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鐵血襄陽》連載(137)
(2025-11-27 13:11:53)
下一個
第137章 :鎖江驚雷
(四)
晨光穿透元大都校場的煙塵,落在三台巍峨的炮身上,木質紋理在光影中流轉,如巨獸蟄伏的肌理。最左側那台單梢炮率先映入眼簾,百年巨木的樹皮皸裂如龍鱗,浸透了桐油與匠人的汗水,榫卯接合處嚴絲合縫,木楔上的斧鑿痕跡還帶著新鮮木屑。鐵製鉸鏈泛著冷硬寒光,與溫潤木色形成強烈對比,碗口粗的麻繩緊繃如弓弦,表麵凝結的鬆脂在陽光下像琥珀淚滴。微風吹過,配重箱的鐵環輕輕相撞,發出悠遠回響,仿佛在訴說著即將掀起的腥風血雨。
“你們不用行禮了,快把這大炮的本事,仔細說說。”忽必烈抬手示意,風聲驟然停歇,校場上的喧囂也隨之靜了幾分。
亦思馬因上前一步,鐵靴碾過地麵發出沉悶聲響,他抬手拍了拍單梢炮身,“梆梆”的脆響在空氣中回蕩:“這是漢地舊法改製的單梢炮,四十個人拉拽繩索,一名老手操控機關。五十步內,兩斤重的飛石能輕易打穿皮甲——”話音未落,炮身的牛筋弦突然繃緊,發出“嗡嗡”的震顫聲,似在印證他的話語。
“妙啊!”史天澤拍手叫好,腰間的玉帶鉤碰撞作響,“當年鄂州城上宋軍的炮石,也不過如此!”
阿老瓦丁見狀,上前一把掀開第二台雙梢炮上的苫布,“嘩啦”一聲,布帛落地揚起細塵。這台炮比單梢炮更為粗壯,炮身纏繞的牛皮索泛著油光:“這雙梢炮需百餘人合力牽拉,能發射二十五斤重的雷火彈。”他突然抓起一旁燃燒的火把,火苗竄動間,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若是換成西域的火油罐——”火把掠過炮膛,引線“轟”地一聲被點燃,滋滋作響的火星映得眾人臉色忽明忽暗。
忽必烈眉毛一挑,腰間玉佩隨著身形微動,叮當相撞:“這炮難道已經是極限了?”
亦思馬因走到最右側那台五梢炮前,手掌撫過厚重的炮身,沉悶的回響從木質深處傳來,牛皮索在他觸碰下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稟告聖上,這五梢炮需一百五十七人同時發力,能發射七八十斤的飛石,五十步內可將城牆垛口盡數打碎。”
“好個凶悍的東西!”阿裏海牙倒吸一口冷氣,身上的鎧甲鱗片嘩啦作響,眼中滿是震驚與狂喜。
忽必烈手指輕敲身旁的鎏金馬鞍,“嘚嘚”聲節奏分明,目光緊緊鎖住亦思馬因:“破城的威力有多大?”
“臣等遵照聖上命令,已將三百五十斤的石炮鑿空填藥。”亦思馬因拱手回話,遠處傳來“哢嚓哢嚓”的鑿石聲,由遠及近。他抬手示意,身旁工匠將一袋火藥傾倒入炮膛,“簌簌”的聲響中,白色藥粉順著炮壁滑落,“發射時雷火交加,能打入地下七尺,把城牆炸得像粉末一樣。”
史天澤手中的拂塵“啪嗒”一聲掉在地上,他驚得半晌說不出話,半晌才喃喃道:“天威啊!這炮能打多遠?”
“二百五十步外,仍能打穿鐵甲。”阿老瓦丁摸著胡須,身旁的算盤珠突然“劈哩啪啦”作響,似在核算著炮石的射程與威力。
“快發三炮!”忽必烈猛地揮手,語氣中滿是迫不及待。
令旗獵獵作響,亦思馬因快步退到炮位,鐵靴踩碎地麵薄冰,脆響刺耳:“臣——領旨!”
“咚咚咚!”一名彪悍的鼓手擂起戰鼓,三聲巨響震得人心神激蕩。忽必烈帶著眾臣登上閱台,鐵靴踏在木階上“噔噔”作響,甩袖坐下時,錦墊發出窸窣聲響。
“嘩啦啦!”令旗劈空而下,亦思馬因振臂一揮,眾炮手齊聲呐喊:“嘿——哈!”吼聲震天動地。鐵鏈絞盤“吱嘎”轉動,滑輪組帶動配重箱緩緩升起,繃緊的繩索如蓄勢待發的弓弦。
“咻——”空氣被撕裂的尖嘯聲驟然響起,第一顆石彈破空飛起,帶著雷霆之勢直衝靶區。寒鴉被驚得四散亂飛,“嘎嘎”的驚叫與炮聲交織在一起。緊接著,第二顆、第三顆石彈相繼射出,三顆巨石在空中劃出三道弧線,如流星墜地。
“轟隆隆!”地動山搖的悶響從靶區傳來,煙塵暴起,遮天蔽日。土塊“劈啪”砸落,三裏外的帳篷布幔都在簌簌震顫。硝煙味彌漫開來,彈坑深處青煙扭曲升騰,火星“嗶啵”爆響,似在灼燒著這片土地。
忽必烈拍著閱台欄杆大笑,欄杆被震得嗡嗡作響:“好!太好了!”
兩名工匠快步上前,鎧甲鏗鏘聲與腳步聲交織,他們跪在台前,額頭觸地:“托聖上的洪福,新炮已經成了!”
忽必烈用指尖的金戒指敲了敲桌麵,“叮叮”聲清脆悅耳:“這等神物,該記入武經!”
