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信息

聖靈的工作帶給基督徒的一係列信息,見證和詩歌等。
正文

在基督裏合一:葡萄樹和枝子的比喻

(2006-06-09 23:09:52) 下一個

在基督裏合一:葡萄樹和枝子的比喻

“我(耶穌基督)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幹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幹淨了。你們要常在我裏麵,我也常在你們裏麵。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裏麵,也是這樣。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麵的,我也常在他裏麵,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麽。人若不常在我裏麵,就像枝子丟在外麵枯幹,人拾起來,扔在火裏燒了。你們若常在我裏麵,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麵,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

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裏。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裏;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裏。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人為朋友舍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麽,他就賜給你們。我這樣吩咐你們,是要叫你們彼此相愛。” (約十五1:17)

【約十五1】「『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

〔背景批注〕

在舊約聖經裏麵,常用葡萄樹來象征以色列人,表明他們是神所揀選和栽培的族類,期待他們為神多結果子,但他們的情形卻相當令神失望(參詩八十8~19;賽五1~7;耶二21;結十五2~4;十九10~14),因此他們是有名無實的葡萄樹。

〔文意批注〕

「我是真葡萄樹,」本句在原文是:『我是葡萄樹,那真實的』,這樣的敘述法與舊約裏的葡萄樹(以色列人)作一對比。他是『真』葡萄樹,生命在他裏頭(參一4),所以他能完成神栽培的目的。

「我父是栽培的人,」『栽培的人』即栽種和培植葡萄樹的人,從事鬆土、澆灌、施肥、修剪、除草等工作。

〔話中之光〕

(一)「我是真葡萄樹,」象征表明基督是我們一切真實供應的源頭;一切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參一17)。

(二)「我父是栽培的人,」意即神親自負責栽培看護;我們在基督裏的生命和生活,既由全智全能的神留心照顧,還需要我們掛慮什麽呢?

(三)基督與教會,乃是神永世以來所定計劃的中心(參弗三4~11)。

【約十五2】「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幹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

〔背景批注〕

葡萄樹有兩種枝子:(1)一種是『徒長枝』,它會大量吸取樹的水分和養料,徒叫自己長得肥大,卻不結果子;(2)一種是『結果枝』,它會結出果子,但果子的多寡不等。

〔文意批注〕

「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是指雖然重生得救,得以認識而連於基督,但卻根本沒有活出神生命的『失敗的真信徒』。

認為是『真信徒』的理由如下:(1)『屬我』這話是主親自說的,主絕不會誤把假信徒當作是屬他的人;(2)主這一段話是對他的門徒說的(猶大並不在聽眾之列),並且這段話已經越過了救恩的階段,而是向重生得救的人進一步在『見證』的事上的訓勉。

『剪去』,是指因為他們失去了生命的功用,而無法繼續從葡萄樹得到生命的供應,被棄絕的;正如不結果子就要被砍去的無花果樹(路13:7-9)一樣。

參下文(6節)『就象枝子丟在外麵枯幹』乃是指若『不常在主裏麵』的人會由於失去了生命的供應和滋潤,就變成枯幹,失去神的生命;『人拾起來,扔火裏燒了』(6節),指火湖的刑罰,稗子要被丟在火爐裏燒(參太十三42)。

「他就剪去,」這被『剪去』的枝子,並非指那些未重生的掛名信徒,乃指屬主的信徒。可是因為他們不結果子,就被剪去,無法繼續從葡萄樹得到生命汁漿的供應,而成為枯枝。所以『剪去』就是指與主中斷了生命的聯結。

今天在教會中,『屬主不結果子』的基督徒何其多,再不警醒,隻會『被剪去』而留在天國之外!作為基督徒,就一定要謹守主的命令,不可閑懶不結果子(彼後1:8)。

「凡結果子的,」『果子』是指內在生命的流露和表顯。什麽樣的樹,就會結出什麽樣的果子(參太七17);基督徒從基督這棵真葡萄樹上吸取豐盛的生命,必然會結出神聖生命的果子來。

