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條偏航得快船(六)
中日戰爭曆史、漢儒政治和日本政治無理數
徐福傳說(秦代)
中日交流的曆史,最早從秦代的徐福渡海求仙開始。
徐福,又名徐巿,字君房,秦代琅琊(今膠南琅琊台附近)方士。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那時候徐福三十六歲),秦始皇第一次來到琅琊台。徐福上書秦始皇請求到海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尋仙問藥。秦始皇就派徐福帶千名童男女入海。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渡琅琊台,徐福再次上書,蓬萊仙藥可得,但仙人價碼高,要三千童男女。始皇應允。徐福率船隊經廟島群島,橫渡渤海至遼東半島,然後沿遼東半島東南近海至朝鮮半島,再由朝鮮半島西部近海折南而行,橫渡朝鮮海峽,到達日本,住下再也沒回去。後人有稱徐福就是日本天皇一族的祖先,好像是說日本人從根上就是中國人裏的騙子一族。徐福的這條航海線路,直到唐朝一直被沿用,使中日就流的主通道。唐朝後,才另外開出一條黃海航道來,是後話。現在山東龍口西北,還有徐福鎮一地。
倭奴朝貢(漢—晉— 隋)
秦代以後,日本憚我華夏神威,屢有朝貢,主動來的。西漢時期,漢武帝曾封日本為倭奴國。公元57年,倭奴國入宮東漢,光武帝授綏。綏,是上馬車時用於牽手的繩子。看我大漢多有禮儀,皇帝親自為倭奴遠使揀起綏纓子給遞手上來。授綏,其實不隻就是遞個繩子,是連車一塊送人的。公元239年,邪馬台女王卑彌呼遣使帶郡縣圖入貢。受魏明帝曹芳封為“親魏倭王”,並授金印紫綏。又騙一輛宮中特製的卡迪拉克。公元244年,倭奴最後一年向魏朝貢,第二年就改晉朝了,倭奴立馬又來貢了一次。估計這回是騙了輛賓利走了。
369年,倭軍侵朝,占領弁辰(釜山一帶),建殖民地“任那國”。然後向北、西兩向侵略了新羅和百濟兩國。因為倭國對中國一直畏懼,改朝換代都不停朝貢。所以倭國的這一侵韓行徑沒有被晉朝及時製止。日本籍此機會,在朝島培育起親日勢力,比如七世紀初的百濟和高句麗兩國。晉朝皇帝也是有了名的驕奢淫欲,根本也就沒什麽國際視野。要是當時打一仗,說不定阻擊日本發展200年呢。南朝宋時,倭國繼續主動朝貢,連續五個國王被宋封為安東大將軍。607年隋統一中國,第二年倭國遣隋使就跟來了。有名的先後有高向玄理、犬上禦田鍬等人。630年後,遣唐使開始。這些遣使給日本帶回先進的中原文化,對後來的大化改新提供了政治思想。645年,日本有宮廷政變的導致的大化改新,就是學習中國的官製和戶籍製,並以三綱五常鞏固皇權排擠世襲貴族。算是日本進入封建社會的標誌。比我大漢民族晚了1000年呐。
朝海交戰(唐—元)
雖唐代近3百年間,日本派遣唐使有近260年曆史。但中日之間的第一仗也是在唐朝打的。大化改新後的日本有點不自量力了。663年,唐高宗李治在位,就是武則天的第二任老公。事前高句麗和百濟合攻新羅,新羅向唐朝求救。唐朝-新羅聯軍滅百濟,百濟當時與倭求救。倭國派出3萬士兵乘400艘軍船,在百濟人的幫助下登陸。唐軍在守將劉仁軌的指揮下,區區幾千人,卻以火攻使倭軍幾乎全軍覆沒,剩下一千人跑回日本。這一仗,是三國赤壁之戰的國際版!唐軍乘勝滅了存在了705年的高句麗。幫助新羅同意了朝鮮半島。將來朝島南北統一,恐怕還要借力中國。白村江一戰,讓日本死了量為天皇。齊明女皇因督軍旅途勞頓,661年病死。天智天皇則因為整天擔心中國軍隊打過海來,積憂成慮於671年病死。不是有日本有人說,唐朝也殺過日本人嗎?在朝鮮半島上殺的,你自找的,活該!白村江戰役雖勝利,漢儒政治的和平傾向也表現的淋漓盡致。按當時倭國上下對唐軍的畏懼心理,即使不做進一步征倭,以大兵壓境逼迫天皇朝廷簽下一個白雉條約什麽的,也會給大唐的GDP增長貢獻一兩個百分點。漢儒政治原則一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趕走完事,所以給日本以喘息之機。
