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穀歌(GOOG/GOOGL)的人工智能戰略已取得長足發展。
這一進步逐步扭轉了此前市場的擔憂 即生成式 AI 的出現可能對穀歌核心的搜索與廣告 護城河 造成實質性衝擊。
過去一年,穀歌持續證明,其自主研發的 AI 技術(從基礎設施到基礎模型,再到終端市場應用)正為現有業務開辟增量增長空間與盈利機遇。
這一結論得到了公司過去 12 個月業績的支撐:營收增速持續加快(尤其是穀歌雲業務板塊),同時規模效應推動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穀歌雲(GCP):
多雲戰略與 AI 優勢下的關鍵受益者
穀歌雲平台(Google Cloud Platform,簡稱 GCP)已成為行業多雲戰略普及過程中的核心受益者。
除了多雲戰略本身具備的成本效益優勢外,近期競爭對手雲服務(微軟 Azure;亞馬遜雲服務 AWS)接連發生的宕機事件,也凸顯了 雲優先 時代下 可靠性 的關鍵意義 這進一步提升了多雲戰略的吸引力。
疊加穀歌在 AI 領域的領先地位,市場環境已從結構上對 GCP 有利,推動其市場相關性與采用率持續提升。
突破 AI 增長瓶頸:
基礎設施投入與 TPU 的核心驅動力
當前 AI 商業化的關鍵製約因素在於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盡管行業資本支出(capex)預算大幅增加,服務器部署與新數據中心建設進度加快,但超大規模企業普遍表示,AI 相關增長仍取決於計算資源的可及性:
盡管我們正全力提升產能,服務器部署與數據中心建設進度已有所改善,但預計 2024 年第四季度(Q4)至 2026 年,供需緊張的局麵仍將持續。 來源:穀歌 2025 年第三季度(Q3)財報電話會議記錄
Azure AI 服務收入基本符合預期,本季度盡管我們新增了更多算力,但各類工作負載的需求仍超過供給 預計至少在本財年末,算力約束問題仍將存在。 來源:微軟 2026 財年第二季度(Q2)財報電話會議記錄
然而,穀歌在應對這一瓶頸方麵具備顯著優勢,這也增強了市場對其雲業務增速持續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