基督徒所結的『果子』,至少有下列幾類:(1)生命上的果子--指神生命的自然流露,叫人如同看見神或基督自己(參太七20;提前三16;腓一20);(2)生活上的果子--指神性情的自然流露,顯出各樣的美德(參加五22~23;弗五9;腓一10;雅三17~18);(3)工作上的果子--指領人歸主(參羅一13);(4)嘴唇上的果子--指感謝讚美神(參來十三15)。

「他就修理幹淨,」『修理』指除掉多餘的葉子、枝梢、小枝子等,換句話說,就是除去一切有礙於生命長進和結果子的東西。

「使枝子結果子更多,」表明修理幹淨的目的,是要叫枝子結果子更多。

〔話中之光〕

(一)在同一棵葡萄樹上,有結果子的枝子和不結果子的枝子;結不結果子,全在乎是什麽樣的枝子。我們要作怎麽樣的基督徒,主讓我們自己有選擇決定權。

(二)「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幹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修理不隻包括洗淨,更包括剪除。所以我們不僅須要好好的除淨一切的罪汙,更得好好的接受對付,去掉身上一切不該有的東西--使我們不能結果子,或不能結更多果子的東西。

(三)枝子須被修理幹淨,才能多結果子;基督徒必須付出痛苦的代價,才能成為主有用的器皿,為主作見證。一直接受主的修理對付,才能一直帶領人蒙恩得救。

(四)如果主不使修剪的刀臨到我們,而讓我們自由的生長,我們就要失去基督徒生命該有的特質;如果我們離開主,照著自己的方式任意而活,我們就會失去基督徒生命的特色。

(五)結果子是葡萄樹生命最高的流露,也是最能使栽培的人得到滿足的。

(六)能結果子的枝子雖然好,但仍不夠好,必須多而又多;「結果子更多,」乃是我們每位信徒該有的目標。

(七)萬靈之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能結出更多果子來(參來十二10~11),因此我們要歡喜接受神的管教。

(八)一棵葡萄樹需要除蟲、除黴、除真菌;基督徒也要清理附在身上許多不該有的事物。

【約十五3】「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幹淨了。」

〔原文字義〕「道」真理,神的話和真道;「幹淨」潔淨,清潔。

〔文意批注〕

『幹淨』指罪過蒙神赦免,洗淨一切的不義(參十三10;約壹一9)。本節指門徒因領受主耶穌所給的教訓,而成為蒙恩得救的人。

〔話中之光〕

(一)人得幹淨並非靠自己的行為,乃是借著『道』的水,洗淨成為聖潔(參弗五26)。

(二)信徒重生得救以後,若要在裏麵的生命上脫去舊造的一切,而得在新造裏長大,就必須常有聖經的話,在我們裏麵顯出洗淨的能力和功用。

(三)主的道(聖經)是人得幹淨的工具和媒介;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參提後三16~17)。

【約十五4】「你們要常在我裏麵,我也常在你們裏麵。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裏麵,也是這樣。」

〔原文字義〕「常在」留在,保持,住在;「自己」從自己。

〔文意批注〕

「你們要常在我裏麵,」『你們』是指信徒;『常在我裏麵』原文是『住在我裏麵』,指信徒因信與主聯合,接受他生命的供應,並以他為生活的範疇。

『在主裏麵』和『住在主裏麵』,是有分別的。『在主裏麵』是得救的問題,『住在主裏麵』是交通的問題。我們一得救,就是在主裏麵了;但我們必須住在主裏麵,才能和主有親密的交通。

「我也常在你們裏麵,」原文是『我也住在你們裏麵』,指主在我們生命中不斷的運作、管理、教導並帶領。

「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枝子不是靠一次的接合,或一次吸收豐富的汁漿,就能結果子;若沒有葡萄樹不斷的供應水分和養料,就不能生存,更何況談到結果子呢!同樣,信徒必須與主聯合,不斷地從主得著生命的供應,才能彰顯基督的生命,結出果子來。