另一個原因沒有進一步的討倭,是倭人見風使舵,馬上派遣唐使來朝,所以給大唐朝廷造成麻痹大意。此後日本陸續有15次遣唐使。其中有兩次是送唐客使,就是專門把唐朝使節送回長安的遣唐使。看打出來的友誼有多深吧。每次遣使少則一二百人,多則6百人,除官員外,很多是留學生和訪問學者,還都免了F1 和J1。894年,遣唐使終止,當時正值唐朝衰微,黃巢起義時期。大學頭菅原道真,看到大唐衰落,又自大的覺得自己的漢學詩文勝過了白居易,就建議宇多天皇停止遣唐使。(題外話:菅原道真的曾祖父就是大學頭。其祖父是遣唐使,受漢學教育成為日本著名的學問家,回國後也被任命為大學頭,算是海龜派太子黨)。宋朝時,中日之間往來以僧侶為主。大宋朝廷也曾派商船赴日本。南宋中期的1192年,鐮倉幕府建立,日本的第一個幕府。同一年建成的,還有北京(當時是頑彥氏金國的首都)的盧溝橋, 745年後是七七事變的地點。
下兩仗不痛快,是忽必烈二次遠征日本。從894年到元朝建立,近四個世紀,日本再不來朝。忽必烈至元二年,1266年開始,到1270年先後派了五次使節去日本,希望日本恢複朝貢,都被拒絕。第一次遠征,日本人稱為文永之役。公元1274年10月初, 元軍船艦九百艘、士兵三萬三千人占領了對馬、壹岐兩島,繼而進入(咱們這裏也不用“侵”吧)肥前鬆浦郡,倭軍處於不利,暫時退卻到大宰府。元軍雖然趕走了日軍,但不在陸地宿營,夜間仍回船艦。元軍采用赤壁之戰中龐統給曹操出的那個主義,把戰艦連在一起。當元軍回到船艦後,恰遇當夜有暴風雨,船隻互相碰撞,毀壞大半,所餘元軍撤回中國,日本才算躲過一難。這是第一次遠征。
後來元朝再次遣使入倭勸降,被倭人所殺,從而激怒忽必烈在1281年二次遠征日本,日本史稱弘安之役。二伐倭國雖然發兵十萬,兵分南北兩路,南軍為新降南宋軍隊,北軍為元軍與朝鮮軍隊,但由於南北兩軍協調不力及統帥不和,先期作戰就不利。後來相持兩月後,在平戶遇到強台風,元軍損失近半,被迫撤回。兩次征戰的失利,最主要的原因是,戰爭的統籌不利,而且軍隊不習海戰,最後直接導致失敗的因素都是海上的惡劣天氣。如果當時元軍注意穩紮穩打,並及時建立陸上的根據地的話,第一次征倭很可能已經拿下鐮倉幕府的降書,那樣的話日本近800年曆史就會改寫了。
犯海閩越(元— 明)
弘安之役後,中日政府往來再次中斷了50年。直到足利氏室町幕府成立(1338年)。1341年足利直義派商船使元,不過並為稱臣,當時大元朝已近衰微。不過,在元朝遠征日本失利後不久,日本武士與商人勾結,就開始以商貿為名,行搶奪之實,倭寇最早出現就是在1285-1290年間。1292年,倭商船來寧波尋求貿易(寧波,唐朝時的明州或四明,宋元時期稱慶元府,明朝時以“慶元”意義不祥,曾改回明州,後又避“明”字而改為寧波),但船上武器齊備,實為兵船,就是倭人這種即商即盜的實證。所以後來元朝設立都元帥府,以防倭寇。有史記載的倭寇入侵紀錄,包括1307和1309年燒慶元和明州。元在1303年下了禁商下海令,1309年恢複通商,1311年再次禁海。元日政府間的交通中斷。這之後所有中日之間的貿易,都是由奸利小民和倭國流浪武士(14世紀為日本戰國時期,多有武士流離)組成的海盜。與朱元璋同時起義的張士誠、方國珍後來被朱所滅,餘部流竄到海上,勾結倭寇成為海盜,這要算是有史記載的最早一批漢奸。
