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財報發布後,先是上漲了中個位數,但在 11 月 20 日觸及高點後下跌近 8%,抹去了所有漲幅。
毋庸置疑,分析師認為此次回調毫無根據,反而提供了良機。2026 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證實 AI 需求勢頭強勁 事實上,該季度營收環比激增 100 億美元,創下曆史紀錄,顯示 AI 競賽正全麵升溫。若這都不算明確信號。
從增長角度看,Q3 表現堪稱卓越:營收總額達 570 億美元,同比增長 62%,大幅超出華爾街預期及公司此前指引。考慮到英偉達已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這樣的增長數據令人矚目 其同比增速與PalantirQ3 持平,而後者市值僅為英偉達的約十分之一。Blackwell Ultra產能正全速釋放,公司並重申 Rubin GPU 將於 2026 年下半年推出。
當前英偉達前瞻市盈率約為 38 倍,結合 Q4 營收指引 650 億美元(意味著環比增長 80 億美元),分析師認為股價估值具備吸引力。
2026 財年第三季度概況
英偉達交出了亮眼的業績答卷:營收同比增長 62%,達 570 億美元。具體來看,該季度營收環比增加約 100 億美元,是超威半導體(AMD)Q3 數據中心總營收(43 億美元)的兩倍多。值得強調的是,100 億美元的環比增幅創下公司曆史紀錄,這充分表明盡管市場擔憂 AI 泡沫,但 AI 競賽遠未結束。
談及這一擔憂,財報電話會議的問答環節涉及一個有趣話題。以下是分析師維韋克.阿裏亞的提問:
此前提到 2030 年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將達 3 萬億至 4 萬億美元,你認為其中有多少需要供應商融資支持?
黃仁勳的回應如下:
關於持續增長,客戶的融資事宜由他們自行決定。我們認為未來仍有相當長的增長周期。需注意的是,目前市場關注主要集中在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運營商身上。
他明確指出融資問題由客戶主導,與英偉達無關。事實上,黃仁勳在預先準備的發言中直接回應了 AI 泡沫擔憂:
謝謝科萊特。近期有很多關於 AI 泡沫的討論,但從我們的視角來看,情況截然不同。
他進一步以 Meta 的 GEM 模型為例,說明 AI 帶來的實際效益:
Meta 的 GEM 模型(一款基於大規模 GPU 集群訓練的廣告推薦基礎模型)就是這一轉變的典型例證。Q2 財報顯示,受生成式 AI 驅動的 GEM 模型推動,Meta Instagram 的廣告轉化率提升超 5%,Facebook 動態流的廣告轉化率提升 3%。向生成式 AI 轉型為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運營商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增長。
在分析師看來,任何聲稱 AI 未帶來效率提升的人,顯然從未閱讀過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運營商(或 Palantir 等軟件公司)的 10-Q 文件。
回到 Q3 業績:GAAP 毛利率達 73.4%,非 GAAP 毛利率達 73.6%,均超出此前指引。正如分析師所預期的,這一改善得益於數據中心業務占比的提升 Q3B300出貨量已超過 GB200,目前占 Blackwell 係列總營收的約三分之二。
考慮到 老舊 且效率較低的 GPU 型號存在淘汰風險,分析師在財報前的分析中已預判到這一產品結構轉變,因此對此結果並不意外。
真正讓分析師意外的是非 GAAP 有效稅率為 17%,略高於 Q2 指引的 16.5%。盡管不像 Meta 上一季度財報那樣出現稅率大幅上升,但美國市場營收占比提升確實導致稅負增加,對公司利潤端構成一定壓力。
談及可能影響利潤的因素,Q3 庫存環比增長 32%,供應承諾環比增長 63%。
在分析師看來,這一增長完全合理:公司正為未來的大幅增長做準備,尤其是明年 Q3 Rubin GPU 的推出。從可見性來看,2025 日曆年年初至 2026 日曆年年底,英偉達 Blackwell 和 Rubin 係列的鎖定營收已達 5000 億美元。事實上,在上次GTC大會上,黃仁勳預測到本十年末,全球 AI 基礎設施年度建設規模將達 3 萬億至 4 萬億美元。
因此,公司提前備貨並增加供應承諾,顯然是為了降低明年 Rubin 推出的風險。誠然,未來幾個季度營運資金可能會增加,但分析師認為運營現金流不會受到重大影響,不會出現同比下滑。
風險因素與估值分析
Q3 中國市場數據中心 GPU 營收僅為 5000 萬美元。正如分析師在財報前分析中所預期的,中國市場的大額采購訂單並未在 Q3 落地。順便提一句,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算意外 AMD 11 月初發布的 Q3 財報顯示,其未向中國市場銷售任何 MI308 芯片,且在 Q4 指引中排除了該降級 GPU 在該地區的銷售。
問題與 Q2 如出一轍。
分析師仍認為英偉達估值具備吸引力,尤其是在財報後 衝高回落 的背景下。目前,公司前瞻市盈率為 38 倍,僅為主要競爭對手 AMD(80 倍)的一半。從股價走勢來看,180 美元區間高位存在明確支撐。
短期而言,由於貝塔係數較高,英偉達股價仍受大盤走勢主導。事實上,部分分析師和投資者對標準普爾 500 指數表示不滿,認為其因高度集中於少數幾家公司,已不再適合作為基準指數。無論如何,任何宏觀經濟壓力都可能導致英偉達股價跌破支撐位。若出現這種情況,下一個支撐位將在 150 美元。
從估值角度看,若股價跌至 150 美元,其前瞻市盈率將降至 32 倍。考慮到明年 Rubin GPU 的推出,以 32 倍的前瞻市盈率買入,在分析師看來是極具吸引力的。
結語
英偉達股價是否會出現明確的 V 型複蘇,目前尚不確定。英偉達仍將受大盤走勢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