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兩個One on One。
第一個,跟同事談到工作的事情。因為我們正在重組,整個團隊都比較混亂,不知道將來如何,所以大家都不安心。這個同事就對我說:“我真羨慕你啊,剛搬到一個新的城市,有新房子,又有很多新鮮的事情可以做,生活真愜意。”
我聽了隻能在心裏苦笑。因為我正處在非常大的憂慮之下,別人居然覺得我的生活是平順、幸福的。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吧——每個人的家裏都有自己的煩惱,隻是外人看不見而已。
第二個一對一,是和我們組裏一位很熟的同事。他比較了解我現在的處境,也一直關心我最近怎麽樣。這位同事的孩子有先天性的健康問題,這十幾年來他在孩子身上也花了很多時間、承擔了很多壓力。
我們聊著聊著,我感慨地說:“如果沒有孩子,我們可能真的會少很多煩惱。現在讓我最操心的,就是孩子的事。如果孩子沒問題,我的生活可能真的就會平安快樂。”
他聽了後說,他以前也羨慕他姐姐。因為他姐姐沒有孩子,工作又不錯,住在大城市裏,想做什麽就做什麽,非常自由。他心裏也常常想,要是有時也能那樣為自己而活就好了。
可是有一次,他和姐姐聊天時,他姐姐卻說自己並不快樂。他很驚訝,問:“你不是沒有負擔嗎?為什麽不快樂?”他姐姐回答說,她也不知道為什麽,就是覺得生活沒有什麽意義,找不到讓自己真正滿足的東西。
他對我說:“其實啊,人心總是會有掛慮的。我們是為孩子的事憂心,但如果孩子沒事,肯定也還有別的煩心事。人的心,好像從來就不能真正輕鬆下來。”
這番話對我觸動很大。我想了一下,確實,我這一生一直是一個容易憂慮的人。哪怕沒有大事,我也會擔心一些小事。好像每個人生階段都有各自的擔憂。我努力去回想自己什麽時候是完全放鬆、無憂無慮的,發現真的是非常少。就算有,也隻是轉瞬即逝。而那些讓我擔心的事情,卻總是記憶猶新。
正如箴言所說:“人心也有憂愁,至終必發出哀痛。” (箴言14:13)
又說:“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箴言19:21)
也就是說,人無論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總會有憂愁,但唯有轉向神,找到祂的計劃,才能獲得真正的穩妥。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傳道書3:11)
神把永恒放在我們心裏,是為了讓我們知道,我們生命的意義,真的不在於房子多大、工作多好、吃喝玩樂。因為我們是照著神的形象所造的,是有靈的活人,我們心裏有一種從世界得不到的深層渴望,那是對永恒的追求、對生命意義的追尋。
所以哪怕一個人擁有了世上一切美好的東西——健康、財富、朋友、自由——內心也仍會感到空虛。我們看到許多社會名流、明星富人,也會陷入抑鬱、毒品,甚至自殺。可見,物質上的豐富並不能真正醫治人內心的空虛,不能給人永恒的平安。
因為我們裏麵有一個空間,唯有神能填滿。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財富或成功,而是靈裏的滿足,是從神而來的愛與盼望。這也正是為什麽,我們必須回到神的麵前,去尋找祂、親近祂。隻有祂所賜的聖靈,能使我們心得飽足;隻有祂的愛,能安慰我們內心最深的痛苦與空虛。
主耶穌對我們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6:35)
祂知道我們心裏的渴,也知道這世界無法滿足我們,所以祂親自來,成為我們的生命與滿足。
祂又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約翰福音14:27)
這平安,不取決於我們的處境,也不取決於別人怎麽對待我們,因為這些都太容易改變,也都不在我們掌控之內。
但神所賜的平安,是從裏麵來的,是永恒不變的。哪怕是在風浪之中,祂仍能說一句:“不要怕,隻要信。”(馬可福音5:36)
在動蕩混亂的生活中,這句應許變得格外寶貴真實。
有些人可能還不知道他們心中為什麽總是空虛、不安、不滿足,但其實那正是神在呼喚他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神形的空洞”,不是用世界的東西可以填滿的。願我們都能歸回神的麵前,讓祂的愛、祂的平安、祂的生命來充滿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