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接受美國財經主播吉姆克萊默采訪時回顧了兩家公司之間的長期競爭。他表示,英特爾花了33年的時間試圖殺死我們,但現在,我們是戀人,不是戰士。
一家是CPU龍頭,一家是GPU霸主,過去幾十年彼此視為對手,試圖互相攻入對方領地。然而,就在9月18日晚,英偉達和英特爾同時宣布,雙方達成合作,將共同開發多代定製化的數據中心和個人計算產品。同時,英偉達還將斥資50億美元投資英特爾。
對於此次合作,黃仁勳和半年前上任英特爾CEO的陳立武召開了線上媒體交流會,並稱這是曆史性的合作。
從具體合作內容來看,黃仁勳曾對媒體提到,筆記本電腦一年的總銷量約1.5億台,而英偉達此前僅能觸及需求高性能遊戲/渲染的獨顯市場。如今雙方將在產品層麵展開合作,在數據中心領域由英特爾向英偉達供應內置NVLinkIP的定製CPU,而在消費級領域則是英偉達向英特爾供應GPUchiplet(芯粒/小芯片)。
據介紹,雙方的合作早已謀劃了近一年時間,陳立武還曾表示,自擔任英特爾CEO第一天起,就和黃仁勳推動這一進程,這將是顛覆性機會。
黃仁勳則表示,這一合作是通過他與英特爾CEO陳立武的長期友誼實現的,並指出這種合作將使兩家公司在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硬件市場中實現雙贏。他對克萊默說:我們與英特爾合作是因為我可以想象我們雙方都能贏的未來。
對於此次雙方合作,市場一大關注點是英偉達將向英特爾投資50億美元。這是英偉達繼2019年收購以色列公司Mellanox(69億美元)之後第二大規模的對外投資。這對於目前深陷業務困境和持續虧損的英特爾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及時雨。
黃仁勳也透露,他現在是英特爾的股東,他說:自從我投資以來,股價上漲了50%左右。
數據顯示,英特爾股價在過去一個月上漲了超50%,今年迄今累計上漲了超83%。
事實上,成立於1968年的英特爾是全球芯片行業的引領者,伴隨互聯網浪潮成為一代芯片霸主,和微軟結盟從而在CPU領域占據壟斷地位,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和AI時代喪失話語權。
而1993年成立的英偉達卻隨著AI浪潮的崛起後來居上,業績狂飆,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市場分析認為,隨著雙方聯手,雙方業務領域有望進一步得到拓展,尤其是在AI異構計算和消費級PC領域,這對他們的另一個老對手AMD,可能有著不小影響。
對於雙方合作的目標,黃仁勳表示,這一合作將幫助兩家公司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工智能需求。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0月7日收盤,英偉達股價報185.04美元,今年以來漲超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