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在華盛頓國會大廈圓形大廳舉行的就職典禮上,宣誓就任美國第47任總統。特朗普再次登上美國總統的寶座。自那之後的9個月,他出台了一係列讓人目不暇接,瞠目結舌的政策和言論。對全球的關稅,大美麗方案,施壓美聯儲,要求美國企業轉讓股份,美國政府參與分紅,以及每次強硬後的Taco。
無論如何,特朗普對於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這件事,比第一任期自信很多。
特朗普第一任期和第二任期官方肖像對比
如果我們拋去美國各個政客對特朗普的吹噓,看媒體的報道,會發現有兩個極端:一方麵,很多美國人或者小商戶覺得特朗普的政策傷害了自己,導致物價上升,供應鏈不穩定;另一方麵,更讓人意外的是,美國一些大的企業,尤其是大型科技企業,對特朗普貢獻了數不清的讚美之詞。
蘋果的蒂姆庫克在9月份的晚宴不到2分鍾說了8次謝謝,感謝特朗普的領導力,專注力,幫助美國公司,也很喜歡和特朗普政府合作。
OpenAI的山姆奧特曼說:特朗普的總統任期將為我們奠定長期引領世界的基礎,若沒有您的領導力,這一切便無從談起。
英偉達的黃仁勳說:美國擁有他國絕無比擬的獨特優勢,那就是特朗普總統。
那麽,真實的美國商界到底對特朗普,以及其新上任後的一係列政策怎麽看?這些科技大佬代表著美國商業界的普遍看法嗎? 就讓我們聚焦美國商業的直接決策人:美國商業領袖的反應是如何的。
耶魯大學的CEO調研
9月底,耶魯大學首席執行官領導力研究所展開了一次閉門會議,參會者包括70多家美國各行業的公司CEO。會議期間,耶魯大學進行的一項CEO深入調研,希望了解美國企業領袖對特朗普政府經濟政策的看法。這次調研采用查塔姆研究所規則匿名進行,確保與會者能夠坦誠表達觀點。調研涵蓋了關稅政策、美聯儲獨立性、國際貿易、製造業回流等多個關鍵議題。
這些商界領袖代表了很多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公司和品牌,它們的關注點純粹集中於業務本身,而非個人政治立場或特定行業利益。他們的評判基於實實在在的運營數據、投資計劃和市場反饋。因此,他們的集體意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國商界對當前經濟政策的普遍看法。
調研結果與官方樂觀的經濟敘事形成了尖銳對比。絕大多數CEO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美聯儲幹預行為及外交方針持批評態度。約70%的CEO認為關稅政策損害了自己企業的利益;80%的CEO反對總統對美聯儲的幹預;近四分之三的CEO對美國政府在國際事務中的表現表示擔憂。
這些數據清晰地表明,美國商界領袖普遍認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加劇了經濟不確定性,削弱了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並對美元的國際地位構成潛在威脅。
而且,這也導致了企業家們對當前經濟環境的擔憂:政策不確定性抑製了投資意願,貿易保護主義推高了運營成本,對獨立機構的幹預動搖了市場信心。
這意味著,特朗普的政策在實踐中不起作用。這種普遍情緒與少數科技巨頭對親愛的領袖的公開讚揚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顯然不能代表整個商業領導階層。
這些數據清晰地表明,美國商界領袖普遍認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加劇了經濟不確定性,削弱了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並對美元的國際地位構成潛在威脅。
而且,這也導致了企業家們對當前經濟環境的擔憂:政策不確定性抑製了投資意願,貿易保護主義推高了運營成本,對獨立機構的幹預動搖了市場信心。
調研數據顯示:70%的CEO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其企業造成了損害;74%的受訪者同意法院關於總統關稅執行非法的裁定;82%的商界領袖反對政府利用關稅幹預他國事務。
特朗普政策的多米諾骨牌
從供應鏈到美元王座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是本次調研的焦點,其影響被CEO們形容為一場波及供應鏈、企業運營、國家經濟戰略乃至美元全球地位的連鎖危機。
1.關稅對供應鏈與企業的直接衝擊
特朗普總統將推出全球關稅的4月某日稱為解放日,然而對大多數美國企業而言,這一天帶來的不是解放,而是枷鎖。約70%的受訪CEO明確表示,這些關稅對他們的企業有害。更嚴峻的是,他們估算出,高達80%的關稅成本並非由外國對手承擔,而是由美國國內企業和美國消費者平均分擔。
為了消化這些突如其來的成本,企業正采取一係列痛苦且扭曲正常經營的措施:重新安排全球供應鏈、調整運營流程、暫停招聘,甚至管理大規模裁員。一位與會CEO解釋道,在關稅生效前囤積的庫存正在消耗殆盡,企業剩下的選擇已然不多。這種普遍的困境並非孤例,從Gap、福特、Stanley Black Decker到耐克、寶潔、沃爾瑪等眾多公司的領袖,都在不同場合表達過類似的憂慮。
2.對美國製造業回流的反效果
特朗普發動全球貿易戰的公開目標之一,是將製造業帶回美國。然而,調研結果無情地顯示,這一目標正在落空。62%的受訪CEO表示,自解放日以來,他們並沒有在國內製造業或基礎設施上投入更多資金。不僅如此,更少的人預期這些資本投資會產生實質性結果。
