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東籬下

隨性的人,喜歡隨心所欲。不管多少,也無論長短,想到了,記下來,就有了這個被稱為博客的東西,且將之命名為採菊東籬下,其實是想悠然見南山。
正文

(五)瘋狂的石頭

(2025-11-23 16:23:21) 下一個

(五)瘋狂的石頭

 其實,世上原本隻有私章而無公章。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不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而且刻製私章也頗成氣候。最早也是最大的公章,據說是秦始皇時的傳國玉璽。璽者印也,玉璽即是由玉石為材質的印章。把六國盡入囊中,也是百家爭鳴局麵終結者的秦始皇,壟斷了大一統國家的權力,也壟斷了用玉石刻章的權力,玉璽就成了皇帝印章的專稱。朕即國家,本是皇帝私章的玉璽就成了代表國家權力的公章,由一顆玉石雕刻而成的私章就成了傳國玉璽。

  究其淵源,傳國玉璽就是一塊價格高昂的石頭。有一個成語叫完璧歸趙,說的就是這塊瘋狂的石頭變玉璽之前的故事。這塊名為和氏璧的石頭不知怎麽從楚國跑到了趙國,引起了秦昭襄王的垂涎,給石頭開價15座城池。當然這隻是一個騙取和氏璧的虛擬價碼。趙惠文王想做這筆生意,派出的使臣藺相如沒有上當,城池雖沒得到,但和氏璧卻完整無缺地回到了趙國。

 贏氏家族獨占和氏璧的夢想,直到秦昭襄王的曾孫贏政滅掉六國獨霸天下當上始皇後,才得以實現。以暴力奪得天下者,無不期盼江山永固、子孫永繼,卻又無不擔心自己家族坐江山的正統合法性受到挑戰。曆朝皇帝都會裝神弄鬼、編造神話,皆緣於此。在你爭我奪中名聲大振的玉石,也於是派上了用場。秦始皇命人在和氏壁上刻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蟲鳥篆字。一塊瘋狂的石頭就此成為國之重器,成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

 10多年後,這顆化國為私的公章被漢高祖劉邦得到,姓贏的石頭就改姓了劉,但這塊身價狂升的石頭並未從此安生。在王莽的新朝時期,又一度姓王。東漢末年,諸侯爭奪帝位,伴隨著爭奪這傳國玉璽。於是,我們才能在《三國演義》中讀到董卓、孫堅、袁術爭奪這塊石頭的瘋狂章節。

 此後,這塊石頭一路改姓。傳到唐朝改姓李後,依然不能‘既壽永昌’,至五代十國時竟至失去了蹤影。大約過了700年,說是這塊刻了字的石頭重現,被人獻給清皇室多爾袞,讓愛新覺羅家沒有了朱元璋的遺憾。這位和尚出身的朱皇帝聲稱有三大遺憾,首憾就是:‘少傳國玉璽’。不過,到乾隆皇帝時,這位號稱博學的皇帝卻鑒定,多爾袞得到的傳國玉璽是假冒偽劣之物。於是決定另起爐灶,命人用玉石新刻了一枚。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