朱元璋洪武建明後,曾先後四次遣使,意在修好日本,從而集中精力對付蒙元。當時日本處於南北朝時期。北朝的室町幕府欲修好,但為後醍醐天皇的南朝阻隔,所以政府間努力沒有結果。1392年後,南朝被北朝吞並後,留下很多武士浪人入海為盜,好在當時大明國力強盛,嚴厲禁海加海防充實,倭寇並未成禍。但中日海貿也基本中斷。明成祖朱棣永樂元年,應室町幕府的三代大將軍足利義滿臣表請求,賜“日本國王印”和“勘合符”一百道(就是說,同時最多隻能有一百艘商船與大明通商),並令幕府禁倭寇。當時的勘合船載重一百噸,所有進口貨物以朝貢名義全部免稅,而且明朝廷回贈商品的價值是貢品的5倍以上,日本從中獲利巨豐。不過足利義滿死後,日本並未履行禁寇義務,各藩屬的大名甚至暗地支持倭寇海盜,隻是當時走私貨物5-10倍於勘合貿易量。1419年,室町第四代足利義持因為早對足利義滿生前臣服明朝不滿,拒絕勘合貿易和朝貢義務,中日絕交。
1426年,六代的足利義教又恢複勘合貿易。從1402到1568年,中日勘合貿易進行了一個半世紀。這期間中日之間的貿易,存在幕府勘合船的合法貿易,各地方勢力和寺院的私船和倭寇海盜船的走私貿易組成。加上漢奸勾結,走私的數量越來越大。到了1477年後,日本進入戰國時期,諸侯割據混戰,海上的倭寇數量就更多了。中國軍民抗倭的紀錄,在這一時間豐富得很。
1555年,明將張經領導下,於王江涇(浙江嘉興)大破倭寇,斬敵2000。被稱為“自有倭患來,此為戰功第一”。
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長樂,城牆崩壞二十丈,居民自動列柵抵禦,“少壯守陣,老稚婦女運磚石”,迫使倭寇敗退。(鬼子已經從葡萄牙人那裏學會了火器)
1556戚繼光被薦為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不久又改守台州、金華、嚴州三府。戚繼光到任後,立即招募新軍。經過訓練,這一支以3000義烏農民和礦夫為主的新軍,以戚氏鴛鴦陣戰術,英勇善戰,被譽為戚家軍。
1561年,倭寇50餘艘船2000餘人聚集於寧波、紹興海麵伺機入侵。戚家軍與敵人展開了台州大戰,由新河、花街、上峰嶺、藤嶺和長沙五戰組成。消滅倭寇數千人。
1562年,倭寇竄犯寧波、溫州,戚家軍和其他明軍配合,全殲倭賊,浙江的倭患基本平息。
1562年,戚家軍入閩,剿滅橫嶼島倭巢,殺敵300人。
1562年底,倭寇攻陷興化府城,在城中燒殺奸淫掠奪,後在平海衛建倭巢。1563年四月,戚繼光、俞大猷、劉顯合軍蕩平了平海衛倭巢。殲倭2000多人,收複興化城。
1563年,敗走福建的倭寇,竄犯台灣基隆一帶,被高山族人民趕走。
1565年,戚繼光與俞大猷配合,殲滅廣東的倭寇,東南沿海抗倭之戰取得最後勝利。
桃山侵朝(明)
1568年後織田信長統治日本大部領土,至1582年被刺死,是日本戰國的安土時代。死後,其家將豐臣秀吉(羽柴秀吉)於1590年統一日本,直到1598年病死,是戰國的桃山時代。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政治野心膨脹,想把朝鮮,流球,台灣,呂宋都納入日本,並以朝鮮為跳板進攻中國。豐臣秀吉的野心,受到日本武士階層的追捧,直到後來對近現代的日本國策影響深遠。
1592-1598年間,豐臣秀吉發動兩次大規模侵朝戰爭,朝鮮史稱壬辰衛國戰爭。1592-1593年,日軍先是趁朝鮮曆史王朝內部混亂空虛之際,攻下朝鮮大部,國王李鬆逃過鴨綠江,向明朝求救。明遼東總兵祖承訓因輕敵,以3000士兵渡江對抗日軍20萬陸軍,在漢城寡不敵眾而兵敗,從而導致明朝廷戰和兩派之爭。結果神宗朱翊鈞折衷兩派,一麵派李如鬆帶兵援朝;一麵派沈惟敬暗中議和。1593年,朝鮮海軍名將李舜臣利用日海軍弱點,對抗中以少勝多,取得製海權;陸上的明軍在李如鬆的指揮下,拿下平壤近逼漢城,並燒毀日軍的糧草庫,使倭軍心大亂。
勝利的形勢下,中朝兩國的議和派開始占上風。尤其朝鮮,朝廷不願看到李舜臣兵力的強大,同意議和,雙方開始長達四年的議和期。這期間,豐臣秀吉有機會用離間計,使李舜臣因“通敵”被貶。好在朝野上下保李舜臣,沒有被處死。從而給日本第二次侵朝的機會。
