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鳥2個多月來,除了曬黑了不少,身上咬了無數個包,以及說服老婆那個200-600mm的鏡頭實際上是一個新型吸塵器以外,也積累了不少無用的姿勢。
1. 英文對鳥的稱呼,真是五花八門。就拿“鷹”來舉個例子吧,中文說白頭鷹,魚鷹,貓頭鷹,簡單明了,一看就知道說的是啥,英文偏要說Bald Eagle, Osprey, Owl;還有“鷺”,中文裏大一點的就是大白鷺,小一點叫小白鷺,顏色深點的就叫蒼鷺,英文就變成了Great Egret, Snowy Egret, Great Blue Heron。
2. 我們都知道動物界裏的雄性一般比較漂亮,但其實很多時候漂亮是“爺們”才有的專利,是性成熟的標誌。比方說紅雀(cardinals),幼鳥不論雄雌都是灰不溜秋的,隻有雄性的到了青春期才出落成我們熟知的遍體通紅一字眉絡腮胡的形象。
3. 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一般都是雄性的體格要大一點,因為要保護自己的領地和女人(們),還要搬得動Costco 40瓶一版的礦泉水。但是白頭鷹是個例外,母鷹比公鷹的體型要大個25%到30%,這種現象叫做Reversed Sexual Dimorphism(性反轉二態性)-- 原來看起來不怒自威的國鳥竟是個耙耳朵的存在。
白頭鷹夫妻倆,我猜右邊的是老婆
魚鷹
貓頭鷹 (此照片來自網絡)
大白鷺和小白鷺
蒼鷺
成年雄性紅雀
成年雌性紅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