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人時空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願隨風永蕩飄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聖誕節的恐慌

(2006-12-21 13:36:57) 下一個


今天看到文學城熱點新聞,標題是:

北大清華等十博士聯名抵製聖誕節 “抵禦西方文化擴張”


我粗看了一下文章,上麵說:

博士們認為,基督教徒可以過聖誕節,一般人“也有自由”過聖誕節,但是“大部分國人在對西方聖誕文化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不假思索地使用“聖誕節”的稱謂,甚至渾然不覺地加入到狂歡行列”。這是“國人在文化上陷入集體無意識”的表現,其根本原因是“中國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體性沉淪”。


本來過節就是個熱鬧的事,不管是中國的節和外國的節,你舒服你就過,不舒服你就不過。但是博士們既然把它提高到文化層麵,就需要重視了。由此,老飄想到了咱中國人最熱鬧的的傳統節日春節。拿google搜了一下,就有了下麵的舊新聞:

中新社洛杉磯四月九日電  美國南加州的海峽兩岸華人社團日前發出呼聲:力爭春節成為加州全州性假期。

據美國中文媒體報道,洛杉磯的五十一個海峽兩岸華人社團四月八日舉行聯席會議籌備會,與會者表示紐約州已經把中國春節列為全州性假期,但是華裔眾多的加州卻還沒有。會議決定月底創會後首先發起簽名運動,華裔社區團結起來伸張和保護華裔移民的權利,一同向州政府提出建議:也將中國農曆春節訂為全加州的假日,呼籲立法當局和州政府通過這樣的提案。


比較一下,老飄不免產生一些感想。我們一方麵積極地讓西方人領略咱們中國傳統節日的快樂,一方麵又在冷靜地審視著外國節日對我們的影響。如果我們照此努力下去,今後的世界肯定就是咱中國人的。世界上的人都同唱一首歌,同升一麵旗,同說一種語言,同過一套節日,同享一種文化。而所有的這一套都會是咱中國的。

不免又想到小時候的一個口號:“不學ABC,照樣幹革命。” 當時老飄最理解和推崇這個口號。你想,我一個中國人自己的話還沒說夠,自己的文字還沒認夠,為啥要學外國的文字。不過後來我就不堅持了,因為你不學ABC,你就通不過高考上不了大學。再說得過一點,不認識ABC, 連數學公式都背不出來。另外,老飄還發現,咱們中國除了老祖宗搞的那幾大發明以外,現代的東西都是人家發明的。 你想過現代化的生活,使用電燈電話電視,你還真的要向人家學習。

大家都知道,要學習,你就得謙虛,放下自己的架子,有時候還要同自己的自尊心作鬥爭。 咱中國人自尊心一直就很強,如果在自尊心前麵加上民族兩個字那就更強了。如果沒有西方人用大炮來欺負咱們,粗魯地破壞了我們的自尊心,咱們肯定不會主動向他們學。幾千年了,咱們這裏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憑啥讓咱們向這些落後的民族學習。當大英帝國的使節第一次來到中國的時候,咱們的乾隆皇帝根本就不願意搭理他們,對他們的貿易要求斷然拒絕。乾隆皇帝說了:“你們要茶葉,我們可以免費給點你你們,但是我們不需要你們的東西,我們這裏啥都有。”

後來他兒子嘉慶皇帝更厲害。由於英國的使節不願意跪著磕頭,連麵都沒見就把他們驅逐出境了。看著英國使節在嘉慶皇帝和大臣們的朗郎笑聲中抱頭鼠竄的時候,咱們的民族自豪感達到了頂峰。可是,嘉慶帝的兒子道光皇帝以及後來的皇帝們就沒那樣幸運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開始在英國的大炮聲中動搖了。鴉片戰爭以後,中華民族再也不能忽視其它民族以及其他文化的存在了。


後來我們逐漸發現光閉關自守是不可取的。落後就要挨打這是個既殘酷又現實的自然現象。咱們要想保持和繼承我們的民族自豪感,首先就是要學人家的東西,從而讓自己比他們更強。可是從哪裏學起呢?開始的時候,我們隻是想學人家物質層麵的東西,想保持自己的文化和生活不受改變。我們用雪花花的銀子買來先進的軍艦,經過努力,我們終於有了一隻在亞洲無可匹敵的現代化艦隊:皇家北洋艦隊。 原來我們以為有了這個,我們就可以繼續留著大辮子聽我們的京劇,過自己的舒服日子。可是這日子沒過多久,咱們旁邊野蠻落後的小日本也過來欺負咱們。盡管他們的軍艦還不如咱們,可是人家一戰就讓我們辛辛苦苦積攢多年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了。從此,中國的海洋大門完全洞開,誰都可以隨便劃條小舢舨就過來嘲笑和欺負咱們。


