人,性情率真。她擁有美貌、睿智、知性、才華、能力、優雅。林微因超凡脫俗,是靈動的精靈,而且口齒伶俐。她的美麗與智慧,有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話為證。1924年四、五月間,他來華訪問,當時徐誌摩、林徽因所在的新月社成員用英語趕排了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林徽因飾演公主齊德拉。演出結束後,泰戈爾走上舞台慈愛地擁著林徽因的肩膀讚美道:馬尼浦王的女兒,你的美麗和智慧不是借來的。是愛神早已給你的饋贈,不隻是讓你擁有一天、一年,而是伴隨你終生,你因此而放射出光輝。

她的率真性情,可以從以下事件中看出。在1953年,林徽因被肺病拖垮了身子,站都站不直,看到北京市大規模拆除古城牆,在一次聚餐會上,林徽因衝動的指著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吳晗說:你們真把古董給拆了,將來要後悔的!即使再把它恢複起來,充其量也隻是假古董! ”這是需要膽識、剛烈與執著的,這是一個對國家負責、對曆史負責的建築家。

美、風度、聰慧、機智、詼諧、調皮、關心、熱情、強大的生命力、所有這些形容詞是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林洙第一次見林徽因便“像戀人似的”對她著迷的描述。她說:“她是我一生中見到的最美、最有風度的女子”。

林徽因是個才華橫溢的才女,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矚目的成就。

富有才情的林徽因基於她廣博而深厚的中西學功底,文藝複興色彩般的藝術氣質,敏銳而準確的洞察力,為中國建築學術作出了基礎性的和發展方向性的重大貢獻。她的丈夫梁思成曾經對學生說,自己著作中的那些點睛之筆,都是林徽因給畫上去的。

她同時又是作家,是位有文學天賦的作家,業餘創作了許多具有專業水準的文學作品,其範圍涉及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各個領域,在京派作家圈中頗有聲譽,曾出版有《林徽因詩集》,中國現代作家叢書之一——《林徽因》。作為詩人,一生寫過幾十首,數量不多,佳作不少。她在詩歌創作上受西方浪漫派詩人以及徐誌摩影響,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林徽因詩歌的藝術形式與詩人自身內在的生命體驗是一致的,體現了詩人對形而下現實生存和形而上生命存在的觀察和思考。它以意象的平凡樸素、語言的凝練工整及哲學意蘊的強烈穿透構成了整體風格的輕靈深邃。詩歌在主題的對立、矛盾和互補上,在篇與篇之間、句與句之間的對比和並列上,在長句的精心分割與詩行的巧妙編製上,都恰到好處地凸現詩人豐富而深刻的內心體驗。林徽因十分多情,詩人總歸是多情的,而林徽因的情感愈加細膩。一處靜穆的庭院,一株垂柳,乃至一柄菩提葉,甚至單是默默坐在窗前,便會牽出她細細的綿綿的情思。這些小詩,並非為賦新詞強說愁,往往觸景生情,猶如古代詩人的即興遣懷,無不是林徽因生活情緒及時的真實的記錄,她對生活的極度熱愛在詩裏得到生動的體現。然而,林徽因又終究是頗具知性的學者,她不滿足停留在表層的情感抒發,多半寄寓了咀嚼人生後的思索。《紅葉裏的信念》這樣逾百行的詠歎長幅自不必說,即使如不足百字的《前後》,看橋下駛過的船、橋上走過的人,十分尋常的生活場景也能激起她感歎。總的說來,她的詩歌有獨特的存在價值。

淩叔華晚年不無醋意地說到林徽因。可惜因為人長得漂亮又能說話,被男朋友們給寵得很難再進步。她指哪方麵沒進步呢?要論林徽因的才華和成就,同一時期的女性恐怕很難有人可以望其項背。說到寫作,各花入各眼,沈從文、蕭乾、朱自清都很推崇她,她所呈現的氣度和視野,是同期的多數知名女作家不能比擬的,至少她的成就在冰心之上。

 林徽因對學業的選擇也顯示出典型的林氏風格。她雖然熱愛藝術,卻選擇了需要藝術底蘊、同時更加實用的建築學。她天性浪漫,後天經曆卻教會她,關鍵的選擇,必須有堅強的理性做支撐,例如在婚姻上。

林徽因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獲美術學士學位,同時修完了建築係的課程。同年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習舞台美術設計。她是我國第一個在國外學習現代舞台美術的學生。可惜林徽因自己由於將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建築研究,沒有能夠在這一領域大放光華。她終生隻留下了一篇探討舞台美術的文章《設計和幕後困難問題》,一九三五年冬天應曹禺之請,她曾經牛刀小試,設計《財狂》布景,難得一次展露了舞美才華,好評如潮,讚聲一片。有一次她不無惋惜地在給莫逆之交費梅的信中說:她放棄了在自己所喜愛的並且可能有某些才能和穎悟的新戲劇方麵工作的一切機會。當然她還參與設計國徽和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

她的愛情更是一段可望而不可及的傳奇。那是一個傳奇的時代,有著傳奇的人物和傳奇的故事。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裏有三個頂級男人,一個是愛她的老公建築大師梁思成,一個是短命的天才詩人,浪漫情人徐誌摩,一個是邏輯大師,為她終身不娶的學界泰鬥金嶽霖。

她的曼妙與傳奇是這三個男子共同鑄就的,在這個傳奇中,三位鶴立雞群的男人,與一個百年難遇的才女,演繹了一段不可複製的故事恨糾葛中到底誰更愛她?她最愛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圈外閑人 回複 悄悄話 貼張照片吧!
yimei1926 回複 悄悄話
Did you write this? Very well written!

She was an amazing lady indeed.

All the bes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