“請聖上賜名!”兩人伏地跪拜,聲音恭敬。
忽必烈袖中佛珠輕輕轉動,忽然笑了:“西域的妙技,回回炮手所鑄——就叫‘回回炮’!”
“聖明燭照!”兩人叩謝,甲胄跪地發出轟然聲響。
虎符銅印交擊,忽必烈抬手下令:“從今天起,亦思馬因任炮軍都督,阿老瓦丁總管匠作!”
亦思馬因與阿老瓦丁再次叩謝,起身時,忽必烈已走到回回炮旁,手掌撫過冰涼的炮身,金屬與木質的觸感交織,他忽然壓低聲音,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當年太祖靠弓馬取天下,如今該用炮火定乾坤。”
侍從“嘩啦”一聲展開地圖,忽必烈指向襄陽的位置,朱砂筆“嚓”地劃破絹麵:“史卿明天就帶三十門神炮南下——”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讓呂文煥見識見識,什麽叫天威!哈哈……”
“紮!”眾將領齊聲應和,佩刀齊震,聲震雲霄。
(五)
風沙滾滾,中原古道上塵土飛揚,遮天蔽日。元軍二十萬大軍如黑色潮水般湧動,旌旗蔽日,鎧甲鏗鏘,馬蹄聲、炮車碾地聲、士兵的呐喊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一曲慘烈的戰歌。史天澤騎在高頭大馬上,目光如炬,手中馬鞭直指南方,阿裏海牙、失伯裏、懷都、亦思馬因等將領緊隨其後,個個神色肅穆,臉上帶著必勝的決絕。
三十台回回炮組成的炮陣是這支大軍最耀眼的存在,七丈長的炮車碾過焦土,包著鐵皮的輪子陷進土裏半尺深,掀起如潮水般的沙浪。車軸連接處發出“咯嘣”的不堪重負之聲,嚇得拉炮車的西域駱駝仰頭長嘶,鼻子上的金鈴“叮當”亂響,在喧囂中顯得格外刺耳。
“嘩啦!”一台回回炮的碗口粗鐵鏈突然從絞盤上彈起,鐵環相撞迸出“刺啦啦”的火星。炮梢末端的千斤配重箱“咣當”搖晃,震得炮架底部的木楔“哢哢”移位,眼看就要傾倒。三丈外監督的色目匠官“哎呀”一聲跳起來,手中銅哨“吱——”地發出尖銳聲響,劃破風沙。
二十個光著膀子的炮兵輔卒立刻“嘿喲!嘿喲!”喊著號子衝上去,黝黑的臂膀青筋暴起,用肩膀死死頂住麻繩,合力將傾斜的炮臂拉直。汗水順著他們的脊背滑落,滴在焦土上,瞬間被蒸發殆盡。
炮陣兩側,弩兵們正緊張備戰。三床弩整齊排列,絞盤齒輪“哢哢”轉動,牛筋弦被繃得如滿月般,寒光閃閃的三棱箭搭在弩槽上,蓄勢待發。“啪”的一聲,弩兵隊長按下扳機,數十支三棱箭“嗖嗖嗖”破空而出,百步外的草人靶“噗噗噗”被射中喉嚨,箭尾的雕翎還在“嗡嗡”顫動,透著致命的寒意。
騎兵部隊如黑色洪流般湧動,馬蹄聲“嘚嘚”如雷,長矛“唰唰”地豎起來,形成一片鋼鐵森林。重甲步兵們“咣咣”地撞擊著盾牌,沉悶的聲響震得地麵微微顫抖,驚得一群烏鴉“撲棱棱”從頭頂飛過,在空中盤旋哀鳴。
史天澤勒住馬韁,馬蹄“嘚嘚”刨地,揚起陣陣塵土。他揚起鞭子,鐵甲“鏗”地一聲脆響,馬鬃在風中獵獵飄揚:“襄陽是攻破宋朝的關鍵!”他的聲音洪亮,穿透風沙,“這次要像獵狗追兔子一樣,一口氣拿下!”
懷都靠在回回炮架上,皮革發出“吱嘎”的聲響,他用手指輕彈炮身,金屬“錚”地一聲回響:“有三十門神炮在這兒壯膽——”他突然握拳拍掌,眼中滿是自信,“定能把襄陽城樓轟個底朝天!”
阿裏海牙“唰”地拔出彎刀,刀鞘與刀刃摩擦發出“錚”的銳響,寒光凜冽的刀刃映出他猙獰的笑容:“我這把新磨的寶刀……”他用拇指擦過刀刃,“噌”地一聲輕響,帶著嗜血的渴望,“正缺個呂文煥的腦袋來開鋒!”
史天澤俯瞰著浩浩蕩蕩的大軍,胸有成竹道:“襄樊是宋朝的咽喉,咽喉被卡住,他們還能撐多久!回回炮一出馬,一炮就能定襄陽!”
“咚咚咚!”牛皮大鼓突然震天響起,鼓聲震得地麵微微震顫。令旗揮下,旗麵“獵獵”破風,三萬騎兵齊聲呐喊,如潮水般發起衝鋒,鎧甲碰撞聲“嘩啦”作響,與馬蹄聲交織在一起。黃沙怒卷,沙粒“簌簌”打在鎧甲上,遮天蔽日間,箭囊碰撞聲、兵器出鞘聲此起彼伏。回回炮車碾過古道,留下深深的轍痕,木軸“吱呀”的呻吟聲此起彼伏,伴隨著大軍的腳步,朝著襄陽的方向,滾滾而去。
夜色漸濃,古道上的燈火如長龍蜿蜒,元軍的鐵蹄踏碎了中原的寧靜,也預示著襄陽城即將麵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