一位美國大型製造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在現場的發言切中要害:如果美國政府想幫助保護某些行業,他們就需要幫助這些行業取得成功。這不僅僅是實施一係列關稅,並假設這些行業將轉移到美國。必須有激勵措施消費者希望產品成本低電動工具、手動工具、服裝、運動鞋在美國製造所有這些真的有意義嗎?我不相信有意義。
這番話揭示了問題的核心:在沒有係統性的產業政策和成本優勢的前提下,僅靠關稅壁壘無法重塑數十年來形成的全球產業分工。政策的不確定性更是讓企業不敢輕舉妄動。另一位製造業CEO說:我一直擔心政府下一步會做什麽如果你想讓自己的業務突飛猛進,你要認識到關稅將在90天或120天內發生變化。我不想看起來像個傻瓜!所以,我要忍住,先觀望。這種觀望心態,直接導致了投資的凍結。
3.對美聯儲獨立性及美元地位的侵蝕
特朗普總統對美聯儲及其主席傑羅姆鮑威爾持續不斷的攻擊,在CEO群體中引發了關於美國經濟製度根基的深層憂慮。80%的受訪CEO認為,總統向鮑威爾施壓要求降息,不符合國家的最佳利益。約70%的人相信,特朗普政府最近的行動已經削弱了美聯儲的獨立性。
這種擔憂超越了短期利率政策,觸及了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基石。一位大型跨國投資銀行的負責人提出了一個令在場許多人共鳴的尖銳矛盾:如果你看看總統和本屆政府正在做的所有事情,所有這些事情都是為了保持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我唯一無法與本屆政府達成一致的是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攻擊。這是確保美元仍然是世界儲備貨幣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人們相信美聯儲的獨立性是影響美元儲備貨幣地位,但在總統影響力之外的一個關鍵領域。
他的邏輯清晰而深刻:全球市場對美元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源於美聯儲不受政治幹預的獨立決策。一旦這種獨立性被破壞,國際投資者對美元價值的信心就會動搖,從而可能引發資本外流、融資成本上升等長遠危機。CEO們看到,政府正在為了短期政治利益,而冒險損害這一支撐美國金融霸權數十年的核心製度。
4.外交與國家安全層麵的憂慮
CEO們的批評並未止步於純經濟領域。82%的商界領袖反對特朗普政府利用關稅作為工具來幹涉外國和平的國內政治事件,這表明他們對經濟武器被廣泛用於外交目的感到不安。
此外,超過四分之三的CEO認為,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係更加糟糕,同時美國有失去在中東《亞伯拉罕協議》中取得的勢頭的風險。這些外交上的不確定性,進一步為全球化運營的美國企業帶來了地緣政治風險。
MAGA並不受大多數人支持
耶魯大學的調研展示了明確的結論:美國商界領袖對特朗普政府的經濟政策普遍持批評態度。
這個調研與其他大眾調查的結果是一致的。
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調研:10月中旬調研,特朗普在成年人的總體支持率隻有40%,處理經濟事務表現更是隻有36%支持率。
Emerson College民調中心調研:特朗普的工作支持率45%;對於經濟/貿易/關稅的支持率更是隻有36%-37%的支持率。(10月中旬調研)
Gallup調研:最近的調研中,特朗普的總體批準率,約40%;起哄,隻有37%受訪者讚同他處理經濟貿易事務的方式。(8月)
益普索(Reuters-Ipsos)調研:最近特朗普的總體支持率約為41%,在經濟議題上的支持率約為35%,另外近七成美國人認為特朗普對國際貿易施加的關稅會推高通脹/物價(7月調研)。
所有數據都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美國強烈反對特朗普總統的領導。他的支持率比自喬治布什以來任何其他總統都要低。
就算在全球競爭日益激烈的領域,如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美國四分之三的CEO仍然相信美國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能夠與中國競爭。然而,他們也明確表示,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政府幹預,而是更加穩定、可預測的政策環境。
這份調研也傳遞出美國商業界一個清晰的信息:美國商界渴望回歸到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重建政策確定性,恢複製度穩定性。這些才是支撐美國經濟長期繁榮的基石。
正如一位與會者所言,商界期望的並非 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背後的激進保護主義的,而是恢複對製度的尊重,強化國際聯盟,重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或者說:
讓美國再次成為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