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祥Jack

新聞傳播學教授、文學博士、散文作家、資深媒體人的深度報道與切身感悟。作品追求五度:速度、 角度、態度、溫度、力度。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四次轉身情未盡 初心依舊終不悔 ——一位資深媒體人的新聞情懷 (四篇連載之三)

(2025-07-23 21:07:56) 下一個

四次轉身情未盡  初心依舊終不悔                                                                  

——一位資深媒體人的新聞情懷

  (四篇連載之三)

 

     孫瑞祥Jack Sun

【題記】2024年歲末,難得有幾天閑暇時光。坐望窗外瑞雪紛飛,今年多倫多又是一個白色聖誕,寓意吉祥幸福。再忙碌的人生也要給自己留出發呆的片刻,這是一種意境,也是一種有品位的生活方式。靜下心來,盤點過往,追尋進路,遂成此文。

回想自己四十年職業生涯,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在大學教新聞,二是在媒體做記者,其實這是一回事。1982年我從複旦大學新聞係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天津師範大學新聞係任教,從學新聞到教新聞再到當記者,大半輩子沒有離開新聞領域,一以貫之,無怨無悔。四十年間,我從學者到記者,從紙媒到融媒,從國內到國外,從在職到榮休,人生經曆四次重要轉身,“媒體人”始終是我引以為榮的身份符號,初心依舊,樂此不疲。

 

   第三次轉身:從國內到國外

街道上有店鋪的標誌紅色背景白色字的男人低可信度描述已自動生成

(2025年1月10日,出席“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慶祝春節暨建館40周年招待會”)

迄今我到過的國家不多隻有十幾個,而且都是短期旅行訪問。我的第三次職業轉身是從國內到國外,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外生活。因為我女兒2006年來加拿大讀大學,我從2010年她本科畢業開始幾乎每年都利用暑假來多倫多小住,直到2020年退休後定居多倫多。全新的海外生活使我的關注點發生了改變,我從專業角度出發,以比較新聞傳播學理論視角和記者的職業意識深入體察加拿大這個多元文化社會,特別考察這裏的媒體生態環境,開始了我對海外華媒的初步研究,頗有心得。

男人站在電視前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動生成

(2019年10月,出席第十一屆“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演講)

2021年7月,我利用短期回國機會受邀出席了“2021上海國際廣告節數字廣告創新發展院長高峰論壇”,我的發言題目是:大力推動品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以“華人頭條”海外實踐為例。2022年7月,我以傳奇文化傳媒集團高級新聞顧問、北美微頭條新聞總監身份,受邀在“2022福州國際數字化媒體發展研討會”上發表視頻演講,主題為“加拿大華文媒體發展與數字化轉型”。分享了我的觀點:在數字化媒體強勢發展的大背景下,海外華媒內容建設是核心,渠道拓展是基礎,用戶黏性是關鍵,有效經營是保障。這是我首次就海外華媒數字化問題提出看法,多家主流媒體予以了報道。

男人的照片上寫著字的牌子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動生成

(出席“2021上海國際廣告節數字廣告創新發展院長高峰論壇”並發言)

人們在看台上低可信度描述已自動生成

(在“2022福州國際數字化媒體發展研討會”上發表視頻演講)

定居加拿大這些年我有一個感覺,一些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對祖籍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缺少切身體驗,知之不多。我以海外媒體人的視角反觀我們的家鄉有許多與以往不同的發現和感悟,我願意把這些發現和感悟和海外的華人朋友們分享。2024年春季,我以加拿大傳奇文化傳媒集團總編輯身份,受中國僑聯之邀參加了江蘇省僑聯主辦的“追夢中華·奮進新江蘇”2024海外華文媒體江蘇采訪行。同時,受河南省周口市僑聯之邀出席了“2024年海內外華人華僑伏羲文化縣域經貿交流係列活動”和第一屆周口伏羲文化旅遊節。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在多家海外華文媒體刊發消息、專訪、見聞和視頻報道數十篇(條),受到海外華人朋友的廣泛關注。

一群人站在一起合影描述已自動生成

 

圖片包含 戶外, 人, 人們, 大描述已自動生成

一群人在廣場上描述已自動生成

男人和女人站在街道上合影描述已自動生成

(和夫人崔欣教授一同參加第一屆周口伏羲文化旅遊節采訪活動)

