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吳泳銘的“阿爾法”:憑借AI,阿裏重回中國科技敘事核心

(2025-09-27 01:55:37) 下一個

2025年的杭州,雲棲大會上,阿裏巴巴集團CEO吳泳銘發表的演講,再次對資本市場扔下了重磅炸彈。他宣告,通用人工智能(AGI)隻是起點,能夠自我迭代、全麵超越人類的超級人工智能(ASI)才是終極目標。

為實現這一目標,阿裏將堅定兩條路徑:將通義千問開源打造成AI時代的Android,並構建作為下一代計算機的超級AI雲。

與之呼應的是,吳泳銘明確強調:阿裏正在推進三年3800億的AI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並將持續追加投入。

對資本市場而言,這是關鍵的驗證節點。對投資者來說,AI時代的行業固然重要,但最能點燃激情的,是看到公司業務拐點帶來的

阿裏,正清晰展現這一拐點

兩年前,這家科技巨頭還在多重壓力下徘徊,股價探底,信心搖搖欲墜;兩年後,憑借清晰的AI戰略與果敢執行,阿裏股價實現超過200%漲幅重回中國科技股核心

這是一場由內而外的深刻變革,一次關乎生存與未來的戰略重塑。吳泳銘,這位技術出身的掌舵者,正將阿裏巴巴巨輪重新錨定在技術驅動的航道上。

圖片

臨危受命:技術老兵的AI篤定

時間回到2023年。彼時的阿裏巴巴正深陷自成立以來最嚴峻的困境。激烈的市場競爭、持續的監管壓力和彌漫在投資者間的信心危機,如同三座大山,共同將公司股價推向曆史低位。

公司的戰略方向顯得模糊不清,組織架構持續動蕩吳泳銘的出現,成為一個強烈的信號。

作為阿裏巴巴首位從CTO位置上成長起來的集團掌門人,他的上任標誌著公司戰略重心的一次關鍵回調重返技術立業的初心。市場迅速解讀出,阿裏試圖解決增長和創新乏力問題的答案,在於一次徹底的技術路線革命,這成為阿裏發展理念的根本轉向。

吳泳銘沒有讓市場等待。

2023年9月12日,上任僅三天的他便發布了全員信。在這封僅1161字的信中,AI一詞被提及8次,其頻率甚至超過了互聯網(3次)和全球化(5次)。

這是一次決心All inAI他明確將人工智能定義為公司未來的核心驅動力,要求所有業務和資源必須向高增長、高技術壁壘的領域傾斜。

最初,資本市場對此持謹慎的觀望態度畢竟,在經曆了數年的波折後,投資者對任何宏大的新敘事都抱有天然的疑慮。

然而,吳泳銘迅速將這一判斷轉化為整個集團的集體行動,一場圍繞AI的組織、業務和資源大重構,就此拉開序幕。事實證明,正是這次看似冒險的押注,為阿裏後來的強勢回歸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筆。

圖片

公共雲優先和全棧AI

吳泳銘的複興計劃,可以清晰地概括為兩個核心動作:用手術刀精準切除沉屙,改善業務健康度;用全棧AI係統構建壁壘,搶占未來先機。

公共雲優先的商業紀律

吳泳銘接手阿裏雲後,首先揮出的是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直指過去幾年困擾業務發展的頑疾。

他明確提出了公共雲優先的戰略,要求對所有產品和業務模式進行嚴格的審視與取舍。果斷減少利潤率低、定製化嚴重、無法規模化的項目製合同訂單,將寶貴的資源和精力高度聚焦於公共雲核心產品。

放棄部分唾手可得的短期收入,轉而追求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增長,考驗著管理層的決心與魄力。

效果立竿見影阿裏雲收入質量和盈利能力的顯著提升,阿裏雲季度增長逐步從個位數增長到最新一季的26%,大超市場預期。

這強有力地證明,通過提升商業紀律和聚焦核心,阿裏雲不僅穩住了陣腳,更重要的是,為後續更大規模的AI投入儲備了充足的彈藥。這一舉措,成功地將市場對其燒錢的擔憂,轉化為對其擁有健康造血能力的認可。

全棧AI:構建中國唯一的軟硬一體AI護城河

在穩固財務基本盤的同時,吳泳銘開始全力實現覆蓋從底層芯片到上層應用的全棧AI。

他的核心判斷是,AI時代,開發者和企業客戶不再滿足於單點的產品或服務,而是更傾向於選擇技術組合全麵、單項能力突出的廠商。因此,軟硬一體的垂直整合能力將成為最終的護城河。放眼全球,也隻有穀歌采取了類似的全棧自研路徑,這使得阿裏在這條賽道上顯得尤為獨特。

