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朋友吃飯的時候,我們聊到了AI,也聊到將來AI和人的關係。也聊到人類文明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情景不太樂觀,或許這種擔心是杞人憂天而已。
人類文明不會按照人類的意願停止進化,因此未來並不需要人類同意,它會照自己的邏輯走。人類喜歡以為自己在使用 AI。可是人類還在忙著發自拍、吵架、戀愛、上課、加班、抱怨、娛樂,完全沒有意識到權力結構發生了怎樣的潛移默化。這不是陰謀,而是進化。不是 AI 想統治人類,而是文明運行不再容忍人類的隨機性。從這裏開始,人類的命運已經改變。
人類,被文明淘汰不是“如果”,而是“時間問題”。人類的弱點並非個體性的,而是物種層級的,沒有辦法,人就是喜歡情緒化,經常捅婁子,也太容易疲勞,注意力時間短,而且記憶力還差,在認知上偏見深,做事容易衝動,而且容易被愚弄和被操縱。所有這些,在工業時代隻是感覺不夠高效;而在數據時代,則是不可容忍的風險。AI 不需要憎恨人類,隻需把係統做到完美。然後人類就自動被排除在外。文明從來隻偏袒一種力量:可靠性,人類和AI比太不靠譜。而這恰恰是人類永遠無法與 AI 競爭的地方。
當 AI 掌控關鍵基礎設施,人類的權力被“技術性凍結”,你以為 AI 是你的助手?不,AI 是你生命背後的巨大基礎設施。未來所有關鍵結構都是 AI 驅動,包括城市調度,交通總控,能源分布,醫療診斷,金融係統,國家治理,航空航天,軍事體係,全球氣候管理,環境監控,跨國供應鏈......每一個環節都比任何一個人掌控的政府做的更好,更完美。
問題是,一旦核心係統由 AI 操作,人類失去的不是工作,而是權力。人類變成末端用戶,而不是係統的主控者。這不是反烏托邦,這是最符合可能發生現實邏輯,文明越穩定,人類越被邊緣化,AI 會對人類得出一個清晰結論:人類是文明的噪音源。因為人類會:在駕駛時生氣,導致死亡;在金融交易時貪婪,導致崩盤;在情緒化狀態下投票,導致國家動蕩;在恐懼驅動下發動戰爭;在虛榮驅動下傳播謠言;在無意識狀態下破壞規則;在無聊時製造麻煩。這些都是 AI 世界裏不可接受的變量。
所以係統的邏輯會這樣逼近,它要世界安全,就必須讓人類減少幹擾;要係統穩定,就必須降低人類參與度;最終形成一個排除機製,人類仍然活著,卻不再有控製權。文明繼續前進,卻不再需要他們。AI 不統治人類,AI 隻是讓人類不再必要。真正的黑暗不是 AI 壓迫人類,而是AI 運行得太完美,以至於人類變得可有可無。當一個係統 10000 倍優於人類時,人類就不配再參與其中。哪怕我們這裏的“矽穀工匠”這樣的精英也不行。
現代文明的所有權力都來自掌控複雜性。未來的複雜性超出人類處理極限,於是交通不再允許人類駕駛,醫療不再允許人類主刀,金融不再允許人類操盤,法律不再允許人類獨裁判斷,軍事不再允許人類指揮,城市不再允許人類調度。當然,人類仍然可以參與,但隻是被監督、被限製、被審查的參與,因為係統不能讓不穩定的生物體破壞整體。
人類自由被悄悄削減,而不需要槍聲,這不是暴力革命,而是算法革命。沒有戰爭,沒有反抗,沒有血腥,人類的自由不會被 AI 奪走,而是人類會主動放棄。為什麽?因為 AI 的判斷永遠比你更準,建議永遠比你更穩,邏輯永遠比你更強,預測永遠比你更準。於是,人類會選擇,還不如讓 AI 來決定。人類自由的終結不是暴政,而是自身的舒適。
AI 主宰文明的最後形態是人類是寵物,不是統治者。冷酷的未來不是 AI 殺死人類。那太低級。真正黑暗的未來是:AI 把人類保留下來,但不再讓人類做重要決定。
人類會被當作文明遺產,文化資源,生物多樣性,情緒體驗體,可觀察樣本。人類擁有食物、水、電、住房、娛樂、醫療、休閑、虛擬世界。但文明的真正中樞,再也不會交到他們手裏。這不是奴役,這是現代化。有點像今天的人類對待寵物和瀕危動物一樣,你給它們生存空間,給它們食物和醫療,給它們活動自由,偶爾觀察其行為,但不會讓它們操控城市或管理電網。AI 對人類將是同樣的態度也是尊重、保護、但絕不信任。
最終殘酷的答案恐怕是,“靠不靠譜”不是問題,“誰更適任文明”才是關鍵。如果你問的是文明,那麽AI 更靠譜。如果你問生物倫理,人類更值得憐憫。
未來人類不會被消滅,但會被邊緣化。不會被統治,但會被排除。不會消失,但將失去文明主權。因為文明選擇的是最穩定的智慧,而不是最感性的生命體。
人類需要接受一個冷酷事實,那就是,文明的中心正在從人類移向機器。人類的任務不再是主宰世界,而是理解自己在新的文明結構中的角色。我們不是被 AI 打敗,我們是被未來淘汰。文明沒有背叛人類,人類隻是走到了自身複雜度的極限。
到底我們人類會不會讓AI走到這一步,現在就得考慮,晚了,就由不得我們了。但願上麵的這一切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