〔話中之光〕

(一)「你們要常在我裏麵,」基督徒在地位上已經在基督裏,那裏是他所屬的地方。但要保持常在主裏,就要遵行主的話和命令(約15:10);每天的生活,要與主保持親密的交通。我們這些在基督裏的人,借著禱告、讀經並遵從主的道、與主的肢體交通,便能時刻感受到主與我們聯合在一起。

(二)「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枝子若不常從葡萄樹上吸收養分,就無法結出果子。同樣,我們若不常在基督裏麵,也是這樣。

(三) 生命的果子誠然不是我們自己所能結出的,因此我們要守住地位,住在主裏麵,不斷與主保持交通與聯係。主是一切的能力、智慧、生命等的源頭,我們要遵從主的旨意,靠著主作工,不讓神作工的,就不能為神作工。

【約十五5】「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麵的,我也常在他裏麵,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麽。」

〔文意批注〕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葡萄樹和枝子之間的關係,正說明主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是如何的密切,彼此不能分開:(1)葡萄樹沒有枝子,就不成其為葡萄樹,枝子沒有葡萄樹,就立刻枯死;(2)葡萄樹和枝子之間,乃是一個內在生命的關係,主是我們的生命供應者,我們是主生命的表顯者;(3)葡萄樹和枝子說明我們和主合而為一;(4)眾枝子之間是同一個生命,並沒有第二個生命,我們基督徒在基督裏同有神的生命,不分彼此。

「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麽,」離開主就不能作什麽,因為生命的源頭被切斷了。

〔話中之光〕

(一)「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葡萄樹的生命、質量和能力,怎樣在枝子上顯明;基督的生命、質量和能力,也是怎樣在信徒身上顯明的。

(二)「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枝子所有的供應如何都在於樹,同樣,我們一切的供應都在於主耶穌。他是我們的一切,凡和他聯結的,有福了!

(三)「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葡萄樹如何必須依靠枝子才能長出葡萄,同樣,我們的主竟然需要依靠我們來為他結果子。我們需要主,主也需要我們;他需要我們在地上表現出他的生命來。

(四)「你們是枝子,」不管你是多麽的軟弱、失敗,也不管你是多麽的荒涼、下沉,隻要你是一個得救的人,你就是主身上的『枝子』,是一個聯於主的人。

(五)「你們是枝子,」這一個『是』字非常寶貴。看見自己『是』枝子,會給我們的屬靈生命帶來極大的轉機。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多日苦思自己如何才能住在主裏麵,一無所獲;但後來因看見自己『是』枝子,從那一刻開始,他就變成一個新的戴德生了。

(六)『住在我裏麵的,我也住在他裏麵』(原文);我們住在主裏麵,就得著主住在我們裏麵。主住在我們裏麵,是作我們的生命、能力、喜樂、平安和一切,叫我們在實際的經曆中,享受他自己和他生命的一切豐盛。

(七)傳福音不隻靠能力,更得靠生命。什麽種的生命,定規產生什麽種的果子。必須有常與主交通的優美豐盛的生命,才能結出美好的果子。

(八)葡萄樹的枝子沒有別的事可作,隻有一個本分,就是結果子。傳福音就是結果子,因此所有基督徒日常生活上應盡的本分就是傳福音,救罪人。

(九)問題不是枝子為葡萄樹而活,而是要讓葡萄樹的生命流遍枝子。你越享受他,你才越能為他作什麽。你這個枝子越住在樹裏麵,就越讓樹的本質住在你裏麵,讓樹的汁漿都從你經過,然後就從你結出果子來。這一個就是神所要我們作的。

【約十五6】「人若不常在我裏麵,就像枝子丟在外麵枯幹,人拾起來,扔在火裏燒了。」

〔文意批注〕

「就像枝子丟在外麵枯幹,」枝子枯幹,是因為不能從主幹吸收水分和養料。『枯枝』不是指假基督徒,因為整個比喻指的是真基督徒。

「人拾起來,扔在火裏燒了,」信徒若不在主裏麵,就成為好像脫離了主幹的枝子,變成枯枝,隻有當柴燒。“扔在火裏燒了”,指火湖裏的永死永刑。

〔話中之光〕

(一)信徒若斷絕與主的交通,裏麵就會缺少生命的運行、滋潤和流通,結果必然導致靈命的枯死。

(二)不持守在主裏的信徒,不追求在生命中與基督聯合的信徒,就象離開了葡萄樹的枝子而枯幹,成為枯幹無用的。

(三)「人拾起來,扔在火裏燒了。」枯枝的結局就是「扔在火裏燒了」,不能進天國,結局隻有火湖。

【約十五7】「你們若常在我裏麵,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麵,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文意批注〕

