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佳85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周末散記(二):捐贈,沒肛門的孩子,台灣畢士大和毛毛媽的方子

(2025-10-14 07:36:26) 下一個

上篇: “周末散記(一):湖景,冰淇淋,越南麵包和梅幹菜包子”

我的周末散記係列隻寫了一篇,就因遊記的緣故擱置了。原想等12月從中國回來後再接著寫,但前幾個周末發生在同一天的兩件事,擱在心裏,不吐不快。今天就趁寫遊記的間歇,放在這第二篇散記裏聊一聊!

話說我家隔壁的小鎮就是新澤西州立大學的所在地,每年從世界各地招的留學生有好幾千,這幾年從中國來的小留人數也激增。那兒有個國際學生中心,專門幫助留學生在食宿和文化上習慣當地生活,幫助他們各方麵所需。它的負責人是一個叫Nicole的美國人,也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去年她找到我們教會,希望能借我們的人氣,合辦一個感恩節晚餐聯誼會,讓那些身處異國他鄉的留學生們過一個溫暖的火雞節。我記得那天,我們這些已紮根異鄉的老華僑們做了許多的菜,也來了好多的留學生,有中國的,也有其他國家的。大家吃得開心,聊得歡。Nicole的見證,講神如何在她14歲時醫治了她的腦瘤,拯救了她的生命,也讓她走上終身事奉神的不歸路,我聽了十分感動。

所以今年,當Nicole又聯係我們教會,希望能在新學期開學伊始之際,能提供給留學生一些生活用品的資助,以幫助他們盡快安下家來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積極參與。我回家找出了一些嶄新的從未用過的澡巾和毛毯,特地打電話詢問好地址和這些捐贈物是否需要。回答是肯定和感激的並約好星期六上午九點半將物品送到指定地點。

周六早晨9點左右,我吃完早飯收拾停當,正要出門,突然收到Nicole的電話(我們並不認識,我隻是按照教會提供的電話和她聯係過一次,詢問地址),讓我去的時候能不能順便買一些Notebook和Coffee Creamer帶過去,並補了一句,我會付你錢的。我說好的。於是我順道去了一趟ShopRite,買了十幾本筆記本和一大瓶的Coffee Creamer。

我到的時候,那兒已經有好幾個義工在幫忙了,攤位也都擺設停當。艾瑪,我這一看,心裏不免有點失望,太寒摻了,那叫什麽呀。說它是舊貨攤吧,flee market(跳蚤市場)的東西比它好上百倍,都是些家裏要扔的破爛貨和一些過時的舊電器。那些澡巾什麽的就更別提了,都是用過的。說老實話,這些東西去商店買也不貴,誰會來撿這些用過的破爛呀。不是我要吹捧自己,但我的四大包嶄新的沒拆過封的捐贈是最亮眼的了!我不由想起我們孔老夫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耶穌也說過:要“愛人如己”,你自己都不用要扔的東西,怎好意思捐出來?前幾年,我們教會每年都要辦一個rummage sale(清倉甩賣),意在吸引社區居民,傳播福音。辦了一年以後,教會忍不住廣而告之,請大家捐贈舊衣物時務必洗幹淨,有油漬汙跡的衣物一概不收。因為許多家庭實在不像樣,借這個甩賣之際,把那些髒的破的衣服都扔了出來,當來的都是撿垃圾的,實在是有損教會形象。所以,失望之餘,我在想,我們基督徒口口聲聲要傳福音,但如果自己沒有好的行為給世人看,那真的是笑話了。

再說,我放完捐贈物,去找Nicole,拿出那一大包她要我買的東西,遞給她,原來心裏想好說,如果她要付我錢,我就不要了,也算是我對這些留學生和她的工作的一個支持吧!哪想,她收下了東西,說了一句:“That's Great,Thank You!”就走開了。我當時的感覺就像是外賣員送外賣被打鐵了一樣(即沒有小費)。我在原地站了大概三十秒,心想著她會回頭,說聲,啊呀,不好意思,我忘了。。。但是沒有。我悻悻然,開車離開,一路上心裏像吞了整個的白煮蛋一樣噎得慌。後來的幾天,我還在等她的電話,但是等了個寂寞。。。

我倒不是惦記那20塊錢,但這是做人的一個基本品德,無關乎是否基督徒的身份。我和她素不相識,她讓我代買東西,取貨付錢,天經地義。頂著一個為神做事的高帽子,並不是有了一個堂而皇之去利用別人的理由。即使你的工作做得再好,但你的人品不夠誠實,那麽在神麵前,你就是一個不及格的基督徒。我本來就沒打算收她的錢,但她的隻字不提,真的就讓我懷疑她的人品。如果我隻是一個慕道友呢?我會不會從此就轉身離開,再不踏入教會一步?