1597年,趁七川島朝鮮水師防禦鬆弛,偷襲成功,並搶占閑山島。之後,沒有了李舜臣的朝鮮水師屢戰屢敗。等到李舜臣被重新起用時,百艘戰艦隻剩下12 艘了。這時,明朝廷派山西名將麻貴領陸軍,陳嶙領海軍,出兵援朝。這樣海陸聯軍呼應很快將日本侵略軍逼到朝島南端。同時,明朝廷查出議和派主要成員沈惟敬是日本間諜(又一個秦檜)。豐臣秀吉在戰、和均無希望的情況下,於1598年8月憂鬱病死。1598之後,一直到1874年的近三百年間,日本不敢再犯中朝的毫毛。
當然中日之間的政府聯係也中斷了三百年。豐臣死後,德川家康的江戶時代開始。德川幕府建立後,因為懼怕荷蘭人和基督教的影響,於1639年開始實行鎖國政策。清軍1644年入關後,中國也處於閉關自守狀態。這樣,東南沿海的倭寇也逐漸因為失去市場而絕跡了。
軍國主義(清)
日本近代1850年後的侵華曆史,可以在《日本:一條偏航的快船(二)》中找到細數。但這裏重複一下1874年日本無理強占琉球一事。流球古來分北山、中山、南山三國。1429年,中山王尚氏統一流球,並受明朝冊封。到了1609年,日本薩摩番島津家久率兵攻入琉球,俘虜琉球國王,殖民統治45年。直到1654年,琉球王在清朝的幫助下擺脫薩摩的控製,並受康熙帝冊封尚誌王。之後流球一直臣屬清朝。
1871年,流球漁民遇海難飄到台灣,被台灣原著民殺死54人,另有12人被清政府保護並放回流球。明治政府要求清廷對被害的54人給出解決方案,大清總理衙門大臣毛旭熙說"二島具我屬土…何預貴國事,而繁為過問?"日本則從毛旭熙的"殺人者結屬生番,故旦置之化外,未便窮洽"中斷章取義,以清朝承認流球飛中國領土為借口,於1873年兵臨流球,廢除琉球王尚氏,另立傀儡。1874年,又派陸軍登陸流球,屯田不走。1875年,日本要跟清朝簽流球分界條約,異想天開的想二分流球。當時沙俄正在侵略伊梨,清廷采取李鴻章的延宕法,暫時擱置流球問題,以免兩麵受敵。結果給日本機會,繼續駐軍,把流球問題變成既成事實。從流球開始,近代日本逐步侵略朝鮮、台灣和東北。最後,從華北開始,挑起了那一場造成中國3000萬人死亡,133億美元經濟損失的侵華戰爭。
從中日外交史看漢儒政治的軟弱性。
漢以後統治2000多年的漢儒政治價值觀,以統治者道德自律的為出發點,對內管理上以仁為本,對外關係上則以和為貴。這樣的外交價值觀,其對國家關係的理解有以下架設:
1)。他國在外交價值理念上與我們相同,也是以和平發展為目的的,不會主動采取武力。這樣在我方明確和平立場之後,他國自然也就在原則上將武力降至次要地位。除了蒙元,2000多年來每朝每代無一不是如此。
2)。中華乃天朝大國,天助神佑,實力上遠勝於外國。即使有外蠻不放棄武力,我們采取和平優先的原則也不妨大礙。當我們被動宣戰,戰爭具有正義性,勝利一定屬於我們。就戰爭正義性這一點,我們現在還深信不疑。
3)。當天朝對某些頑固不化的外蠻采取懷柔的和平政策是,外蠻將會受到道德感染,即使不臣服,也會主動放棄武力。比如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這一道德力量的典型例證而受人稱道近2000年。
日本有史以來對待中國,就是明顯利用了漢儒政治的軟弱性,不斷在戰與和之間尋找利益。在自己力量弱小的時候,日本就來中國裝兒子孫子,一邊滿足中華天朝的虛榮心,一邊從天朝學到可貴的經驗。一旦力量強大可以一博的時候,日本人是不在乎冒一把險的。日本晉代侵略朝鮮嚐到甜頭就是日本人敢於冒險的體現。不過當時的冒險並不徹底,日本人的野心還是藏在名義上向天朝臣服的小心翼翼之下,直到唐朝時大化改心的日本,才敢於跟天朝宗主打一仗。一仗的失敗,竟然死了兩位天皇,看得出日本民族並非像他們自己標榜的那麽英勇神武優人一等。