「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麵,」每個信徒都有基督的聖靈住在裏麵,而基督也稱為神之道(啟19:13)。所以這裏「主的話」也可都理解為聖靈。

從字麵上,也可以解釋作主的話豐豐富富的存在他們的心裏(參西三16),以致主的話成了他們生活的準則、思想的引導、行為的動機、選擇的依據。

「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這裏的『願意』,在原文的意思是指『意誌主動的去要』;『祈求』是指專一的禱告。所以這一句話的意思是:你們的意誌如果主動的要什麽,祈求就給你們成就。換句話說,主相信有的人的願意是合乎神的旨意的。

本節的意思是說:當信徒住在主裏麵,因著聖靈,主的話也就住在他們的裏麵,故此,他們能從主的話中知道神所要的,也知道神所不要的;這樣的人,他們所願意的,也就是神所願意的,他們根據裏麵的認識所發出來的祈求,當然是合乎神的旨意,所以一祈求,主就給他們成就。

〔話中之光〕

(一)一個住在主裏麵的人,就不致缺少主的話(聖靈)的啟示。

(二)基督徒正確的禱告,是基於對主的話的正確認識。

(三)本節給我們看見,住在主裏麵,與主相交,乃是我們禱告得著成就的條件。我們的禱告必須合乎主的旨意,才能得著主的成就。要我們的禱告合乎主的旨意,就必須住在主裏麵,與主相交,使我們能知道主的心意和旨意。

(四)禱告得答應的訣竅:神要作事,先把他的心意借著膏油塗抹在人心裏,人照這心意禱告,他就成全。

(五)一個能得著他垂聽的禱告,乃是以兩件事為根據:一件是我們必須住在他裏麵,一件是他的話也必須住在我們裏麵。所以這裏乃是提到用讀經來配合禱告。一個正常的基督徒,讀經和禱告是缺一不可的。

(六)這裏是先有主的話,後有祈求;而詩篇則是先有醒過來的呼求,後才仰望默想主的話語(參詩一百十九147~148)。有時候我們是先有讀經,後有禱告;有時候則是先有禱告,後有讀經。讀經與禱告,乃是並行且配合的。

(七)當你讀到神的話,神的話點亮你的裏麵,神的話就變作禱告的負擔和引導。這一個禱告,就是出乎神的禱告,當然很容易得著神的垂聽。

(八)人若學習一直和主交通,活在主裏麵,主的話就要住在他裏麵。一個正確讀經的人,應該是一個住在主裏麵的人。

(九)一個禱告的人,應該是一個住在主裏麵的人。活在主麵前固然是好,但是很可能你和主還是兩個,主是主,你是你。惟有活在主裏麵的時候,你和主才能成為一個。那時你才能對主說,主,我在這裏禱告,不是我自己禱告,乃是你和我、我和你一同禱告。

(十)如果一個禱告對我的生活沒有什麽影響,也沒有使我成為更能結果子的人,那就不是一個真正的禱告。

(十一)住在主裏麵,是成功禱告的竅門。我們多親近主,就多以基督的心思為念。我們從他的話中多認識他,就多明白他的旨意,我們的意願與他的意願愈相近,我們就愈肯定禱告必然得到答應。

(十二)信徒最屬靈的禱告,乃是主自己在我們的裏麵禱告--他的心意成了我們的心意,他的話成了我們的話。

【約十五8】「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

〔文意批注〕

「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榮耀』乃是神彰顯出來(參出四十34);多結果子,就是讓神的生命多有彰顯。如此,神就經由信徒的多結果子得著彰顯,因此得榮耀。

