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不斷創下新高,但亞馬遜 (NASDAQ:AMZN) 的卻一直難以獲得上漲動力,這多少有點令人費解。畢竟,亞馬遜不是雲基礎設施市場份額的領導者嗎?不是美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嗎?它擁有龐大的物流和履行基礎設施,就連Shopify之前都覺得複製起來極具挑戰性。
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亞馬遜的表現竟然不如其非必需消費品板塊(XLY),而亞馬遜是 XLY 的最大成分股,占其敞口的 20% 以上。如果我們考慮上圖,似乎支撐亞馬遜/XLY 在 2024 年之前上漲趨勢的長期動能已經消散,並進入了一個不那麽令人信服的盤整區域。然而,過去一年中,強勁的逢低買盤也曾出現在類似的水平,這表明我們可能再次迎來了亞馬遜的絕佳機會。
過去12個月,AWS占亞馬遜營業收入的56%以上。因此,從亞馬遜在IaaS市場的總份額在未來十年可能繼續麵臨消化風險的角度來看,市場的猶豫或許是合理的。甲骨文的訂單積壓(據報道OpenAI是其基石客戶)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推動其躋身巨頭之列。而且,由於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也有望大力投資,以保持其在人工智能競賽中的領先地位(盡管可能會耗費大量資金),這些公司可能會隨著規模的擴大而削弱亞馬遜在IaaS領域的主導地位。
幸運的是,隨著亞馬遜支持關鍵 LLM 合作夥伴 Anthropic 的 1GW 數據中心預計將加速發展,亞馬遜似乎有機會在今年年底或 2026 年初重拾 AWS 增長的勢頭。因此,看漲的投資者可能會將 AWS 近期相對較慢的增長解釋為供應受限。此外,亞馬遜基於改進的 Trainium 和Inferentia架構的全棧方法(雖然不能完全取代 Nvidia(NVDA)的 AI 芯片)可以幫助其在對TCO優勢更敏感的客戶中脫穎而出。然而,甲骨文的數據庫集成和 LLM 不可知論方法似乎已經破壞了亞馬遜的競爭優勢,而微軟也在最近與 Anthropic 的合作中嚐試與 OpenAI 分散集中風險。
因此,市場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重新考慮亞馬遜的IaaS規模和市場領導地位,是否仍能賦予其在史無前例的AI資本支出擴張中占據護城河,而這種擴張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加速甲骨文、Meta甚至OpenAI的基礎設施護城河建設。這些公司肯定會積極尋求將其基礎設施商業化,甚至可能尋求更具競爭力的定價,這可能會對AWS備受推崇的運營利潤率產生顯著影響。
因此,市場似乎正在采取更為謹慎的立場,同時也在思考亞馬遜的電商業務能否降低其雲服務相關的風險。有趣的是,盡管存在潛在的不利因素,華爾街仍然堅信亞馬遜的利潤率增長不會放緩。即使亞馬遜繼續在電商和AWS基礎設施領域進一步擴張,並受益於運營杠杆的提升,投資者似乎也對日益加劇的競爭風險過於擔憂。
雖然應該考慮與關稅有關的矛盾心理,但它尚未限製亞馬遜及其綜合零售同行的盈利預期,凸顯了供應鏈的靈活性,抑製了可能被一些金融媒體誇大的暫時傳遞效應。
此外,亞馬遜一直在深入廣告領域,以穩定和提升其電商業務的利潤率。由於市場開始消化亞馬遜更具侵略性的定價,亞馬遜正尋求與其生態係統進行更深入的整合,同時擁有專有數據訪問權和寶貴的庫存,而這些庫存是其僅采用DSP的同行所不具備的。亞馬遜將廣告技術堆棧(SSP 和 DSP)兩端的盈利能力不容小覷。
亞馬遜還希望利用其 Prime 會員的定價杠杆,釋放價值,並向市場證明亞馬遜擁有多種可能尚未完全反映在價格中的增長選擇。亞馬遜的柯伊伯計劃的雄心壯誌,即成為 SpaceX 目前主導地位的頂級競爭對手。盡管仍處於起步階段,但亞馬遜的登月計劃(包括 Zoox 機器人出租車)在當前技術穩步進入實施階段的時代處於有利地位,凸顯了亞馬遜在雲基礎設施業務之外的創新能力。
因此,盡管我們本月觀察到了該公司的相對疲軟,但風險/回報似乎仍然有利於亞馬遜隨後突破 2025 年的曆史高點。
盡管亞馬遜的預期市盈率超過30倍,表明樂觀情緒已被消化,但其預期市盈率增長比率(PEG)為1.88,比其行業中位數高出不到10%。
換句話說,市場還沒有充分考慮到亞馬遜可能的利潤率增長,因為它開始根據其當前業務拉動盈利杠杆,同時在 AWS、Kuiper、廣告和自動駕駛領域建立其增長選擇。亞馬遜的購買勢頭在關鍵支撐位上依然保持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