這些年我在教會,見識過許多的爭鬥和不光彩,其程度不亞於外麵的世俗社會。我也失望過,動搖過。但神總是在我迷惘之時提醒我,要我定睛看神,因為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血氣,就有黑暗,唯獨神是良善的,聖潔無罪的。

接下來要講的第二個故事,則會徹底翻轉你的看法,讓你看到,如果一個基督徒,他/她的血液裏真正流淌著耶穌的血,會活出怎樣一個純淨、良善和犧牲的愛的人生。

同一個周末,我聽了一個來自台灣花蓮畢士大孤兒院董事長吳憫文的講座,有關她在中國的宣教生涯。吳憫文,一個地道的中國名字,站在我們麵前的,卻是一位高高大大,金頭發的德國人。一襲素衣布裙,簡單幹練,眼鏡後麵的笑容溫柔卻剛強。她講一口山東口音的國語,慢悠悠地一字一句清晰入耳。在這個“純粹的中國人”麵前,我看到的是一個把自己“低到塵埃裏去”的宣教士,她的生命早就融入到對中國的愛裏麵去,沒有了自己。她是吳憫文,至於她的真實的德國名字是什麽,已經無關重要了。

 

吳出生在一個宣教士家庭,在德國長大,4歲時便跟著當宣教士的父母搬到南非,非洲大草原的遼闊也培養了她寬廣愛人的心胸。15歲她搬回德國,便立誌為主奉獻一生。她曾讀到一篇戴德生牧師一生為主事奉,在中國內地這塊古老封閉的土地上播撒福音種子,燃盡自己的生命的故事,心中也暗自決定,願意為主作工,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跟隨上帝的呼召,去幫助需要的人。為了預備自己,她在大學裏主修的是社工專業,就是為了掌握專業知識,以幫助自己今後的宣教生涯。大學畢業後,吳就加入了宣教士的隊伍,來到了中國貴州一個偏僻落後的窮鄉鎮。

貴州,地處中國西南,潮濕陰冷,交通閉塞,文革中上山下鄉去過那裏的知青,無不抱怨那個地方對年輕生命的摧殘。吳,卻主動踏上了那塊土地,加入了當地的一個孤兒院,在那裏教英文,照顧孤兒。言語不通,生活習慣迥異,她毫不在乎,有一天,她聽見隔壁房間裏傳來嬰兒的哭聲,走進去一看,見是一個未滿月的嬰孩,一邊哭,一邊嘴裏還流淌出黑水。孤兒院裏的護士告訴她,這是一個棄嬰,生下來就沒有肛門,當地落後的醫療條件,根本就沒有辦法救他。吳聽著眼淚就流下來,說,我可不可以將他抱回家。他們說,隨便你吧,反正他要死的,就讓他在你懷裏死去吧。就這樣,吳把這個沒有肛門的孩子抱回了家。麵對這個瀕死的嬰兒,她束手無策,便給她的宣教士朋友們打電話。幾個外國人,語言又不通,不知用了什麽路道,居然搞來一輛車,連夜開車走山路將孩子送到省城的大醫院。這本來就不是個複雜的手術,醫生給孩子裝了人造肛門,他就活下來了。這個孩子一直跟著吳生活,並管她叫“媽媽”。後來,吳又陸陸續續收養了16個殘疾兒童,都是棄嬰,和她一起生活。就這樣,吳在這個小鎮上生活了18年,成了一名地道的貴州婦人。同是宣教士的一對美國夫婦,孩子大了,便離開了;另一個單身女孩,找了男朋友,結了婚,也走了;隻有吳,仍是一個人,但卻成了16名殘疾孤兒的媽媽,歲月在她臉上刻下風霜皺紋,吳從青春走到了中年,她用悲天憫人的犧牲之愛,換來了16個孩子的幸福人生。憫文這個名字,就是從基督而來的悲天憫人的大愛。

故事到這裏並沒有完。Covid來了,改變了一切。中國對外籍駐華人員的政策縮緊,吳無法讓自己的簽證續簽,必須離開這塊土地。她唯一放心不下的,是這16個孩子。吳用剩下的不多的時間,走關係,通渠道,也是神大能的手助她一臂之力,在她的簽證到期之前,給這16個孩子全部找到了收養的家庭,其中,大部分是美國家庭,包括那位沒有肛門的孩子,也被一個美國家庭收養,在美國開始上中學。吳,終於帶著不舍,放心離開。

