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公司(NVDA)即將迎來關鍵的季度財報,市場正瘋狂尋找人工智能泡沫的跡象。
這家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持續擴張以滿足難以滿足的需求,但過去一周,由於市場高度焦慮,其部分主要客戶股價遭受重創。
鑒於相對較低的估值以及人工智能建設尚處於早期階段、泡沫不太可能過早出現,分析師仍對其持看漲態度。
英偉達將於 11 月 19 日周三收盤後發布 2026 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分析師普遍預期如下:
每股收益(EPS)1.25 美元,同比增長 55%
營收 549.4 億美元,同比增長 57%
這家人工智能芯片巨頭在 2026 財年第二季度的營收僅為 467 億美元,每股收益 1.05 美元。其對第三季度營收的指引為 540 億美元,且未包含發往亞洲地區的 H20 產品出貨量。
根據市場普遍預期,英偉達第三季度營收將較上一季度大幅增長,環比增加逾 80 億美元。該公司過往也有多次顯著超出預期的記錄,因此實際業績可能較上一季度增加 90 億美元。
真正的關鍵問題並非英偉達能否超出季度業績預期,而是該公司能否將第四季度營收指引上調至分析師預期的 615 億美元,以維持 56% 的增長率。
市場預測,英偉達 2027 財年銷售額將接近 3000 億美元,2028 財年則將達到 3600 億美元。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英偉達 2026 財年銷售額預計為 2080 億美元。
自 OpenAI 通過推出 ChatGPT 引發人工智能熱潮以來,該公司在過去幾年實現了大幅增長,但距離市場預測的 1 萬億美元銷售額仍有很大差距。
盡管目前的業績數據已十分可觀,但與包括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 2025 年 GTC 大會上在內的眾多渠道提出的 1 萬億美元市場目標仍存在巨大差距。
在最近的 2025 年投資者日活動上,超威半導體(AMD)提出,到 2030 年甚至更早,數據中心的總體潛在市場規模(TAM)將達到 1 萬億美元。
從諸多方麵來看,人工智能熱潮似乎尚未真正開始。
AMD 剛剛才預測了 1 萬億美元的市場機遇,很難想象在銷售額僅為 2000 億美元左右時,泡沫就已經破裂。
市場目前正專注於 OpenAI 龐大的支出計劃及其令人質疑的盈利狀況,但 Anthropic 的案例充分說明了為何人工智能領域對圖形處理器(GPU)的需求持續飆升。
這家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目前的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實現 90 億美元年度經常性收入(ARR)的基礎上,到 2028 年實現 700 億美元的營收和 170 億美元的正向現金流。
CoreWeave(CRWV)的第四季度業績指引似乎引發了市場的廣泛焦慮,但該公司既證實了市場對 GPU 的需求依然難以滿足,也確認了 GPU 折舊年限延長至 5 至 6 年的計算是準確的。市場卻將一家第三方供應商的數據中心電源設備上線延遲問題,倉促解讀為 CoreWeave 因人工智能泡沫破裂而未能達成營收目標的信號。
與其他人工智能相關公司相比,英偉達的跌幅相對較小。其在 10 月底達到 212 美元的峰值,目前僅跌至 190 美元,跌幅略超 10%。
以 2027 財年每股收益 6.78 美元的預期計算,該股當前市盈率為 28 倍。
分析師普遍預測,英偉達今年每股收益將增長 50%,明年將增長 49%。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絕對龍頭,其市盈率低於當前增長率,而泡沫通常以極高的估值溢價為特征,因此目前出現泡沫破裂的說法顯得不合情理。
正如以往所指出的,若毛利率大幅下滑,看空觀點可能會迅速浮現。
未來,隨著AMD推出具有競爭力的 GPU 搶占市場份額,或者博通(AVGO)為至少四家大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運營商生產的擴展處理器(XPU)投入使用,可能會在銷售額放緩之際最終導致英偉達的毛利率下降。
英偉達預計第三季度毛利率為 73.5%,隨著 Blackwell 芯片產能提升,第四季度毛利率有望達到 75%。
但風險在於,毛利率可能回落至接近 60% 的曆史平均水平,這將導致利潤減少 15 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若英偉達在 2028 財年實現 3600 億美元的營收目標且毛利率維持在 75%,與毛利率下滑至 60% 以及營收僅達到 3200 億美元的情況相比,較低的毛利率可能導致每股收益減少逾 2.50 美元。
目前來看,看漲邏輯依然完好,盡管市場將看空風險視為現實威脅,但英偉達的估值仍具吸引力。4.6 萬億美元的市值聽起來像是人工智能泡沫的體現,但從估值與預期增長率的對比來看,這樣的結論並不成立。
分析師的核心結論是,市場對人工智能泡沫的焦慮並無依據。
英偉達的估值並未存在溢價,且其業務距離 1 萬億美元的預期市場機遇仍有很大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