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製度視界 史識即興隨筆

鄒英美美德, 製度文明筆記,海外原創,即興隨筆,筆落於Lake Michigan與The Pacific Ocean之間。
個人資料
正文

創世使命:美國AI國家化的製度重構

(2025-11-25 20:54:52) 下一個

《文明係列製度技術篇(特別章)》

創世使命:美國AI國家化的製度重構

前言

2025年11月25日,美國白宮正式宣布啟動創世使命,這是川普政府進入第二個任期後的又一次製度級行動。它不是一項例行行政命令,而是一套圍繞國家實驗室、超級計算機、聯邦封閉數據集和科學基礎模型構建的主權工程,其目的在於重建美國科研體係的中央結構。

這項計劃的推出並非源於技術興奮,而是製度壓力。進入2025年,美國在三個方向同時遭遇結構性挑戰。第一,算力供應鏈出現不穩定跡象。商務部審批係統多次癱瘓,企業對高端芯片的依賴加劇,使美國意識到不能再由市場決定戰略算力。第二,數據主權正在滑落。科技巨頭掌握著海量數據,而聯邦在能源、生物和材料領域的封閉數據結構長期未能統一,國家安全風險快速上升。第三,科學模型的外包化已經形成事實格局。美國一直缺乏統一的國家級科學模型體係,使科研調度呈現碎片化。

在這一製度背景下,川普政府判斷,如果不在2025年至2026年的窗口期把模型、算力和數據收回國家層級,美國將在未來的材料科學、核聚變、生物工程和能源競爭中失去主動權。創世使命因此誕生,以國家實驗室為核心,將美國科研體係重組為一個統一平台,使AI從企業工具轉化為國家引擎,使實驗科學從人工流程進入程序流程,使科研從分散體係回到中央化體係。

創世使命的本質,是美國在AI時代對科研結構的重新組織。未來的競爭不是產品競爭,而是製度競爭;不是算法競爭,而是國家能力競爭;不是科研速度的競爭,而是科研結構的競爭。創世使命,正是美國對這一製度潮水的正麵回應。

一 創世使命的製度定位

1

創世使命不是科技政策,而是國家製度工程。行政命令明確要求由能源部牽頭,將國家實驗室、高性能計算中心、聯邦封閉數據集和頂尖科學家整合成主權級AI平台。這是美國第一次在製度層麵把科研體係從市場邏輯收回到國家邏輯,其規模與曼哈頓計劃和太空競賽屬於同一製度譜係。

2

創世使命的核心目標是構建科學基礎模型和AI實驗體係。過去,美國的科學模型長期由大學和科技公司分散訓練,標準不統一、方向不一致。創世使命試圖以國家為主導,統一模型體係、數據體係和實驗體係,使科學假設的生成、驗證與迭代進入自動化流程。

3

能源部成為牽頭主體,是因為它獨占美國科研體係中最重要的三項主權資源。第一,掌握全部核武器實驗室和核材料數據庫。第二,擁有全球最強的超級計算機群。第三,是唯一具備機器人實驗平台與封閉工業數據集的聯邦部門。這使能源部具備跨入材料、能源、生物和國防深水區的能力。

4

創世使命將改變美國的科研秩序。過去,美國科研體係呈現三柱結構,由大學提供基礎研究,由科技企業推動創新,由國家實驗室承擔底層工程。創世使命將國家實驗室放入體係中心,使其成為科研中央調度站,對大學與企業形成製度吸附力。

二 製度節奏與執行路徑

1

六十天內,能源部須提交二十項國家級科學與技術挑戰。這是美國以國家為主體重新設定未來科學方向,使科研不再依賴機構利益,而由國家統一設定優先級。

2

九十天內,能源部必須完成全國算力的主權盤點,包括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並確認可由私營部門提供的補充算力。美國將首次以國家名義對算力進行資源編製。