「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表明結果子就是作主門徒的證據。

〔話中之光〕

(一)父是借著子的工作得榮耀(參十三31~32),他也借著信徒的結果子得榮耀。實際上,信徒的結果子,也就是主工作的成果。

(二)我們無論是表顯神的生命,或是繁衍神的生命,終極的目的都是為著榮耀神。榮耀神,乃是我們生存的目的和意義。

【約十五9】「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裏。」

〔文意批注〕

「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主對我們的愛,與父對子的愛相同;兩種愛,在質與量都是一樣的。

「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裏,」『常在』原文乃是『住在』(參4節);『住在主的愛裏』,就是接受主愛的浸潤、激勵和推動,以主的愛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原動力。

〔話中之光〕

(一)我們應當不斷感受主的愛,在生活中享受這愛。

(二)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叫我們這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我們死而複活的主活(林後五14~15)。

(三)惟有住在主的愛裏,才能多給主機會愛,也才能以主的愛來愛別人。

【約十五10】「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裏;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裏。」

〔文意批注〕

「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當信徒住在主裏麵時,主的話也就住在我們的裏麵(參7節),這時,主的話也成了他的命令,須要我們去遵行。

「就常在我的愛裏,」遵守主命令的原動力乃在於主的愛,惟有住在主的愛裏,使我們有力量去遵守主的話。唯有遵守主的命令的,才能討主的喜悅,常在主的愛裏。

「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裏,」主這話表示:(1)他以身作則,率先遵守父的命令;(2)他以經曆證實,遵守命令的結果,必然會住在愛裏;(3)主的命令是可以遵守的;(4)主的愛是寶貴的。

〔話中之光〕

(一)沒有遵守就沒有愛;遵守與愛是形影不離的。

(二)與主聯合的生活,乃是一種由愛所掌管的生活;它表現出我們對主命令的順從,從而在我們身上彰顯出他的愛來。

(三)父對於基督怎樣,基督對於我們也怎樣;父怎樣愛基督,基督也怎樣愛我們。

【約十五11】「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文意批注〕

「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這些事』指一至十節『住在主裏麵』和『住在主的愛裏』的事。

「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注意,這裏是說『我的喜樂』,意即『主的喜樂』。這話指出:(1)『住在主裏麵』和『住在主的愛裏』,乃是讓主感到喜樂的事;(2)主的喜樂能夠轉存在我們的心裏,對我們產生切身的影響,叫我們也能有主所有的喜樂(參十七13)。

「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這話表明:(1)基督徒的喜樂,乃是根據主的喜樂能不能存在我們心裏,沒有主的喜樂,就沒有我們的喜樂;(2)我們因主的喜樂而產生的喜樂,乃是滿足的喜樂。

〔話中之光〕

(一)主的喜樂是屬天的,不受環境的影響。

(二)愛乃是喜樂的源頭;我們若要嚐到喜樂的滋味,隻須讓自己浸透在主的愛裏。

(三)基督徒的道路從來不該是愁雲密布的,因為主樂意叫我們的喜樂得到滿足。

【約十五12】「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

〔文意批注〕

「你們要彼此相愛,」『愛』字的原文是指『神聖的愛』,也就是『舍己犧牲的愛』;信徒之間的『彼此相愛』,不同於人間的愛(參十三34批注)。

「像我愛你們一樣,」主的愛,是信徒彼此相愛的模範和標準。

「這就是我的命令,」換句話說,我們若有下列兩種情形,便是違背了主的命令:(1)沒有彼此相愛;(2)我們對別人的愛,不像主對我們的愛。

〔話中之光〕

(一)愛是命令的總綱;這也是律法上最大的誡命(參太廿二37~40)。

(二)愛神的心,是在愛人上顯明的。人若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怎能愛沒有看見的神呢(參約壹四20)?