漢儒政治的軟弱性,從曆史上三次優勢條件下而安於局部性勝利的事例也看得出來。第一次,369年日本第一次侵朝,晉朝因為滿足於日本的主動稱臣,並未理會,甚至還自滿於日本的朝貢稱臣。第二次,663年百村江戰役後,唐朝沒有乘勝追擊,一舉剿滅日本天皇朝廷,而是在統一朝鮮後班師,給日本天皇朝廷以喘息。第三次,1392-98年的朝鮮壬辰戰爭,明朝先是對豐臣秀吉允以和平,致使豐臣有機會二次侵朝。最終勝利後,明朝又一次犯了當年唐朝的錯誤,將勝利止於朝島。以當時大明和朝鮮海軍的實力,如果發動一次大規模對日戰爭,絕對不會像忽必烈一樣失敗的。
這裏要區分對待中國免除日本二戰賠款一事。一直以來,國內通用的解釋是毛澤東周恩來戰略失誤所致。其實不然。日本二戰賠款,首先是美國人四處遊說,最後蔣介石屈於壓力同意免除的。當時免除的還有美英蘇荷等大國,中國堅持賠款縣的國際上比較孤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當時的情況下根本不被聯合國列為中國合法代表,所以沒有決定權。1965年,中國大陸首次聲稱不追求日本二戰賠款時,已經過了追索賠款的法理時限,所以當時口頭取消這一賠款,實則是為了道德角度爭取日本,打破外交僵局。如果真的要追款,可能拿到的數量比實際損失算也鳳毛麟角了,實際利益不如前者來的大。
日本的政治無理數
與中國對立日本一方,則一直保持一種遊牧民族的政治理念,就是外交上的實用性和注重結果。我對日本人的外交政治做一個總結,就是非常result oriented。自己弱的時候,可以裝孫子,隻要不被滅。不過在中國這樣的漢儒政治思想為主導的國家麵前,裝孫子不僅不吃虧,還占了很多便宜。日本的result oriented,使得他對自身在不利條件下有清楚的,甚至是悲觀的認識。這種自我評價,在成與敗之間很快達成轉換。日本在落敗的時候,會對自己認識得很清楚,所以一旦戰敗,就馬上該裝孫子裝孫子。但是,日本政治精英往往在成功的時候,容易昏頭,變得過於自信,甚至狂妄。這一點,與日本民族性格由兩個極端走向不可思議的複合而成的事實有很大關係。
社會學原理,在分析人群特點的時候,是采取一種社會統計學的方法來研究和認識的。一般的人群,行為特點都是一個正態或類似正態的分布。這種認識方法,延展到對一個民族的民族性格作評價時同樣適用,中國人美國人都是這樣,有正態分布,你可以很容易找出什麽行為正常,什麽行為不正常。然而對於日本的政治精英層,這樣的統計研究很可能發現不了任何正態分布規律。日本政治精英人群的行為性格特點,永遠是二分型的。或左或右,中間派所占的比例相對很低。實際情況是,日本的政治右派比左派和中間派都多得多。所以,與日本這樣的國家打交道,要注意其政治行為不能以常理準確估計。時刻都要準備它可能會超出常理出招。日本,可以稱得上是國際政治舞台上的無理數。
日本最近的無理性,有兩點體現。
1)。日本一項以來已亞洲領袖自居。經濟上的實力當然不假,但以一個政治上主權不完整的國家來領導亞洲其他正在崛起的新興實體,理論上和現實上都有點行不通。這一點不光從日本過去對亞洲諸國的侵略史的一說明,就是在目前,日本政界那一套不過亞洲國家指責,一意孤行白靖國X社的行為,也不是一個能夠服眾的領袖。民族主義的東西,放在國內騙騙國民的同情是可以的。但是拿出來給別國秀自己的民族精神,就有點秀你個頭的意思了。一句話,不通事理,腦筋搭牢。
2)。日本的領袖形象,政治上是靠西方強國的捧場來撐起來的。又是G7,又是美日聯防的。也就是說,日本試圖給亞洲諸國一個印象,隻有他才被國際政治傳統強國認同,你們其他亞洲諸國有誰能跟我比。這種以局外勢力認同來陪襯自己優勢的稱雄手法,無論如何都讓人感覺狐假虎威了一點。換句話說,日本是個國個不能獨立的國家。這樣的國家作領袖的話,亞洲的臉麵往那裏擱?最近的小泉外交,還是左一個傍美,右一個傍美,這讓人不僅要問,日本的那點民族性格,在美國主子麵前隻剩下是藝妓的一張大白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