2024年春季回國期間,我和夫人崔欣教授(加拿大《北美瞭望》主編)還登門拜訪了我的家鄉天津市僑聯,與僑聯領導深入交流,希望雙方加強溝通合作。天津市僑聯公眾號為此刊發消息:天津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楊昆會見加拿大傳奇文化傳媒集團總編輯孫瑞祥教授一行。一些久居加拿大的天津籍鄉親看到這條消息與我聯係,希望對家鄉的發展變化有更多的了解。

一群穿著西裝的男人站在一起合影描述已自動生成

(走訪天津市僑聯)

2022年春節,我應邀在“大眾網·海報新聞” 刊發係列報道,講述在多倫多過春節的見聞。全國首個全媒體融合平台-天津地區新聞平台“津雲”也以特約記者名義刊發了我的春節見聞係列作品。“大眾網·海報新聞”刊發編者按:“春節前夕,定居加拿大多倫多的孫瑞祥老師成為大眾網·海報新聞特約記者,以7篇圖文、1篇視頻報道了他在海外過春節的所見所聞所感,向網友全方位、立體化呈現了海外春節的精彩氛圍,以及一位定居海外的山東老鄉心係祖國、致力於傳播推廣中國文化的感人情懷。如今,春節已圓滿過完,春節題材的報道也完美收官。孫老師即將迎來又一嶄新的身份——大眾網·海報新聞海外推廣大使,繼續書寫溫情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讓更多的國外友人了解中國、愛上中國。”

圖形用戶界麵, 網站描述已自動生成

2023年,加中企業出海服務中心在加拿大聯邦政府注冊,這是一家非政治、非宗教、非營利性機構,承擔“民間貿促會”角色,凝僑心、聚僑智、匯僑力,致力於促進加中兩地民營企業的貿易往來。我在此擔任媒體公關總監一職,利用我的傳媒優勢和人脈資源為加中企業牽線搭橋,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在加拿大生活的這些年,我還有幸加入了加拿大中文作家協會、加拿大高校文學社、加拿大中國筆會、加拿大大華筆會,發表了不少紀實散文作品。我以記者的職業意識和新聞敏感記錄在加拿大的所見所聞所感,為加拿大多元文化、加中民間友好和經貿交流做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榮獲了 “加中文化使者”稱號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白金禧勳章。從國內到國外的轉身開闊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報道題材,激發了我的創作熱情,有一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職業快感。

就在我準備發表這篇文章時,接到了來自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的邀請,我以加拿大傳奇文化傳媒集團總編輯、中華新聞社副社長身份,應邀出席了“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慶祝春節暨建館40周年招待會”。2025年1月10日晚,招待會在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Chinese Cultural Centre of Greater Toronto)隆重舉行,400多人出席盛會。2025年是中加建交55周年,這是一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時刻。1970年10月13日,中國和加拿大建交。1984年12月20日,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館開館,其領區包括加拿大安大略省、曼尼托巴省。作為華僑新移民,我置身這一熱烈場麵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感到親切溫馨。

一群穿著西裝的男人站在一起描述已自動生成

(與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總領事羅偉東合影)

穿西裝的男人站在一起描述已自動生成

與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副總領事程洪波合影

一群穿著西裝筆挺的男子與配字描述已自動生成

與加拿大聯邦眾議員馬萬裏Majid Jowhari合影

 

一群穿著西裝的人站在一起描述已自動生成

與加拿大聯邦前參議員胡子修合影

 

穿著西裝筆挺的男子與圖片配字描述已自動生成

(四篇連載,之三)

                                                                                                           2025年1月 多倫多

作者簡介:

孫瑞祥Jack Sun,新聞傳播學教授、文學博士,散文作家。複旦大學新聞係1982年本科畢業,天津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2009年博士畢業。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原院長。加拿大傳奇文化傳媒集團總編輯,中華新聞社副社長,加拿大觀察、北美瞭望、瑞祥視界、瑞祥文創工作室創辦人。加拿大中文媒體記者協會特別顧問,多倫多華裔媒體工作者協會高級顧問。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白金禧勳章獲得者。發表各類新聞、文學和學術作品三百餘萬字。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