(三)信徒「彼此相愛」,有三點的講究:(1)是在主同一的生命裏相愛;(2)是在主同一的愛裏相愛;(3)是在主同一的使命裏相愛。

【約十五13】「人為朋友舍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

〔文意批注〕

「人為朋友舍命,」『朋友』指主耶穌所愛的人。

「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為所愛的舍命,乃是愛的最高表現。

〔話中之光〕

(一)基督的愛,不單表現在他的言語上,也表現在他犧牲的死;我們相愛,不要隻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三18)。

(二)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五7~8)。

【約十五14-15】「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

〔文意批注〕

遵行主所吩咐的,就常在主的愛裏了(約15:10),這也是作主朋友的條件和本分。

「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仆人通常隻作他主人所吩咐他作的事,而且很多時候不明白主人的用意。

「我乃稱你們為朋友,」『朋友』的關係,基於互信與互愛。彼此之間不存秘密,互相傾心吐意,分享自己的感受,無所保留;事無大小,彼此商量。

「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意即他們已蒙主帶領認識了父神的意思,並且接受了神聖的真理和教訓,這樣的蒙恩,是前所未有的。

〔話中之光〕

(一)「我乃稱你們為朋友,」主稱我們為『朋友』,一麵說出他是何等降卑,來和我們站相同的地位;一麵也說出他在凡事上體諒我們,同情我們,幫助我們,甚至為我們『舍命』(參13節)。

(二)人多羨慕作主的朋友,少願作主的仆人。其實,要作主的朋友,必須先作主的仆人;人若不願作主的仆人,也就不得作主的朋友。主的真仆人,也就是主的真朋友。

(三)我們要作主的仆人,也要作主的朋友;我們不但要與主同工,更要與主同心、同住、同行。

【約十五16】「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麽,他就賜給你們。」

〔文意批注〕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一般猶太人是門徒揀選他們所想跟從的拉比;但主耶穌的門徒卻非如此,是主揀選了他們。

「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被揀選之後,去為主工作之前,要經過『分派』,也就是差派的階段。注意,『去』字的原文含有『離此而去彼』的意思,所以這裏的『結果子』是重在指工作上的結果子--領人歸主,而不是指品格上的果子。

「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信徒作工的果效將要永遠隨著我們(參啟十四13),所以領人歸主的果子是存到永生的(參路十六9)。

「使你們奉我的名,」原文作『使你們在我的名裏』,主的名就是主自己;所以在主的名裏,意思就是在主的裏麵,與主聯合為一,支取主的權柄。

「無論向父求什麽,他就賜給你們,」注意,通常我們期望先有美好的禱告生活,好讓我們可以多結果子,但這裏的次序卻恰好相反。先是主耶穌使我們有能力結果子,然後天父垂聽我們的禱告。

〔話中之光〕

(一)我們跟隨主,不是出於偶然的機緣,而是主揀選了我們。

(二)不是我們的眼光比別人好,揀選了主;乃是主以永遠的愛主動揀選了我們。他的恩賜與選召是沒有後悔的(參羅十一29)。

(三)我們不但要出去領人歸主(「去結果子」),並且還要照顧和喂養新蒙恩的信徒,使他們不致跌倒(「叫果子常存」)。

(四)奉主名的禱告,就是我們在所禱告的事上與主聯合為一;主的事就是我們的事,我們的事也就是主的事。惟有這樣的禱告,才能合乎主的意思,也才能很容易的得到主的答應和成就。

(五)我們到神麵前,不能靠著自己禱告;因為我們這個人在神麵前是不蒙悅納的。我們必須奉靠主的名禱告,也就是必須在主裏麵禱告,才能蒙神垂聽。

(六)我們若要奉主的名祈求,就得與他有親密的交通,否則我們就不能明白主的心意。我們與主愈親近,我們就愈明白他的心意。

【約十五17】「我這樣吩咐你們,是要叫你們彼此相愛。」

〔話中之光〕

(一)愛是遵行主吩咐的能源;愛也是完成主使命的條件。

(二)惟有信徒『彼此相愛』,才能夠:(1)結常存的果子;(2)禱告蒙神垂聽。

(三) 主叫他的門徒要彼此相愛,乃因為他們在世上,必被世人所恨(參18節),所以需要用愛來見證我們與世人的不同。

在聖靈的光照帶領下摘編修訂,一切感謝讚美榮耀歸給主!

--摘編自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係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