這次吳來美國,就是為了訪問這些收養的家庭,看看這16個仍管她叫媽媽的孩子們,生活得怎樣。吳,這個沒有結過婚,更沒有生過孩子的媽媽,卻比親媽嗎都好,因為基督的愛流淌在她的血液裏。大愛無疆,聽完這個故事,我的眼淚早就濕了一麵。

再往後,神又將吳帶到了台灣花蓮的畢士大殘疾孤兒院, 一個秉持基督博愛之精神,以福音療育身心障礙的天使殘疾兒童院。早年在貴州貧困山區照顧撫養殘疾孤兒的經曆,使她當之無愧成為最合格的CEO候選人。條件好多了,有政府的支持和捐助,有一支有著專業素養的護工隊伍,吳再也不用單挑獨鬥,孤軍奮戰。但正是這18個年頭的艱苦錘煉,神把吳磨練成一位出色的指揮帶兵的將領。在經曆花蓮大地震這樣嚴峻考驗時,她能不慌不忙,井然有序地安排好幾百個殘疾兒童的日常起居。座談結束時,吳送了我們每人一個鑰匙圈,掛著的是一個刻在圓圓的木頭上的繁體的“愛”字,鑰匙鏈是孩子們做的,他們中有盲人,有智障患者,但他們都會寫“愛”字。

 

故事講完了,兩個女人,同是基督徒,同是畢生奉獻給耶穌的誌向,給我的觀感領受卻是如此不同。相信神必有祂的帶領,隻要你的心誌不變,神也必會管教和矯枉過正吧。話說回來,我們有哪一個人可以自稱自己做得很好呢?尤其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北美的平教徒,禱告中也是求神賜我們安逸平安的生活,不要讓我們遇見試探。相比吳,我們都是該汗顏的。

周末過完了,來點輕鬆的。周末做了豆沙糖年糕和上海鮮肉月餅。大家還記得老早老早以前文學城有一位毛毛媽嗎?那時候我最愛讀她的博客了,她正經教會我做不少的點心和菜呢。她的方子,都是簡單零失敗的,而且帶去party,必定好評連連。

毛毛媽的紅豆沙年糕方子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2772/201402/5842.html

毛毛媽的鮮肉月餅方子

https://maomaomom.ca/zh/%E9%B2%9C%E8%82%89%E6%9C%88%E9%A5%BC/

我唯一的調整是紅豆年糕上鋪了一層核桃肉,月餅的酥皮用了豬油,豬油Walmart或Target都有賣,長這樣。用豬油做出來的酥皮更香更酥。

 

 

 

 

 

我不禁要喊,毛毛媽,你在哪?快回城裏吧,我們想你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娜佳85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加拿大姥姥' 的評論 :
謝謝姥姥留言。姥姥也是個充滿愛心,懂得感恩的人。我看你的文章都是在表揚別人,從來不說自己的好。其實人與人相處都是相互的,沒有你的好,哪來別人的好。好人的好行為也能感動不好的人,讓他們成為好人,這就是所謂的“正能量”,是吧,姥姥?
娜佳85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oycewu12' 的評論 :
謝謝Joyce,我回頭看看。薩姐的頻道其實我訂閱了,隻是不常看,這個肯定是漏掉的。
“現在網絡發達,有專業廚師和點心師和做的好的美食愛好著很多,盡量跟這些人學習。。。加上不斷練習,這樣美食就會越做越好!” +1
我希望如此吧,有時候手勢很重要的,明明照著要求一模一樣,做出來還是不像,哈哈!也要向你學習!
加拿大姥姥 回複 悄悄話 感謝文學城小天使,你是充滿愛心,懂得感恩的人,所以寫出這麽美好的故事,我愛讀,我要向文章裏的主人們學習,還要向你學習,繼續寫出我的100杯咖啡的故事,在楓葉旗土地上愛的傳遞,謝謝你的文章。
joycewu12 回複 悄悄話 你下次再做鮮肉月餅可以試試油管裏的薩姐的南腔北調Lisa's Kitche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THTri3bgb0
現在網絡發達,有專業廚師和點心師和做的好的美食愛好著很多,盡量跟這些人學習。。。加上不斷練習,這樣美食就會越做越好!祝成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