3

一百二十天內,能源部需提交首批數據和模型資產清單,將聯邦體係中分散的封閉數據集統一納入國家平台。其核心目的在於阻止數據長期外包給企業,重建數據主權。

4

二百四十天內,能源部必須評估機器人實驗室和物理生產設施,以決定哪些可以並入AI實驗鏈條。美國科研生產方式將在此階段進入程序化層級。

5

二百七十天內,財政資源必須鎖定並納入預算結構。創世使命不是短期計劃,而是需要十年以上持續投入的國家工程。

6

一年內,能源部必須提交平台運行狀態的報告,評估跨部門整合、實驗執行效率、用戶參與度和科研任務整體進展。

三 創世使命的製度意義

1

創世使命是美國AI國家化的起點。它將算法、數據、模型和實驗全部收回國家層級,使科研進入主權體係。美國認識到,僅依賴企業主導的AI體係無法支撐未來的能源、生物和材料競爭。

2

創世使命是美國科研體係自曼哈頓計劃與達帕體係之後的第三次中央化。第一次是核武器工程,第二次是冷戰時期的國防技術體係,此後四十年美國科研呈分散趨勢。創世使命使美國再度回到中央化的科研結構。

3

創世使命標誌著中美AI競爭進入國家對國家的深水區。過去兩國的競爭集中在企業層麵,而創世使命將科研競爭提升為國家戰略。由於中國同樣集中力量在材料、能源、生物和聚變方向,兩國首次在同一科學指向上發生製度對撞。

4

創世使命的關鍵不在於打造模型,而在於打造模型工廠。這一體係能夠以工業化方式進行模型訓練、實驗調度與科學生成,使科研具備二十四小時無間斷的生產能力。

四 創世使命的未來軌跡

1

美國將建立統一的科學數據湖和科學基礎模型庫,使國家實驗室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科學計算節點。這既是科學策略,也是製度防禦。

2

實驗體係將進入程序化時代。機器人實驗室將取代人工實驗成為基礎設施,使實驗從手工流程轉入係統流程。

3

材料科學、核聚變和生物工程將被重新啟動進入高頻迭代周期。AI在候選材料、反應路線和參數空間中的生成能力將使科學速度發生數量級躍升。

4

美國的能源體係將迎來製度窗口期。核聚變、先進材料和儲能體係都將在創世使命中獲得高優先級地位。

5

美國將形成新的科研主權結構,掌握算力、數據、模型和實驗的垂直整合權,使科研自然成為國家安全體係的一部分。

附錄

《創世使命十大企業製度地圖》

這一製度地圖呈現創世使命中十家最重要企業的製度位置,而非市場排名。它們形成美國科研體係的核心結構層。

一 算力主權線

美國科研平台的國家級底座

1 Nvidia

製度角色 主權算力的第一承重節點

地位 不可替代

意義 國家實驗室全部AI與科學計算的底盤

2 AMD

製度角色 戰略備份

地位 關鍵但可替代

意義 防止美國落入單一供應鏈風險

3 Intel

製度角色 本土算力主權的工業基礎

地位 戰略級

意義 擁有美國境內晶圓廠,是供應鏈主權的支點

二 國家科研平台線

負責創世使命的集成層與調度層

4 Microsoft

製度角色 國家AI平台的操作係統

地位 最高級的外部節點

意義 或將成為美國科學模型的統一承載雲

5 Amazon AWS

製度角色 聯邦數據主權容器

地位 戰略級

意義 美國政府最大的數據托管基礎層

6 Google

製度角色 科學模型的源頭引擎

地位 不可替代

意義 AlphaFold與材料模型將直接進入國家實驗室體係

7 OpenAI

製度角色 推理層基礎模型提供者

地位 戰略敏感

意義 科研推理與知識組織的前端結構

三 安全與深水區線

AI成果進入國家安全體係的接口層

8 IBM

製度角色 深層科研的硬性穩定器

意義 是量子、優化與科學建模的底層支撐

9 Lockheed Martin

製度角色 AI進入國防體係的硬接口

意義 AI成果進入軍事係統的必經之路

10 Palantir

製度角色 國家級數據執行係統

意義 異構數據轉換為可控決策的關鍵節點

製度餘響

創世使命不是一次行動,而是美國在AI時代對科研體係進行的重新定位。它讓科研重新回到國家手中,讓AI成為製度引擎,讓國家實驗室成為科學與國家安全的共同底盤。未來十年,科研將進入二十四小時運轉的AI實驗時代,而這正是全球製度競爭真正的深水區。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