他的布局清晰地分為三個層次。

根基是堅實的AI基礎設施與自研芯片

吳泳銘以前所未有的強度投入AI基礎設施建設。

2025年2月,阿裏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人民幣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過去十年的總和,創下中國民營企業在該領域的最大投資記錄。這筆巨額投資旨在構建一個從芯片、服務器、網絡、存儲到數據中心的全鏈路自研和垂直整合體係。

其中,自研的磐久AI服務器、為AI優化的CPFS文件存儲係統和HPN7.0高性能網絡架構,共同構成了這台超級智能計算機的骨架。

更具深意的是,阿裏財報中首次提及自研芯片的PlanB。這不僅是為了應對全球芯片供應鏈的不確定性,更是為了在長期實現成本控製和性能優化,從而在推理等關鍵場景中建立核心成本與技術優勢,其重要性堪比穀歌的TPU之於穀歌雲。

支柱是衝鋒在前的通義大模型

如果說基礎設施是土壤,那麽大模型就是生長其上的參天大樹。通義(Qwen)大模型家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並堅定地走向開源開放。

通義模型家族憑借開源迅速聚攏全球開發者,形成了龐大的生態。截至目前,阿裏已開源超過300款通義大模型,覆蓋全模態與全尺寸;基於通義千問衍生的模型更是超過17萬個,成為全球最大的開源模型家族。

在中國春節期間,阿裏連續發布三款AI模型,直接引爆資本市場,也讓投資者首次真正看到了中國AI的信心。

如今,阿裏大模型已實現月度迭代,多模態能力不斷增強。

冠層是全麵落地的AI原生應用

全棧能力的最終價值,體現在應用的繁榮上。阿裏正在將其強大的AI能力係統性地注入集團豐富的業務場景中,打造一係列AI原生應用。

ToC領域,誇克全麵升級為AI超級框,目標是滿足2億用戶的AI化需求;高德地圖則推出全球首個AI原生出行Agent小高,將地圖從工具升級為智能生活伴侶。

ToB領域,釘釘正探索以Agent驅動的下一代工作形態,旨在重塑企業協同與生產力工具。

這些應用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也為AI模型的持續迭代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和場景反饋,形成了一個從基礎設施到模型再到應用的完美閉環。

圖片

價值兌現:阿裏重回中國科技敘事核心

戰略的正確性,最終要靠業績來證明。

吳泳銘上任後,阿裏雲在財務和市場端交出了一份V型反轉的答卷,回應了資本市場的期待。

最關鍵的指標是收入。最新財報顯示,阿裏雲季度收入同比增長26%,創下三年來的新高,徹底走出了此前僅3%的低速增長泥潭,呈現出清晰的U型反彈。

這背後的核心驅動力是AI。財報披露,AI相關收入已連續8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增長,占外部商業化收入的比重超過20%。AI需求的爆發,不僅直接帶來了新增收入,還帶動了傳統計算、存儲等公共雲產品的同步增長,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

權威的第三方機構報告,也從不同維度交叉印證了阿裏雲在AI時代的絕對領先地位。Omdia的報告顯示,2025上半年阿裏雲在中國AI雲市場的份額高達35.8%,超過了第二到第四名的總和,呈現出斷層式領先。

IDC的數據則指出,阿裏雲在中國GenAIIaaS服務市場同樣位列第一,市場份額為23.5%,是企業構建AI算力的首選平台。在模型應用層麵,沙利文的報告表明,阿裏通義已成為中國企業調用量最大的模型,占比17.7%。

這種領導力也體現在高端市場,Omdia的另一份報告顯示,在已采用生成式AI的《財富》中國500強企業中,阿裏雲的滲透率高達53%,同樣排名第一。

市場的反應最為直接和有力。

自吳泳銘上任以來,阿裏巴巴美股股價從約68美元的低點,反彈至超過165美元。

高盛等頂級投行紛紛上調其目標價,理由正是其全棧AI產品和強韌的計算需求。摩根大通也對其清晰的雲戰略和可持續的兩位數增長表示樂觀。

資本市場用真金白銀,為這場由AI驅動的複興投下了最堅實的信任票。而阿裏已經成為這輪中國AI科技敘事的核心。

圖片

結語

吳泳銘接手阿裏後的兩年,重新將這家商業巨頭拉回到技術立業的軌道上,並為其注入了AI時代的全新活力。

如今的阿裏正憑借其中國唯一的全棧AI能力,成為中國AI時代最核心、最不可或缺的參與者。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