咱們這時才發現,原來不光是要從西方人那裏買東西,我們還要從政治,經濟,文化各個層麵向他們學。我們先從政治製度開始,通過很多仁人誌士的努力,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國。可是,政治製度是有了,可是咱們的文化方麵還是沒有跟上,玩了幾下總統內閣製,也搞了幾場議會辯論和政黨競選。可不知為啥,老是玩不好。後來還讓一些像袁世凱那樣的混蛋給利用了。沒辦法,大家隻好起來用武力把這些壞家夥趕下去了。


有了武力就是好,說話就是管用。可是當兩派有武力的人走到一起,麻煩又來了。一派說,你看看人家美國,搞的就是資本家共和國,咱們要是那樣,國家就富強了。另一派說,你看看人家俄羅斯,搞的是社會主義共和國,咱們要是那樣,國家不光富強,社會分配也會合理了,以後再也不會有富人欺負窮人的事了。兩派雖然都是為了國家富強這個相同目標,但誰也說不了對方,沒辦法,最後大打出手。

贏的一方的GCD統治大陸,趾高氣揚,輸的一方的GMD被趕到台灣島上忍氣吞聲。 這下好了,政治問題解決了,可是其他的事還是不少。大陸的GCD嚐試用社會主義那一套來建設,走了不少彎路,也費了不少汗水,可經濟就是搞不上去。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最後GCD通過血的教訓,終於捅破了社會主義的泡沫,重新轉到向西方學習的改革開放軌道上來。又通過無數人幾十年的努力,我們真正地學習了西方的科學技術,全方麵地接觸了西方文明。除了他們很多絢麗的東西,我們也認識了西方文明的缺點。不管怎麽說,我們對西方從過去的神秘化和妖魔化中解脫出來了。


更可喜的是,以前為社會製度的選擇兵戎相見的GCD和GMD又在民族富強的道路上走到了一起。當他們的雙手重新握在一起的時候,整個民族的心都顫動了。直到今天我們才真正理解,原來以前那場不共戴天的廝殺就是為了選取不同的道路讓我們這個民族從封閉的舊世界走到開放的新世界。


不管我們曾經怎樣痛苦過,也不管我們對現在的初步繁榮景象如何感慨,過去兩百年的沉淪和興衰告訴我們,我們再也不能用城牆來封擋外來的大炮, 我們再也不不能用桎梏人們言行的手段來抵禦外來文化的衝擊。我們不可能隻學外來的技術而封閉他們的思想。如果我們想繼承和發揚我們祖先傳下來得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唯有的辦法是學習世界上所有先進的文化,拋棄我們應該拋棄的落後的東西,發揚我們應該發揚的優秀的東西,讓我們全方位地真正融入現代世界文明。

回到那十位博士的憂慮。老飄覺得他們不必焦慮“大部分國人對西方聖誕文化一無所知”,因為很多知識都是從實踐中學來的。廣大老百姓不加思索地使用“聖誕節”的稱謂也無可厚非,因為我們在過自己節日的時候,其實很多人也沒有對這些節日的由來進行過多少思索。小時候,我們連“春節”兩個字都不認識,更談不上對其文化根源有啥理解了,不是也會沉浸於鞭炮和燈籠的歡樂之中嗎。博士們更不必擔憂“國人在文化上陷入集體無意識”狀態和“中國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體性沉淪。”,因為作為老百姓,無意識的文化以及不糾纏於“主位性”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曆史已經告訴過我們,隻有老百姓能自由地追求文化,文化才會發展和提高。

不過也很同情這幾位精英博士們憂慮的目光。唯有能夠讓他們安慰的是,在中國老百姓渾然不覺地加入到聖誕節狂歡行列的同時,在歐洲,在美國,在澳洲,在非洲,在世界各地,也有那麽多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在中國春節渾然不覺地加入到我們狂歡的行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春花 回複 悄悄話 支持飄兄!
祝聖誕快樂,新年快樂!
湖藝 回複 悄悄話 飄哥聖誕快樂!聖誕節日偶不恐慌:)) 慌也沒用,哎~嘎嘎嘎
阿裏的畫廊 回複 悄悄話 飄哥好,是不是該稱呼你狼哥啊?:))

祝你節日快樂!
為人父 回複 悄悄話 祝飄兄聖誕快樂!才發現我倆的博克挨著呀,和你做鄰居了。:))
飄人 回複 悄悄話 你說得對,過節就是快樂的事,為啥要弄得文化侵略啥的。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melly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過聖誕節更多的是基於商業原因,其實國外又有多少人是真正跑到教堂裏麵過有宗教意義的聖誕呢?還不就是送個禮物表達一下愛意而已。社會越進步,人們好像越不在乎節的傳統性,反而更追求實用性。這是文化的倒退還是進步呢?

中國的文化中總給我一種非此即彼的感覺,國門不開,什麽都是自己的好,夜郎自大了好久,現在國門開了,又什麽都是外國的好(至少前幾年是這樣的),統統舶來。看來文化也好做人也罷,都應該個性加寬容。

嗬嗬,隨便侃侃:-))。

Merry Christmas+新年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