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葉投旅筆記

3 C's of life: choice, chance, and change.
正文

什麽是“askesis” ?

(2025-08-25 08:56:49) 下一個

**Askesis**(或寫作 *ascēsis*,源自希臘語 *?σκησις*,意為“練習”或“訓練”)是一個哲學和宗教概念,特別是在斯多葛學派、基督教傳統和其他精神實踐中,指的是**通過自律、克製和有意的艱苦實踐來培養品格、韌性或精神成長**的行為。它強調主動選擇麵對困難或不適,以磨練身心,超越本能的欲望或舒適的傾向。

### 具體解釋:
1. **哲學背景(斯多葛學派)**:
   - 在斯多葛哲學中,如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或塞內卡(Seneca)的教導,askesis 是一種**自願的艱苦練習**,通過麵對不適(如節製飲食、忍受寒冷或練習耐心)來增強自控力、理性和美德。斯多葛學派認為,這種訓練能讓人更好地應對生活的不可控因素,培養內在的自由和堅韌。
   - 例如,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中建議通過想象失去珍視之物(負向想象,*premeditatio malorum*)來練習 askesis,以減少對外部事物的依賴。
   - 在你提供的原文中,askesis 被提及為“自願的不適”(voluntary discomfort),如冷暴露或尋求誠實反饋,旨在打破舒適區的束縛,促進成長。

2. **宗教與精神實踐**:
   - 在基督教傳統中,askesis(常譯為“苦修”)指禁食、祈禱或禁欲等實踐,旨在淨化靈魂、接近神。例如,早期基督教的隱修者通過極端的自我否定(如沙漠中的苦行生活)來追求精神提升。
   - 類似的概念也出現在佛教(通過冥想和戒律)和印度教(瑜伽修行)中,強調通過紀律和犧牲來超越物質欲望。

3. **現代應用**:
   - 今天,askesis 可以理解為任何**有意識的自我挑戰**,如定期鍛煉、減少屏幕時間、麵對恐懼或練習極簡生活。這些行為通過對抗即時滿足的衝動,幫助個體培養更強的意誌力和清晰的目標感。
   - 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支持這種實踐:適度的壓力(hormesis)或刻意的不適可以增強神經可塑性,促進韌性和情緒調節能力。

### 與原文的聯係:
在你提供的文本中,askesis 被描述為“embrace voluntary discomfort”(接受自願的不適),如通過冷暴露或尋求反饋來打破逃避的循環。這種實踐與斯多葛哲學的核心理念一致:通過主動麵對不適,你能將潛在的能量轉化為進步,避免因恐懼或拖延而浪費人生。

### 中文翻譯的補充說明:
在中文中,askesis 通常被翻譯為“苦修”或“自律訓練”,具體取決於語境。在哲學或世俗語境中,“自律實踐”或“刻意訓練”可能更貼切,而在宗教語境中,“苦行”或“修行”更常見。在你的原文翻譯中,它被表述為“自願的不適”,這是對斯多葛式 askesis 的準確傳達,強調主動選擇挑戰以促進成長。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