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凸雜談

才高五鬥不覺恥,水灌一壇隻作癡。凸情不枉君付意,子誌難琢我化石。
個人資料
賈平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815 凸子塵報:甲君,乙君和他們的兒子

(2016-05-18 09:10:16) 下一個

凸子塵報:甲君,乙君和他們的兒子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凸子塵報:高考,招生和平權法案, I see the left and right of the argument that preferential treatment in terms of education assessment is beneficiary to the people. Both sides argue on such treatment for the sake of fairness, while they are really on different kinds of fairness. Let’s take some sampling here.

有一個關於教育的問題,牽動著很多父母的心。今天凸某要舉例來說明這個問題。大家看例子吧。

【例一:甲君的兩個兒子】

甲君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出生的時候,甲君正在北美辛苦留學。家裏租住的是城裏的一居室。老大三歲進了城裏的教會幼兒園,強調健康安全而不是學前教育。五歲進了社區小學。這是城裏的公立小學,老師們喜歡布置大量家庭作業,把責任推給家長。甲君那時候都在苦讀、找工、然後工作,忽略了老大。直到三年級,甲君換了郊區的豪斯,老大轉進了郊區的小學。老師很負責,學校連年排名在全州前十。學校雖好,但老大的基礎沒有打好。

搬到郊區後,老二滿三歲,進了當地的私立幼兒園。和城裏那個教會幼兒園相比,這裏環境更舒適更安全,老師們更注重教學。老二在上小學以前就已經養成了閱讀習慣和學到兩位數加減法。四歲的時候,老二通過了一個美國著名的天才教育機構的錄取考試,獲得終身資格。進入小學,老二因為發展水平高於大部分孩子,被安排進天才班。甲君對老二的發展很滿意也很放心。

接著問題來了。甲君在老大的小時候沒有花精力在孩子身上,因而覺得虧欠了這孩子。老二則不然,郊區豪斯,私立幼兒園,全州優質小學,知名天才教育機構,好的資源老二都有了。為了老大的教育,甲君在慈父之心的驅使下,給予很多關注。因為老大基礎差,在標準上也適當降低。比如,兩個孩子的數學教育都采用同一個網絡資源。老二要在拿到95%以上的測試分,周末才可以玩愛派。而老大拿到90%就行了。這個標準一開始執行到後來老大就不接受了,要求85%甚至更低的標準。甲君出於鼓勵老大的學習積極性的考慮,偶爾會開個綠燈給老大。老二卻常常為了隻拿到95%而不高興,喜歡盡量去拿到100%。注意,老大做的事和自己年齡水平的數學測試,而老二做的是比自己年齡高兩個年級的測試。

截至本文截稿時,甲君剛剛跟凸某訴苦說他和老大之間關於測試標準之爭還在繼續。

【例二:乙君的兩個兒子】

乙君也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出生的時候,乙君剛在北美的研究生畢業沒有工作。家裏租住的是城裏的一居室。知道嗎,和甲君住是同一棟樓,隻是不同時間罷了。老大小生時候,乙君靠給餐館送外賣弄點錢。後來創業做國際倒爺。老大的社區幼兒園、社區小學,一路上來。乙君從小就對老大比較嚴厲。孩子因為怕他,所以努力學習。很有出息,後來自己考上了全州排名前五的初中和高中,學校都在城裏,是少數幾個隻能考試錄取的公立學校。乙君後來換了大房子,但還在這個城裏的社區。

後來老二出生後,還在統一社區的幼兒園和小學。和老大不同,老二是個靦腆稍內向的男孩。上學開始,老二就生活在老大的陰影裏。在小學裏,老二不如哥哥那麽學習好,更沒各個朋友多。乙君做嚴父習慣了,並沒有給老二特殊關照,而是在老大老二的利益分配上盡量一碗水端平。老二為了獲得和哥哥一樣的好處,比如在擁有自己的愛派和Mac問題上,就要更加努力。在小學畢業考初中的時候,老二的成績沒有老大好。不過由於老大已經在那所優質公立選校初中的原因,老二選校時被照顧了Sibling分而進入。老二進入初中後,更加努力的追趕哥哥。

截至本文截稿時,乙君家的老大已經在全美排名前十的私立大學的三年級學生。老二也在各個就讀的高中裏有著很好的年級排名,申請同一大學基本是板上釘釘。私立大學有Sibling加分哦。

乙君還告訴的凸某君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乙君有個姐姐,在姐夫去世後自殺了。姐姐的兒子和乙君的老大一個年級,被乙君收養來到美國。這個外甥在國內時家庭環境不好,學習就不好。來了美國隻能上乙君家附近的普通公立初中。乙君作為親舅舅,沒有因為情感因素就在教育上給外甥特殊照顧,而是對這孩子比對自己兒子更嚴厲。一個幼年失怙的孩子,自己逐漸養成了獨立和競爭的意識。他現在是全美Top 30大學的三年級學生。本來他也可以申請和乙君家老大一樣的私立大學,但是他主動給親舅舅乙君省錢,當時就隻申請公立大學。

【兩害相傾取其小】

其實凸某想特別指出的是乙君的外甥這個例子。乙君沒有給外甥特殊照顧,而是在克服內心的憐憫同時,給予外甥一視同仁,這在外人看來可能過分嚴厲的對待。在這個心理過程中,乙君克服的是當前的心理痛苦,就是馬上就感覺對不起自己死去的姐姐。但他卻為的是避免未來更大的心理痛苦,就是一輩子因為沒帶好外甥而對不起姐姐。乙君在這個問題上做了一個超出人性,極度理性的事。就是居安思危。

我們大多數父母,多少都會像甲君那樣,放棄一些原則立場,抒發一下眼前對孩子的憐愛之心,避免承擔太大(甚至全部)當前的心理痛苦。然而,這樣做,帶來的常常是未來甚至是一生的更大心理痛苦。請大家仔細想想,每一次我們在孩子麵前就教育上的某些問題讓步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在逃避或者環節自己的某種心理的壓力呢?

這種思維,是人類的思維習慣。兩害相傾取其小。這本來沒有錯,但是在這裏有個問題。未來的害,在今天的感覺中會被打折,因為那離我們還遠。今天的害,切切實實的痛,就顯得更大。未來的害,是孩子的一生之害。今天的害,隻是我們心理上暫時的害。

我們可以對自己再提兩個問題。

  1. 為人父母的我們,對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選擇甲君的方式,還是乙君的方式呢?
  2. 那麽我們應該對那些來自教育落後地區的別人的孩子選擇用甲君的方式對待嗎?

當為政者在考慮應該如何平衡不同人群的教育平衡問題的時候,也有兩害的矛盾。一害是自己今天所處的政治矛盾。有各個地區教育發展不均衡而帶來的公平呼聲,有的要求對落後者給予主觀照顧,有的要求客觀取才。這種矛盾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矛盾,是若幹主觀意見之間的平衡,是今天暫時的害。而整個一級甚至一代人的教育結果,他們一生的利益,則是未來的長遠的害。沒有實例表明,給予某一人群在評價補貼的方法,會讓這一群人的教育水平提高。現實的結果其實是教育的人群差距會變得更大,這也正是這些貼補和配額一旦用上就長期無法取消的原因。選擇平息今日之害的人,不用承擔長遠之害,是政客。敢於選擇防止長遠之害的人,要承擔今日的壓力,是聖者。

下麵謹以三字經的開頭結束此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注:以上甲君乙君為真人真事。故事還在繼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逍遙號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養不教,父之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