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出埃及記的時候,曾經對神啟示會幕器具的順序感到困惑。出埃及記25章到27章,神從至聖所的約櫃開始,一路往外,依次啟示了陳設餅的桌子、金燈台、帳幕的簾子、銅祭壇和院子;接著在28章與29章中,神講論祭司的設立和他們的職分,似乎已經把整個聖殿體係講完了。
可是到了第30章,神又回頭吩咐金香壇的製作與用途。
1. 你要用皂莢木做一座燒香的壇。
2. 這壇要四方的,長一肘,寬一肘,高二肘;壇的四角要與壇接連一塊。
3. 要用精金把壇的上麵與壇的四圍,並壇的四角,包裹;又要在壇的四圍鑲上金牙邊。
4. 要做兩個金環安在牙子邊以下,在壇的兩旁,兩根橫撐上,作為穿杠的用處,以便抬壇。
5. 要用皂莢木做杠,用金包裹。
6. 要把壇放在法櫃前的幔子外,對著法櫃上的施恩座,就是我要與你相會的地方。
(出埃及記30:1-6)
難道神漏講了嗎?怎麽不在25-27章一並啟示完器具,而要在祭司製度講完後再提金香壇?
直到後來我看到一本解經資料,才豁然開朗:神刻意把金香壇留到最後來講,因為金香壇代表的是與前麵所有器具不同的屬靈意義。
在整個會幕的設計中,其他一切聖物的功能都與人的得救有關。人因著罪無法親近神,所以神設立了獻祭的製度、祭司,使人可以被潔淨、被赦免,得以來到神麵前。燔祭壇上的獻祭,是為贖罪;洗濯盆的水,是為潔淨;陳設餅,是神供應人生命;燈台,是神光照人。換句話說,這一切都是“為人服務”。
但香壇不一樣。
神說:“要在香壇上燒香,每早晨亞倫整理燈的時候,他要燒香;黃昏點燈的時候,他也要燒香,這要在耶和華麵前,作為世世代代的常獻之香。”(出埃及記30:7-8)
香,是獻給耶和華的,不是獻給人的。
這是整座會幕中,唯一不是為人而設的器具。這香的功用,不是為人的得赦,不是為人的供應,不是為人的需要,而是為神的喜悅與榮耀。
這表明一個屬靈次序:神先設立一切,使人能得潔淨、有資格進到祂麵前——然後人被潔淨之後,才有資格為神而活,為神焚燒那“馨香的香”。
我們很多時候來到神麵前,是因著需要,是因為我們有罪、有問題、有軟弱。神也樂意接納這樣的我們。我們可以靠著耶穌的血進入至聖所。 “所以我們隻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希伯來書 4:16)
但這並不是終點。
真正成熟的生命,不是一直在神麵前“求”,而是願意為祂獻上讚美,願意討祂喜悅。不再隻是“神為我做什麽”,而是“我能為神做什麽”。
啟示錄揭示了香壇的屬靈意義:
“另有一位天使拿著金香爐,站在祭壇旁邊;有許多香賜給他,要和眾聖徒的禱告一同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啟示錄8:3)
“他們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啟示錄5:8)
詩人也說:“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麵前,願我舉手祈求如獻晚祭。”(詩篇141:2)
實際上,祭壇的事奉終將過去,隻有金香壇的事奉要持續到永永遠遠,在新天新地裏,神的仆人“晝夜在祂殿中事奉祂”(啟示錄7:15),並不是傳福音、探訪或造就信徒,而是禱告、敬拜榮耀的神。
正如金香壇是在其他一切獻祭、潔淨、設立都完成之後才被啟示——我們也隻有在經曆了神的赦罪、醫治、修複與建立之後,才能進到屬靈生命的深處:不再隻是求恩典、求幫助,而是因著對祂的認識、敬畏與愛,甘心樂意獻上讚美與敬拜,這就是屬靈的香氣——這才是一個成熟信徒的生命標誌。
也許你現在正處在患難之中,心中滿是重擔、憂慮、甚至痛苦。但正是在這種處境中,你若仍願意向神獻上讚美,那就是神悅納的最貴重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